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律师,传递中国声音

2013-09-22 07:17李鑫金
莫愁·时代人物 2013年6期
关键词:张军洛杉矶律师

李鑫金

在他看来, 帮助同胞是每个华裔律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他最关心并为之奔走的是通过传媒,频频在世界上传递中国声音,为华人争取国际话语权。

首次亮剑

由于中美两国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不同,中国许多价廉物美的商品出口到美国,引起美国一些企业的不满,根据这些企业的要求,美国政府对来自中国的不少商品实行了严厉的反倾销措施。张立国的金龙公司从事家电产业贸易,2005年就遭受了美国政府反倾销的调查。

张立国坚信自己的公司根本不存在倾销问题,于是,他向同学张军求助。

张军出生于江苏南京,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赴美留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杨百翰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并在洛杉矶成功创立了张军律师事务所。古时候的剑客,在遇到对手的时候要拔出自己的剑,即便明知不敌也要亮剑,这就是亮剑精神。作为华人律师,在处理中美双方贸易问题的个案时,也需要这种亮剑精神。

尽管是首次在异国他乡打官司,张军还是底气很足地走进了美国洛杉矶县法院。金龙公司成为唯一一家应诉的企业,“这种大规模的反倾销,完全是一种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我们不出来应诉,等于默认了对我们的无理指控。这将极大地损害中国商品和中国商家的声誉,所以我感到这不仅仅是我们的产品能不能卖的问题,而是中国商品的合法权益能不能得到维护的问题!我宁可免费打这个官司,也要争这个理。”张军声称。

洛杉矶县法院法官对张军的仗义执言感到很惊讶,由于张立国几近破产,张军自己花了6万美元,克服重重阻力,帮助张立国打赢了这场官司!

不但如此,这年年中,张军又一次挺身而出,到洛杉矶县法院状告美国商务部长签署的针对中国产品的《大型反倾销决议案》违反美国外贸法规。洛杉矶县法院的判决结果是,《大型反倾销决议案》违背了贸易法,张军再次在洛杉矶县法院打赢了官司。

官司虽然打赢了,但张立国的公司却被无故查封,接受调查,据说这是美国议会的决定。同时,张军收到了美国移民局驱逐他出境的通知。美国有关部门也对洛杉矶县法院的判决结果不服提起上诉,官司又打到美国最高法院。

此时,张军遭到更大的压力和干预,美方高官找他谈话,建议他撤销诉讼。

张军不服,坚决不撤诉,哪怕被驱逐出境。这次应诉的结果是,美国政府最终取消了对金龙公司的反倾销调查。

尽管张军在这场反倾销案中打赢了官司,但金龙公司的产品却自此退出了美国市场,张军的几万美元打了水漂,但他为了华人利益而抗争到底的气度令人赞佩。

正是因为这场官司,张军在美国声名鹊起,成了中美两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

找准“死穴”

走在成功路上的人,总有着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和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2007年7月的一天上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肃静的宣誓大厅,一百多位美国律师精英在这里举行美国最高法院出庭律师宣誓仪式。张军作为唯一的华裔律师,在其中显得尤为引人瞩目。仪式结束后,美国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和各位要员,纷纷向张军祝贺,这是一个特殊时刻,代表着华裔律师在美国法院最高殿堂话语权的提升。

正如美国前检察官John Yarmosk所说:“对一个律师来说,能获得美国最高法院出庭律师资格,是一个巨大荣耀,在美国也只有极少数律师能申请到美国最高法院出庭资格,因为这不仅需要特殊的提名程序,更要有很高的道德标准和丰富的法律经验。”然而,正是这样一座连很多美国律师都遥不可及的巅峰,我们却在征服者里看到了黑头发黄皮肤的张军傲然的身姿。

随着中美贸易额的增长,美国的一些超市或大卖场,把对中国供货商的付款期延长到60天到120天,个别中间商甚至以恶劣手段久拖不付,以至于把不少中国企业拖垮。

张军曾代理过这么一个案例:中国一家企业与美国一家中间商洽谈业务,在没有对其信用度做任何调查的情况下,将几千万美元的货物交给对方代理,结果过了近一年时间,货款依然没有拿到。

此时,适逢美国中间商老板去世,新上任的老板却不认账,急得这家中国企业的负责人坐立不安,他们慕名找到张军求助。

张军冷静分析了案情后,组织人力投入大量时间梳理案件线索,终于用很短的时间,在很不起眼的细节中,找准了中间商的“死穴”,果断迅速地提起司法诉讼,因为证据确凿,张军最终迫使新上任的美国中间商老板庭外和解,分期付完了拖欠那家中国企业的货款。

一对在中国积累了丰厚资本的中国夫妇,来到美国投资,经过多年打拼,他们的公司在美国声名鹊起。然而,一名美国商务人员利用他们对自己的信任,窃取了他们公司大量的商业机密,并以此来要挟他们,要他们支付巨款。因为要挟不遂,对方便去美国劳工部告发,使这对夫妇陷入危境。

嫉恶如仇的张军接案后,当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全力帮助这对中国夫妇。在取证难度大的情况下,他带领助手在大量文件中寻找证据,同时对那名商务人员的背景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对方不仅在以前的公司有过类似的敲诈前科,甚至还有刑事犯罪记录。

经过繁冗紧张的细节推敲和证据梳理后,张军组织起强有力的证据链,向劳工部证明那名商务人员的指控不实。几天后,劳工部就发函撤销了对这对中国夫妇的指控,恢复了他们正常的商业经营资格。

赢得国际话语权

高大的身材配以俊爽倜傥的言谈举止,几年来接受了一百余家外国媒体的专访———律师出身的张军不仅是美国西海岸著名的演讲家和政治评论家,也是中国媒体和大学讲坛上的常客。他拒绝别人给予他“华人救星”的称呼,在他看来,帮助同胞是每个华裔律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他最关心并为之奔走的是通过传媒,频频在世界上传递中国声音,为华人争取国际话语权。

轰动世界的三一集团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案,让张军再次成为媒体的焦点。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分区法院法官AMY Berman Jackson于2013年2月22日称,美国法院没有禁止三一集团关联公司美国Ralls公司对总统令(此前,奥巴马以Ralls公司某项目涉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签发了总统禁令)提出正义挑战进行审查,即认定美国地方法院有权审理三一集团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及CFIUS(美国外国在美投资审查委员会)一案。CFIUS之前也以Ralls公司某项目涉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做出临时裁决,要求Ralls公司停止该项目。

作为本案华人律师团的主力律师之一,张军通过努力,让美国地方法院拥有了对此案的审理权,但他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要挑战总统令。

随着此案的进展,人们发现,此案的法庭判决意义远远超越了案件本身。

在美国历史上,CFIUS从来没有受到过法律挑战,而美国总统遭受外国企业的诉讼也极其罕见。本案不仅打破了全球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敢起诉CFIUS的禁忌,也令美国总统近五十年来第一次面临来自中国企业的法律诉讼。此举对美国的司法理论和实践将产生深远影响,此案的最终判决结果也将有可能大大限制CFIUS以往无边的权力外界。

“过去,赴美投资的外国企业遇到CFIUS干涉的唯一出路,就是投降走人,而没有一家企业选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前已有不少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遭遇曲折,如华为、中兴等都曾遭到美国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不予合作的拒绝,而最终被迫放弃在美国的投资意向或投资行动。”张军握紧了双拳。

“我希望三一集团此举能促使CFIUS更加慎重地运用手中的权力,更加透明公正地处理外国企业赴美投资问题。我更希望这一行动能够为中国企业在美国开展业务及投资提供借鉴。”张军决定继续按照司法程序为此案辩护,直到问题彻底得到解决。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国庆说,起诉奥巴马和CFIUS一案,是中国企业赢得国际话语权的一个重要突破。国际话语权的取得,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以前中国企业在美国遭遇不公正待遇时,往往有畏难情绪,不敢出来维护自身权益。张军的这次努力,不仅传递了中国声音,还为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趟了一条路。

编辑 家英宏

猜你喜欢
张军洛杉矶律师
世上没有卑微的工作
张军的牙
男子吃“霸王餐”逃跑摔伤索赔未果
善良律师
史上最大山火来势凶猛 洛杉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调音
赢得很惨
律师与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