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饼粕蛋白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2013-09-17 02:30张志军李晓鹏李会珍孙子文
中国粮油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饼粕紫苏纯度

张志军 李晓鹏 李会珍 孙子文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太原 030051)

紫苏作为新型保健植物油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其开发利用研究已成为世界热点[1-5]。紫苏饼粕(perilla seed meal)是紫苏籽脱脂后的副产品,气味芳香,适口性好,紫苏籽粒蛋白质含量为20%~23%,脱脂后饼粕中蛋白质含量28%~45%[6-7]。目前,紫苏饼粕大多数只是作为饲料或肥料回入田中,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植物蛋白提取最主要方法是碱溶酸沉法[8-11],酶法提取在其他植物也有报道[12-14],但在紫苏饼粕蛋白提取方面尚未见报道。紫苏蛋白含有全部18种氨基酸[8],开发紫苏蛋白技术和产品对提高紫苏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十分必要。本试验采用纤维素酶法,通过在不同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纤维素酶添加量条件下提取紫苏饼粕蛋白,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期为紫苏蛋白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以本实验室脱脂紫苏饼粕为材料,其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7.8%。

HX-200型高速万能粉碎机:浙江省永康市溪岸五金药具厂;TDL5型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UV-96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HH-8数显恒温水浴锅:杰瑞尔电器有限公司;101-3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申光仪器厂。

1.2 试剂

牛血清白蛋白(分子质量66.000 ku):韩国Biosharp公司;纤维素酶(30 U/mg)、考马斯亮蓝G-250: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氯化钠、盐酸、氢氧化钠、无水乙醇、磷酸: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1.3 提取工艺流程

称取脱脂紫苏粕粉,加入去离子水与纤维素酶,加热搅拌浸提一定时间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 9.0,离心20 min后取上清液,缓慢加入10%盐酸溶液,使pH达到等电点,再次离心20 min,除去上清液,沉淀物即为紫苏分离蛋白提取物。

1.4 单因素和正交试验

选取提取液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酶添加量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1.5 计算方法

提取率=提取物质量/紫苏粕质量×100%;

纯度=提取物中蛋白质质量/提取物质量 ×100%;

得率=提取物中蛋白质质量/紫苏粕中蛋白质质量×100%。

1.6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03和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

2.1.1 pH对紫苏蛋白提取的影响

固定料液比为1∶12,纤维素酶质量分数3.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0 min,分别在碱溶pH为4.0、4.5、5.0、5.5、6.0 条件下提取紫苏蛋白质,分析不同pH对提取物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随pH增大,蛋白质提取率逐渐提高,pH为5.5时提取率最大,随后提取率反而下降。蛋白质纯度随pH的增大逐渐提高,但当pH达到5.0后基本稳定。分析其原因可能是pH为5.5时,纤维素酶的活性最佳,当pH大于5.5时,酶的活力有所下降,故提取率降低。

图1 pH对紫苏蛋白质提取的影响

2.1.2 提取时间对紫苏蛋白提取的影响

固定料液比为1∶12,纤维素酶质量分数3.0%,pH 5.5,反应温度为 50 ℃,分别在 30、40、50、60、70 min的条件下提取紫苏蛋白质,分析不同反应时间对提取率和提取物纯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紫苏蛋白质提取率和纯度逐渐提高,当反应时间大于50 min后,提取率变化不明显,蛋白质纯度有所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是反应到50 min后,紫苏蛋白质大部分溶进溶液,继续增加时间对蛋白质提取率影响不大,而一些非蛋白质成分可能溶入溶液导致蛋白质纯度下降。

图2 反应时间对紫苏蛋白质提取的影响

2.1.3 温度对紫苏蛋白提取的影响

固定料液比为1∶12,纤维素酶质量分数3.0%,pH 5.5,反应时间60 min,分别在40、45、50、55、60 ℃条件下提取紫苏蛋白质,分析不同温度对提取率和提取物纯度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紫苏蛋白质的提取率和纯度逐渐提高,但是当反应温度达到50℃以后,提取率和纯度反而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是当温度大于50℃后酶活下降,蛋白提取率和纯度有所下降。

图3 反应温度对紫苏蛋白质提取的影响

2.1.4 酶添加量对紫苏蛋白提取的影响

固定料液比为1∶12,pH 5.5,反应时间 60 min,反应温度为50℃,分别在酶质量分数为1.0%、2.0%、3.0%、4.0%、5.0% 条件下提取紫苏蛋白质,分析不同酶添加量对提取率和提取物纯度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随着纤维素酶添加量的增加,紫苏蛋白质的提取率和纯度逐渐提高,当纤维素酶质量分数大于3.0%后,提取率和纯度变化均不明显。

图4 酶添加量对紫苏蛋白质提取的影响

2.2 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表1),正交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结果分别见表2和表3。以pH(A)、反应时间(B)、反应温度(C)、酶含量(D)4个单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见表1,方差分析见表2。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表3 方差分析

正交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表明:纤维素酶法提取紫苏饼粕蛋白试验4个因素中,pH对蛋白质提取率影响最大,达到显著水平,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酶含量在本试验设计梯度范围内影响均不显著。最佳的工艺组合为A2B2C2D1,由此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 5.0、反应时间50 min、反应温度55℃,酶质量分数2.0%。采用优化后的最佳条件进行提取,紫苏蛋白质的提取率达到38.2%,纯度达到84.5%,得率最高可达到86.5%。

3 结论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法提取紫苏饼粕蛋白最佳工艺条件为:pH5.0、反应时间50 min、反应温度55℃,纤维素酶质量分数3.0%。在此条件下对紫苏粕中的蛋白质进行最优化提取,蛋白质提取率达到38.2%,纯度达到84.5%,得率可达到86.5%,研究结果为紫苏饼粕蛋白质的大规模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1]Müller- Waldeck F,Sitzmann J,Schnitzler W H,et al.Determination of toxic perilla ketone,secondary plant metabolites and antioxidative capacity in fivePerilla frutescens L varieties[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10,48:264 -270

[2]Masumoto N,Korin M,Ito M.Geraniol and linalool synthases from wild species of perilla [J].Phytochemistry,2010,71(1):1068-1075

[3]张志军,张鑫,李会珍,等.发育紫苏种子营养累积与脂肪酸组分变化.中国粮油学报,2011,26(5):30 -32,37

[4]蔡乾蓉,吴卫,郑有良,等.紫苏属籽粒含油率及其脂肪酸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09,24(8):54 -87

[5]陈娟,郭凤根.紫苏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3):105 -107

[6]谢超,朱国君,赵国华.紫苏饼粕浓缩蛋白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9,24(11):83 -86

[7]盛彩虹,程素娇,刘晔,等.紫苏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油脂,2006,36(6):32 -34

[8]Longvah T,Deosthale Y G.Effect of dehulling,cooking and roasting on the protein quality of Perilla frutescens seed[J].Food Chemistry,1998,63(4):519 -523

[9]刘大川,廖晓龙,王祖奎,等.花生分离蛋白质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油脂,2010,35(10):21 -24

[10]王亚林,陶兴无,钟方旭,等.碱酶两步法提取米渣中蛋白质的工艺研究[J].中国油脂,2002,27(3):53 -54

[11]谢超,朱国君,赵国华.紫苏饼粕浓缩蛋白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9,24(11):83-86

[12]杨丽,王联结,郑有为.酶法处理玉米胚芽粕提取蛋白质的条件探初索[J].中国粮油学报,2011,26(5):97-102

[13]关廷辉,李丹,张志翔,等.酶法提取棉籽蛋白的工艺研究[J].中国油脂,2011,36(3):25-28

[14]郭城,郑竟成.酶法水解棉籽蛋白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7,32(8):38 -40.

猜你喜欢
饼粕紫苏纯度
油菜籽粕饲料的物理脱毒及应用
响应面法优化胡麻籽饼粕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油茶饼粕的农业应用价值与方法
退火工艺对WTi10靶材组织及纯度的影响
岁岁紫苏
饼粕类饲料喂鱼注意啥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
稳定同位素氘标记苏丹红I的同位素丰度和化学纯度分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硝酰胺铵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