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高危妊娠抽样流行病学调查

2013-09-17 04:17贾云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14期
关键词:产儿孕产妇死亡率

贾云霞 赵 欣

1.开原医保局保健科,辽宁开原 112300;2.铁岭市妇婴医院妇保科,辽宁铁岭 112000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我市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率,寻求预防高危妊娠的有效措施,我们市于2011年4月开始对我市七乡镇,2011年1—12月内分娩的产妇进行高危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1 调查方法

我们在我市的21个乡镇随机抽取七个典型的乡镇为调查点,按照统一制定的调查表,直接到产妇家询问产妇本人及家属。

高危妊娠诊断的标准为:按辽宁省高危孕产妇抢救常规中规定的高危妊娠管理范围及辽宁省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分七大类:①一般情况;②异常产史妊娠;③严重内科合并症;④妊娠合并性病;⑤本次妊娠异常情况;⑥致畸因素;⑦社会因素。对以上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高危妊娠发病率

抽样的10个乡镇2011年分娩的产妇数为1404人次,本次调查人数为1250人,占调查人数的89.03%。孕产妇死亡发生1人,孕产妇死亡率为71.23/10万,围产儿死亡9人,围产儿死亡率为6.41‰。7个乡以开原镇乡高危妊娠发病率最高。(χ2=5.29,P < 0.05,见表1)。

2.2 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

调查出的165例高危患者中以最主要的高危因素统计,共查出高危因素有17种,以胎位不正所占比例最大,妊高征和异常分娩史次之(表2)。

表2 221例患者的高危因素发生情况

2.3 有关高危因素分析

①异常产史以二次剖宫产居多占92.59%;妊高征中轻度的占52.1%、中度的占28.57%、重度的占11.05%。异常产史中主要以死胎产史和两次以上人流史;骨盆狭窄以住院时剖宫产指征的诊断。

表1 调查乡镇高危妊娠发病率比较

②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以妊娠合并贫血发病率最高,其次乙肝病毒携带者,甲亢和糖尿病均有病例。

③221例高危因素中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的47岁。不同年龄孕产妇发病率以30岁以上年龄组为最高(χ2=19.48,P < 0.01,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孕产妇高危妊娠发病率比较

④产次与高危妊娠发病率关系

P1为8.3%,P2为9.2%,P3为11.2%。三者无显著性差异(χ2=1.55,P > 0.05)。

⑤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孕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病率12.1%、11.23%、8.0%、9.20%四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⑥本次调查的1250例孕产妇中自然分娩者272例,其中高危妊娠18例,发病率为6.80%,剖宫产978例,其中高危妊娠203例,发病率20.57%(U=6.83,P < 0.01)。

⑦高危妊娠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高危妊娠(U=3.37,P < 0.01),这两组产妇因例数少而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①这次高危妊娠流行病学调查,虽然例数不多,面积不够大,但初步了解了我市高危妊娠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我市高危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②高危因素的种类增加,社会因素占有一定的比例。与我市的经济、文化、卫生等社会发展水平有关。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病率的关键。

③各项高危因素无显著性差异,异常产史 、胎位不正、妊高征分列前三位,剖宫产率居高不降,也是导致高危妊娠增高的原因,提高产科质量,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剖宫产率,可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

④从表3看出,30岁以上的孕产妇高危妊娠发病率高达40.00%,40岁以上因年龄评分高危妊娠100%。而25岁年龄组高危妊娠的发病率最小,可见25岁左右是生育的最佳年龄。

⑤P1胎患高危妊娠的少,P3胎上则发病率高,因此我们加大宣传力度,与计划生育部门协作,做好技术指导,宣传适龄结婚、适龄生育,改变传统生育观念。

⑥高危妊娠的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率远高于非高危妊娠者,围产儿的死亡原因主要为早产、窒息、新生儿肺炎。所以当前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筛选高危妊娠,切实加强高危妊娠的分级保健管理工作,是减低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的有效措施。

[1] 周郜隆.高危妊娠的监护与处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 刘彩霞,郑淑玲,郑玲.实用高危孕产妇急救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产儿孕产妇死亡率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胎儿/围产儿尸检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鞍山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