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镀镍-磷镀层在氢氟酸中的耐蚀性

2013-09-18 06:30壮,
电镀与环保 2013年1期
关键词:电荷转移腐蚀电流极化曲线

李 壮, 梁 平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

化学镀镍-磷镀层在氢氟酸中的耐蚀性

李 壮, 梁 平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

为了改善Q 235钢在氢氟酸中的耐蚀性,采用化学镀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了镍-磷镀层。采用金相显微镜对镍-磷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通过浸泡和电化学等方法考察了Q 235钢和镍-磷镀层在氢氟酸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所得镍-磷镀层光滑、致密、平整,在氢氟酸中表现出较低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和较大的电荷转移电阻,可明显降低Q 235钢在氢氟酸中的腐蚀速率。

镍-磷镀层;氢氟酸;耐蚀性

0 前言

蒙乃尔(Monel)合金在氢氟酸中有极好的耐蚀性,是目前最理想的耐氢氟酸腐蚀的材料之一。但由于蒙乃尔合金的价格较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1-2]。镍-磷镀层在很多介质中都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3],但有关该镀层在氢氟酸中的耐蚀性研究还很少见到。为此,本文采用化学镀技术在Q 235钢表面制备镍-磷镀层,通过浸泡和电化学等方法,考察了镀层在氢氟酸中的耐蚀性。

1 实验

1.1 试样制备

试样为Q 235钢。施镀工艺流程:打磨试样—→清洗—→丙酮擦拭—→活化(体积分数为10%的稀硫酸)—→水洗—→化学镀—→水洗—→吹干—→性能检测

1.2 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NiSO4·6H2O 30g/L,NaH2PO2·H2O 10 g/L,C6H5O7Na3·2H2O 12.5g/L,CH3COONa 5 g/L,90℃,1h。

1.3 耐蚀性测试

分别将尺寸为50.0mm×25.0mm×5.6mm的Q 235钢及镍-磷镀层放入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氟酸溶液中浸泡,温度为30℃,腐蚀时间为72h,计算两者的腐蚀速率。

采用PAR 2273型电化学测试系统测试动电位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谱,工作电极为Q 235钢和镍-磷镀层,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辅助电极为铂片。试样尺寸为10mm×10mm×6mm。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条件:电位范围-0.25~0.25V(相对于开路电位),扫描速率0.33mV/s。交流阻抗谱测试条件:频率范围100kHz~10mHz,扰动电压10mV。采用ZsimpWin分析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数值拟合。

2 结果与讨论

2.1 镀层的表面形貌

采用Leica金相显微镜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镀层由大量的胞状物组成,胞状物大小较为均匀,直径约为5μm,且大部分沿着划痕方向生长。

2.2 腐蚀速率

图1 镍-磷镀层的表面形貌

将Q 235钢和镍-磷镀层在氢氟酸中浸泡72h后,计算两者的腐蚀速率。测试结果表明:镍-磷镀层的腐蚀速率为0.257g·mm-2·h-1,折合成年腐蚀速率约为0.289mm/a;Q 235钢的腐蚀速率为6.011g·mm-2·h-1,折合成年腐蚀速率约为6.750mm/a。可见,Q 235钢的腐蚀速率约为镍-磷镀层的23倍。

2.3 动电位极化曲线

图2为镍-磷镀层和Q 235钢在氢氟酸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对极化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镍-磷镀层在氢氟酸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约为6.450×102μA/cm2,Q 235钢在氢氟酸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约为1.215×104μA/cm2,表明镍-磷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蚀性。

图2 动电位极化曲线

2.4 交流阻抗谱

图3为镍-磷镀层和Q 235钢在氢氟酸中的交流阻抗谱。交流阻抗谱的容抗弧对应着电化学溶解速率的传递电阻[4],容抗弧的直径越大,腐蚀速率就越小。由图3可知:镍-磷镀层的容抗弧直径明显大于Q 235钢的,表明镍-磷镀层的腐蚀速率比Q 235钢的小得多。

采用图4所示等效电路对交流阻抗谱进行拟合。其中,Rs为溶液电阻,Q为常相位角元件,Rct为电荷转移电阻。拟合结果显示:镍-磷镀层的电荷转移电阻为217Ω·cm-2,Q 235钢的电荷转移电阻为6.84Ω·cm-2,表明镍-磷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这与浸泡实验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的测试结果相一致。

图3 交流阻抗谱

图4 等效电路

从以上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镍-磷镀层在氢氟酸中的腐蚀速率明显低于Q 235钢的。这主要是因为:(1)由于镍-磷镀层是非晶态的,这种结构中不存在晶界、位错、孪晶之类的缺陷,大大减少了腐蚀的敏感位置,从而在氢氟酸中表现出优异的耐蚀性[5];(2)镍-磷镀层较为致密、均匀,腐蚀介质很难透过镀层到达基材,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氟离子与铁的结合,起到了良好的耐蚀作用。

3 结论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Q 235钢表面制备的镍-磷镀层光滑、致密、平整,在氢氟酸中表现出较低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和较大的电荷转移电阻,可明显降低Q 235钢在氢氟酸中的腐蚀速率。

[1]郭宁,秦紫瑞.耐氢氟酸新型铸造合金的组织与腐蚀行为的研究[J].上海有色金属,2003,24(2):59-63.

[2]SINGH V B,GUPTA A.The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and passivation behaviour of Monel(400)in concentrated acids and their mixture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01,36(6):1 433-1 442.

[3]FARZANEH A,EHTESHAMZADEH M,MOHAMMADI M.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oless Ni-P coatings prepared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optimized by the Taguchi method[J].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2011,41(1):19-27.

[4]张海军,赵国刚,周月波.Ni-P-CNTs化学镀层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J].表面技术,2009,38(6):13-15.

[5]徐瑞东,郭忠诚,朱晓云,等.高磷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的研究[J].电镀与环保,2002,22(3):18-20.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Electroless Ni-P Coating in Hydrofluoric Acid

LⅠ Zhuang, LⅠANG Pi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Fushun 113001,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Q 235steel in hydrofluoric acid,a Ni-P coating was prepared on its surface by electroless plating.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coating was observed using metalloscope,and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Q 235steel and Ni-P coating was investigated by immersion and electrochemical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i-P coating is smooth and dense,and exhibits a lower self-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and a higher charge-transfer resistance in hydrofluoric acid,that can obviously decrease the corrosion rate of Q 235steel in hydrofluoric acid.

Ni-P coating;hydrofluoric acid;corrosion resistance

TQ 153

A

1000-4742(2013)01-0030-02

2011-09-22

猜你喜欢
电荷转移腐蚀电流极化曲线
时变腐蚀电流密度下预应力混凝土梁可靠度分析
从轨道作用角度研究S…π非共价作用结构特征
路谱激励对于燃料电池极化曲线特征参数影响研究
物理化学中极化曲线的测定实验改革
电化学实验教学中极化曲线的测量与应用
考虑Duschinsky转动效应的电荷转移速率理论
常压微等离子体阳极与离子溶液界面的电荷转移反应
铝合金结构腐蚀传感器综述
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机制的巯基荧光比色化学传感器
天然气管道输送过程中管道防腐的研究以及防腐方法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