俄语调型运动曲线的教学与研究

2013-09-12 07:57邵楠希
外国语文 2013年1期
关键词:中音声调音高

王 珏 邵楠希

(1.四川外国语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031;2.四川外国语大学 俄语系,重庆 400031)

1.研究调型运动曲线的意义

在纷繁复杂的俄语语句中,每句话都有一定的语调,每一种语调都分属于不同的调型结构,表达着不同的语言含意,所以俄语调型就是用发音时音调的高低、时值的长短和重音的变化,来表达和修饰不同语意的语言艺术。虽然在俄语教学中,对在何种情况下运用什么调型,以及每一个调型所能适用或表达的语意和语境方面都有详细的解读,但具体到每个俄语调型应当怎样去准确的发音,却鲜有明确的论述,这或许也是学生在俄语发音中语调掌握不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研究调型运动曲线的意义就在于——把俄语调型的前部、中心、后部及其衔接部分的音高,用明确的数值标识出来,把调型内部的相对音高关系给予数字化的定位,做到更直观、更具体、更标准的俄语语音教学。

1.1 现代俄语中关于调型结构的教学

“俄语语调的研究是从罗蒙诺索夫(М.В.Ломоносов)提出了语调同句法的关系开始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勃雷兹古诺娃(Б.А.Брызгунова)的语调理论体系在俄语标准语中得到了确立,俄语调型结构的理论已被广泛地用于外语教学”(伊永波,2001)。由此可见,所谓调型结构就是语音语调和修辞方法相结合的一种俄语结构,它是用俄语发音时音调的高低、强弱、和长短的变化去表达语义的一种具有区别意义的修辞方法。在俄罗斯,由于俄语是母语,学生对于调型的发音具有与生俱来的感知,学习语言也无需确认语音的音高调值,教学中也鲜有音高调值的具体描述,他们对各种俄语调型会自然的准确发音。而在我们国家,作为母语的汉语是几乎每一个字都有四个声部的一种声调语言,语言音高的变化体现在每一个字上而非每一段话中,这一点同俄语有很大的差异性,故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俄语调型的发音需要有音高具体描述的调值来作为校正的依据。

1.2 我国基础俄语中关于调型结构的教学现状

在基础俄语教学中,不同的调型分别可以表达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不同的含义。关于每个调型结构所要表达的语义,课本和资料中都有详细的论述,学生只要按图索骥就会明白什么样的句型需要用哪一种俄语调型去匹配,但是具体到该调型究竟应该怎样去发音,学生却总是拿捏不准。例如,当运用第3调型不带疑问词的疑问句发音时,调心用急剧上升的音调,调心后部一定要把音调再降下来,这一点区别于以声调语音为基础的汉语语调,就是和非声调语音的英语语调也有着显著的差别。很多学生受到长期以来英语学习习惯的影响而不能准确掌握这种调型,而在教师纠正这种错误时在语言表述上也难以精确和规范,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对学生讲,调心前部用中调,但中调的尺度是什么,只能因人而异,就是在这个含混不清的基础上,课本及教学实践中也反复提到了发音时音调上升、急速上升、音调下降,保持下降等描述语音音高变化的教学用语,但上升时到底音高上升多少,下降时又具体下降到什么位置,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尺度,为了给各调型的实际读音确定一个调值(尽管这种尝试有待于商榷),以便于说明调型结构中具体的音高变化,我们尝试着画出一条垂直的音高线作为标尺,借鉴汉语区别音高的方法,把声调的音高分为5度,然后把这条音高线放在一个俄语调型结构声调运动的示意图里,和图中每个调型结构的音高线相对应,这样就得出了各调型结构中调型前部、调型中心、调型尾部实际音高的具体调值,使学生能够形象的、准确的把握各个调型结构的实际读音。

2.俄语调型运动曲线的具体演示

俄语调型声调运动意示图

以上图形揭示了俄语五个基本调型结构的读音调值和运行规律,它体现出调型运动的两个特点:一是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声音的震荡频率。二是整个调型运动是连续的,调型前部、中心和后部之间没有停顿和音高的落差。三是每个调型都形成了各自有规律的运动曲线。具体调型的实际读音可以做如下表述:

2.1第一调型的调型前部用中音,调值为3,调型中心读音由中音经过下中音下降到低音,调值表现为由3到1的下降过程,调型后部为低音,调值为1。调型的声调运动曲线为:(前部3)——(中心3 -1)——(后部 1)。

2.2第二调型的调型前部用上中音并有下降趋势,调值为4,调型中心的读音由上中音下降到中音,调值为4到3,调型后部用中音调值为3。调型的声调运动曲线为:(前部4)——(中心4 -3)——(后部3)。

2.3第3调型的调型前部也是用中音,调值为3,调型中心的读音由中音经过上中音快速上升到高音顶端,调值为3到5,调型后部降低到下中音,调值为2,调型的声调运动曲线为(前部3)——(中心3 -5)——(后部 2)。

2.4第4调型的调型前部依然是用中音,调值为3,调型中心的读音由下中音上升到上中音,调值为2到4,调型后部仍然维持上中音状态,调值为4,调型的声调运动曲线为:(前部3)——(中心2 -4)——(后部4)。

2.5第5调型的调型前部用下中音,调值为2,由于该调型包括了两个调型中心,其读音表现为先由下中音上升到上中音,略做维持,再由上中音下降到下中音,调值为2到4,4到2,调型后部用低音,调值为1,调型的声调运动曲线为:(前部2)——(中心2 -4,4 -2)——(后部1)。

3.中音声域是调型运动曲线的核心和主干

按照音高的范围把调型结构的整个音域概括为五度,并根据调型运行曲线的实际情况把音域分为高音声域、中音声域和低音声域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中音声域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它是由中音(3)、上中音(4)和下中音(2)这三个声域组合而成,在所有俄语调型中,中音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和俄语调型结构的四种运行方式是相对应的,“一个调型结构通常有四种方式。1)前部——中心——后部(3部分都有),2)前部——中心(无中心后部),3)中心——后部(无中心前部),4)中心(中心前部和后部都无)”。由此可见调型中心是所有俄语调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所有的调型中,其中心部分的运行曲线都会涉及到中音声域,只不过有的是由中音向高音运行的趋势,有的是由中音向低音运行的趋势,有的则是在中音声域内平行运行的趋势。所以调型运动是以中音声域为主干,随着所表达内容的需要而上下波动的运行方式。例如在调型曲线运行的过程中,第一调型是降调,第三调型是升调,其中语音的上升和下降环节全部是在调型中心完成的,而且全是在中音声域基础上的上下延伸而已,可见中音声域是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核心和主干。

4.高低音声域是调型运动曲线的分支和延伸

高音声域和低音声域一般用于修饰语气,抒发感情色彩,起着语音的衬托和高低搭配的作用。语义重要词的重读音节叫做调型中心,调心放在哪个单词上就说明它强调的是什么,如果调心出现在高音声域,那就说明这里是需要突出的一个语气上的重点,例如在第三调型中语调的运行曲线是由中音声域向高音声域的运行趋势,就经常适用于重问语调(为了明确对方的回答而重问一次)例如:

—Куда идёт Лена?(调型 2)

—Она идёт в школу.(调型 1)

—Куда?(调型 3)

В школу (调型1)或者反问语调(用重复对方的问题来反问对方)例如:—Сколько вам лет?(调型 2)

—Сколько мне лет?Тридцать.(调型 3,调型 1)

这里虽然单词的排列和句子的内容没有变化,但所反映的语意和情绪是由语调表达出来的,或者随着语音频率的提高而趋向强烈的语气变化,或者随着语音频率的降低而趋向减弱的语气变化。低音声域往往出现在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尾端,语音由中音声域逐渐转向低音声域,渐次降低的音频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例如:

—Это моя комната.

—Какая красивая комната!

这是非常具有口语特色的声调运行曲线,语音语调由中到低流畅自如。在上述语段中,高音声域和低音声域都是建立在中音声域基础上的语音情绪化的延伸,是中音声域向上或向下的分支,在把中音声域掌握熟练以后,发音向上或向下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

5.调型运动曲线里的相对音高关系的作用

按照语音学的观点,区别语音的依据是音高的相对关系,汉语是声调语言,即语音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言。俄语字母发音的语音高低及运动方向并不具备区别意义的作用,因而不是声调语言,所以表达一段语句的俄语调型结构在区别语义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高是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由于语音的振动频率不规则,而音域又很狭窄,如同音乐学理论上的绝对音高在语音学上或许是不适用的。所以本文并非要确定各种调型的调绝对音高,而是要研究在调型运动过程中的相对音高关系,即以一个读音至另一个读音之间的音高差来确定和标注俄语调型的实际读音。这相比现在用“急速上升、缓慢下降”,等用形容词来标明音高实际位置的方法来讲,显然是更接近于真实的音高和声调运动的方向。而且采用这种方法也更有利于错误发音的纠正。

墨菲定律认为:假如事情有可能出错,则在相应情况下一定会出错。这也许正应了零基础俄语新生学习俄语调型发音的现实情况,他们在没有任何具体音高坐标的情况下去阅读俄语调型的语音变化,慌腔走板的事是一定会发生的。而采用5度空间值标示的意义在于给音高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参照物,以便于学生找出发音错误的原因和相对正确的语音位置。即使这种方法并没有对调型读音的每一个字母的音高做出更加具体的描述,但却指出了高、中、低音之间相对的音高关系,并对语音的调值做出了明确的标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俄语基本调型的读音赋予了可界定的范围,对声调运动的标准和流畅会有积极的作用。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尽管俄语调型结构的绝对音高有待研究,但结构内部的相对音高应该以具体调值的方式予以确认。

几种俄语调型的相对音高关系为:第一调型(3—31—1),第二调型(4—43—3),第三调型(3—35—2),第四调型(3—24—4)第五调型(2—24-42—1)。下面我们以第一调型为例来说明其相对音高关系的含义:

第一调型(3—31—1),调型运动的开始落在中音上,从调型前部的调值3到调型中心的开端调值3呈现平行的走势,语音音高没有变化。而在调型中心的运行曲线里却呈现出由调值3(中音)向调值1(低音)下行的走势,并显示出有两度的音高差。到调型后部却表现为由调心的调值1一直延续调型后部不变的低音平行走势。从该调型的运行曲线中可以总结出第一调型的发音具有以下特点:1)本调型没有使用高音声域;2)调型的音高转折出现在调心,其音高关系仅有两度的落差;3)声调总体呈下行趋势,但调型前部和调型后部各自在不同的音高位值上呈现平行的运行趋势。以上三个特点可以看出,读第一调型要点在于掌握调型中心的两度落差,而调型前部和后部只要各自相对保持平衡的音高就不会走调。

在语音教学实践中,俄语的发音不能仅仅停留于“跟我学”式的模仿,因为每个人对语音的感知是不同的,把分属于每个俄语调型的音频高低、音调起伏、语音轻重和时值长短等方面的变化清晰而明确的记录在调型运动曲线上,更有利于对俄语调型发音的理解和校正。

6.结语

俄语调型运动曲线应用于我校基础俄语的教学实践,在以西南地区生源为主的学生中,导入调型运动曲线的教学对俄语语音的规范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同时对俄语二外的口语教学方法也有了突破性的改进。

[1]Иванова О.Ф.Обучение произношению на уроках РКИ[C]//继往开来:中国俄语 教育三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Короткова О.Н.俄语语音语调纠正教程[Z].李巾,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3.

[3]黑龙江大学俄语系.俄语[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

[4]李国辰.俄语教学过程优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

[5]史铁强,张金兰.大学俄语[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2.

[6]伊永波.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C]//第5届全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

[7]赵玉江,穆新华.俄语专业语音教程[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8.

[8]周鼎,徐振新.俄语入门[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6.

猜你喜欢
中音声调音高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次中音号在小乐队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中音号的基本吹奏法分析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