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

2013-09-19 10:53白炳良周锦荣
大学物理实验 2013年6期
关键词:并联分配单片机

白炳良,周锦荣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

在工程应用中,并联技术是实现大功率电源系统的技术关键。采用分布式供电、模块化结构,不仅能使电源保持高的效率和较快的动态响应,而且能使电源的输出功率灵活扩展、设计标准化、减少电源种类、易于维护,还可以采用N+1、N+m冗余技术,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1]。

并联供电系统要有均流措施,否则并联运行的各模块中,由于各模块参数的分散性,使输出电流不一致,导致有些模块负荷过重,结果分担电流多的模块热应力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国外有资料表明,电子元件温升从25℃上升到50℃时,其寿命将降低到25℃时的1/6[2-3];因此均流技术是实现并联供电系统的关键。常见的均流方法有:阻抗调整法、主从设置法、平均值均流法、最大电流型均流控制[4]。本设计主要介绍两路开关电源并联后,采用最大电流型均流控制法,给出实现电流分配的技术方案。

1 系统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基本功能为:输入电压24V,输出为8.0V;调整负载电阻,可使电流I1I2=按11、12或13等比例自动分配。

2 系统设计思路

2.1 系统设计框图及工作原理

如图2为系统设计框图,输入电压经LM2576-5开关电源降压后获得5V电源。系统以PIC16F877A单片机为核心,由两片TL494、电压取样及外围电路分别组成两路的DC-DC稳压模块;MCU分别对两路电流取样后控制双路12位D/A转换器MCP4922的输出电压,实现对DCDC模块输出电流的数字化控制,从而达到两路电流的自动分配。

图1 系统框图

系统由LCD液晶实时显示输出电压,I1、I2电流及其比例;还具有过载及短路保护功能。

图2 系统设计框图

2.2 系统工作电源及DA转换器

工作电源模块原理图如图3所示,其核心为LM2576-5,LM2576-5是一种电流输出为3A 的降压开关型集成稳压管,它内含固定频率振荡器和基准稳压器,可输出5V电压为系统供电。TL431为双通道12位DA转换器MCP4922提供2.500V的基准电压,DA的最小步进值为2.500V/4 095=0.61mV。

图3 工作电源及DA转换电路

2.3 DC-DC变换及电流分配

DC-DC变换由模块1和模块2组成,如图4为DC-DC变换电路1(变换电路2略)。主要由集成PWM控制芯片TL494、DA转换器和电压电流反馈电路组成。输出端的反馈电压Uo1或Uo2经TL494内部的误差放大器构成反馈回路,若因某种原因导致输出电压过高,则反馈电压增大,使得误差放大器同相端电位升高,反馈PWM端电位上升,TL494输出信号占空比减小,结果使输出电压减少,最终使输出电压保持稳定[5-6];实现了电压闭环负反馈。

图4 DC-DC模块变换电路1

电流的分配主要是采用最大电流型均流控制法,即每个模块均由一个二极管接入主回路,电流大的模块作为主模块,电流小的模块作为从模块,交替变化控制。当负载电阻变化时,可以保持输出电压稳定,均流瞬态响应好。电流检测是通过对采样电阻R11,由INA193差分放大20倍后送单片机内部AD实现电流采样,R10、R12及C16实现低通滤波。单片机根据电流采样值,通过控制DA转换器MCP4922的输出值VoutA,实现输出电流的数字化调整,由此利用对TL494控制使其产生PWM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时间,使得各支路电流对应成比例,从而实现电流闭环负反馈,且保持输出电压不变。

过流或短路保护是根据电流的采样结果,利用单片机的I/O口(RC1)控制TL494的IN2+,对开关管进行脉冲封锁。

3 程序流程图

图5 主程序流程图

如图6为程序流程图,以5ms作为启动主循环时间,对所有控制量(开关量和模拟量)集中处理,提高处理效率;采用散转结构,实现模块化编程,可实现无扰动重入。系统设置了若干电流比例,用于测试系统电流分配的灵活性,由此证明各模块负荷可有效分配。

4 系统测试结果

表1~3是根据程序设计而获得的不同电流比例的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最大电流型均流控制法实现并联电源电流分配方案可行,效果理想。由于最小步进电流值约为6mA,因此,如果要提高精度可采用更高级别的DA转换器。

表1 I0在1A内按11自动分配

表2 I0在1.0-1.4A内按12自动分配

表3 I0在1.4-2.0A内由按键设置电流分配

5 结 论

系统实现以PIC16F877A单片机为控制核心,TL494为DC-DC主变换模块,实现两路电流按设计要求自动分配功能,效果理想、性能可靠;表明了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方案可行、实用;如果输出功率较大,功率管可采用MOS管或IGBT。根据该技术可拓展N+m冗余并联,满足工程上的需要。

[1]马骏,杜青,罗军,等.一种开关电源并联系统自动均流技术的研究[J].电源技术,2011,135(8):969-973.

[2]蔡宣三.并联开关电源的均流技术[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5,3:12-16.

[3]田浩,杨向宇,张伟刚,等.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的冗余结构及均流技术[J].电源技术应用,2004,7(2):114-117.

[4]张敏娟,尹斌.开关电源均流技术[J].电工技术,2004,8:50-52.

[5]白炳良,周慰君.基于TL494开关电源的设计[J].大学物理实验,2009,22(2):73-78.

[6]张华林,周小方.电子设计竞赛实训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7:224-227.

猜你喜欢
并联分配单片机
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插排
遗产的分配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并联型APF中SVPWM的零矢量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