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和平病”

2013-09-20 03:00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
决策与信息 2013年2期
关键词:国防军队军事

国防大学教授 刘明福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是一个伟大的论断。但是,一些人没有看到,战争和侵略,是和平的最大威胁。我们不能光看到主题,看不到威胁。

坚持和平崛起、和平发展,是对的。但是和平崛起、和平发展,都是“大愿望”,而不是“大战略”。要实现这个“大愿望”,必须具有富国强军的“大力量”。现在的根本问题,不是中国“想不想”和平崛起,而是人家“让不让”你和平崛起。面对外部势力的“军事包围”,应对他们的“军事挑衅”甚至“战争遏制”,中国如果没有军事崛起,如果缺乏战斗精神,那就既没有”和平”,更没有”崛起”。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从战火弥漫中走出来的,但是三十年没有打仗,这在世界大国中,只有中国这一家。三十年不打仗,战斗精神容易弱化,会出现“敢不敢打”的问题;三十年战争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过去的陆战为主,到今天的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从机械化战争为主到现在的信息化作战,解放军也面临着一个“会不会打”的问题;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麻痹松懈,令战争准备不充分。由于没有为军事斗争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出现突发情况,“能不能打”的问题,也会出现。

近年来,人们泛泛地讲和平,说什么问题都愿意戴上一顶“和平的帽子”。这容易造成“和平幻想”,其实加上“和平”二字只能够表达主观愿望,并不能具体解决问题。你自己的和平愿望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手的目标和原则。需要破除“和平幻想”。

“和平病”不光是一支三十年不打仗军队的病,也是三十年没受到战争威胁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容易患的病。得了这种病,就以为天下太平,不用加强国防建设,不用加大国防投资,导致“有钱建造摩天大楼,没钱建造航空母舰”,助长“只要鸡蛋,不要导弹”的心理。这是要吃大亏的。

过去三十年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对的。但是今后要把国防建设放在更突出的地位。我们的财富投资,既要进一步向“民生”倾斜,也要进一步向“民安”倾斜。我把国防叫做“民安”。投资国防,产出的是“民安”。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其实,“民生”的首要问题也是“民安”,先有“生存”,后有“生活”。在“小米加步枪”时代,我们是先有“手榴弹”,后有“茶叶蛋”。在“导弹加卫星”的今天,也必须一手投资“导弹”,一手投资“鸡蛋”。“民安”和“民生”、“导弹”和“鸡蛋”,一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两手抓,一要加大军事投入,在两三年内,迅速把军费提升到美国军费的一半。因为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美国的一半了。必须把一部分生产力变成战斗力,把一部分钱袋子变成子弹袋。

二要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强化国民战斗精神,提高民族的军事素质。过去会打仗的人多,能打仗的人多,懂军事的人多。现在是懂经济、懂经商、懂科技的多,这是好事,但是懂军事的人少。要提高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的国防军事素质,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培训。要提高中国军队人员的素质,鼓励高端人才进入军队,从事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

三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崇尚英雄、拥军优属、尊重烈士、善待烈属的好传统。创新和完善国防政策,做到“四心”:入伍的人很热心,退役的人不伤心,在队的人能安心,牺牲的人不寒心。军民携手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确保国家的发展安全、崛起安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安全。

猜你喜欢
国防军队军事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