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一变“活水 ”来

2013-09-21 03:13杨国胜
当代贵州 2013年28期
关键词:碧江区活水铜仁

文Ⅰ杨国胜 田 宇

2011年11月,铜仁地区撤地设市,原县级铜仁市设为碧江区。2012年是碧江区撤市设区的第一年,全区地方生产总值完成76.69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0亿元,同比增长28.5%;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61.5%;财政总收入完成9.12亿元,同比增长35.1%,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13亿元,同比增长3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亿元,同比增长98%。纵看,各项指标都在增长;横看,某些指标与一些县(区)相比增幅居后。

撤市设区后,碧江区除划拨4个乡(镇、办事处)给万山区管辖外,仍然是铜仁市主城区,理应成为铜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然而,在碧江区职能发生转变后,干部的思想观念没有随之转变,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勇于创先,力争第一的锐气。

新建成通车的碧江区铜仁城市快速主干道。(毛之侠/摄)

针对经济发展瓶颈,碧江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区干部群众继续叫响在全市“走前列,作表率,先突破”的口号,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实现2016年在铜仁市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为此,碧江区认真落实铜仁市委提出的“解放思想、转变作风、马上就办”要求,深入开展“提振精气神、率先奔小康”的思想解放大讨论,以实际行动诠释“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新时代碧江精神。

针对鹭鸶岩二桥(长153米、宽20米)建设工程进度减缓的问题,碧江区住建局牵头成立工程指挥部进驻工地,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提出“用3个月时间不仅要修通鹭鸶岩二桥,还要将长580多米的鹭鸶岩二桥到西外环建成段道路全线贯通”的目标要求。工程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每天24小时施工,创造了碧江区项目建设的奇迹。

将梵净山大道与滨江大道连为一体的梵东大道在2012年初开工后,因拆迁、资金等问题,工程进展缓慢。在碧江区委、区政府的强力推进下,目前连接梵东大道的新建东门大桥即将完成主体工程,进入桥面铺设阶段;梵东大道两端拉通毛坯路,开始实施路面工程。

目前,碧江区灯塔工业园区34家规模以上企业生产顺利,29家在建和续建企业正紧张施工。每月,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碧江区委书记陈代文,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彪都要带领相关部门走进灯塔工业园区进行现场办公,解决园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园区部分项目前期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区政府追加投入园区发展资金3000万元,立即落实各项工业补偿资金。同时明确相关部门建立倒逼机制,一月开一次调协会,督查项目建设进度并解决问题。

大明边城是贵州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10月完成第一期主体工程后,开始试营业,累计接待游客5.7万人。目前,为丰富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建设者们正加班加点施工,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景区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风貌展示给游人。

现在,碧江区各机关干部纷纷走出办公室,活跃在企业、乡村生产第一线。区政协副主席、区工商联主席刘远德兼任东门大桥改建工程指挥长,每天坚守在工地,督促加快工程进度;灯塔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刘艳兼任灯塔工业园区建设负责人,放弃双休日、节假日,组织干部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

解放思想为碧江区各项工作注入源头活水,全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分别腾起朵朵浪花,汇聚成盛况空前的发展大潮。

今年,铜仁市政府要求碧江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1亿元、工业增加值23亿元。碧江区不满足于完成任务,而是把眼光盯在超额完成任务上,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实现“走前列,作表率,先突破”。

“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提振精气神、率先奔小康’大讨论引向深入,有效地激发全区上下跨越发展的积极性。”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碧江区委书记陈代文要求。

碧江区各级领导干部正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进一步提振精神、凝聚力量、埋头苦干,加快率先在铜仁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猜你喜欢
碧江区活水铜仁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护好梵净山讲好绿色铜仁发展故事
唱响美丽铜仁 助力自然遗产保护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诗书画苑
铜仁市碧江区易地扶贫搬迁探讨
为有金融活水来
渠清源于活水
铜仁学院李秋焘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