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2013-09-17 10:33黄凤妹
中国疗养医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院

黄凤妹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541001)

综合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黄凤妹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541001)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03—08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并发症、症状积分的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2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消化性溃疡;生活质量;临床症状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引起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部分发生癌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饮食习惯、精神状态、生活环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都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再次复发的影响因素[1]。因此,临床上针对消化性溃疡除了早期正确的诊治外,通过护理手段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十分重要。我院2012-03—08对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经胃肠镜检查并经组织病理确诊,均为溃疡活动期,由尿素酶法测定Hp阳性。所有病例肝、肾功能均正常;排除标准: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良者,消化道大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精神状态差不能很好合作者,有胃肠病手术史者,病理检验证实为恶性肿瘤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龄21~76岁,平均(42.5±10.2)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3.4±2.1)年。溃疡种类:胃溃疡40例,十二指肠溃疡65例,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15例。发病次数:初次发病97例,复发性溃疡23例。临床表现为泛酸、嗳气、恶心、呕吐以及节律性、周期性的慢性中上腹疼痛等症状。将该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溃疡种类、发病次数、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均给予三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影响因素,采用综合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认知干预 采取集体教育法与个别指导法相结合,以个别交谈和宣传册为主,免费发放饮食知识宣传资料,以现场讲解、讲课、观看VCD视频、录音教育为辅,同时可小组讨论法与个人自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育[2],每次健康教育时间不少于20 min。干预内容包括消化性溃疡发病的诱因、主要治疗方法、疾病预防方法等。

1.2.2 心理指导 护士通过眼神、表情、适当的触摸和手势的运用,让患者感受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在与患者交谈时,发挥倾听者的作用,采用鼓励、解释、保证、情绪转移等方法给予心理支持[3]。引导患者正确的认识自身疾病,在言行上、感情上认可患者的主诉。鼓励患者用闲暇时间旅游来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在闲暇时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嘱咐患者的家属多关心患者,多与患者谈心。

1.2.3 饮食指导 ①急性发作期:告知患者合理的饮食能够促进溃疡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以消除患者因惧怕进食引起的疼痛而干脆采取禁食的不良行为。鼓励患者彻底戒除烟酒,勿食过冷、过硬、过热、不易消化的以及刺激性食物。在此时期应以面食为主以帮助消化,中和胃酸。摄取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对疾病有利的食物。如:藕粉、牛奶、豆浆、菜汁等无渣流质,随着症状的减轻,逐渐改用面糊、稀粥、蛋羹等。②溃疡愈合期:忌食酸性食物,多食偏碱性食物,仍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主食以馒头、烤馒头片、细面条、面片等为主,具有稀释胃酸、中和胃酸的作用。饮食原则仍然是少食多餐,每日进食5~7次,细嚼慢咽,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蛋白质以鸡蛋、牛奶、肉类等食物为主。脂肪摄入以植物油为主,以保护胃部细胞,抑制胃酸分泌,促使溃疡面及早愈合。③愈合后:此时期重在预防溃疡的复发,根据患者胃镜复查结果和住院期间的饮食情况,拟2~3份食谱,告知患者要少量多餐,注意饮食调理,重视饮食治疗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2]:治愈、好转、无效,见参考文献。②症状积分: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胃脘胀满、纳差、隐痛、嗳气、口干苦、神疲乏力、大便干结等临床表现的变化,按照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分别计分1、2、3分。③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简易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率的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并发症、临床症状比较 观察组中溃疡治愈4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溃疡愈合率为95.0%。对照组中溃疡治愈35例,好转14例,无效11例,溃疡愈合率为81.7%。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1 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并发症、临床症状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上的关注。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原菌,临床上对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及两种抗生素联合治疗的三联疗法。三联疗法的短期疗效较好,但消化性溃疡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复发率较高。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自我保护意识、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溃疡复发。本研究对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有认知干预、心理指导和饮食指导,其中认知干预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帮助患者树立主人翁姿态,改变了患者被动接受护理的局面,能够显著激发患者康复的自信心,调动患者自身的潜能,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4]。心理护理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认知功能,帮助其建立心理防御机制,主动调节心理状态,保持平和的心态[5]。饮食干预指导患者改进以往不良的饮食习惯,帮助其建立全新、科学的饮食观点和习惯,定时定量、合理饮食、注意营养搭配。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通过随访发现,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溃疡愈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郑成城,马丽红.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830-831.

[2]陆忠红,仇训华,黄丽儿.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83-84.

[3]张圆媛.负性情绪对消化性溃疡的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168-2169.

[4]汪晓艳,刘一鸣.负性情绪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4):1-4.

[5]陈珠,刘菁,杨少颜.舒适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8):9.

1005-619X(2013)06-0529-02

2013-03-18)

猜你喜欢
消化性溃疡出院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都是“溃疡”惹的祸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