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之我见

2013-10-09 07:05南京林业大学朱明琪
财经界(学术版) 2013年18期
关键词:管理处总公司高校后勤

南京林业大学 朱明琪

一、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暴露出如下一些问题:

(一)后勤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高效后勤经企业化改革后,产生了两个平行部门,即后勤管理处和后勤服务总公司。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负责对后勤工作的管理及监督,而后勤服务总公司虽然实行企业化管理,但是没有实质性的法人权力及行为,不过也有少数后勤服务总公司已经注册成为独立法人单位。它的主要功能是为高校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由于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对后勤服务总公司进行监督管理,所以后勤服务总公司的相关经费的预算、审核都取决于后勤管理处。由于后勤服务总公司属于学校的一个部门,因此很多工作都会直接向学校汇报,高校也会直接向后勤服务总公司安排工作。因此,形成了对简单问题重复管理或交叉管理,而核心环节却往往无人问津的局面。这样,后勤管理处的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与运用。

(二)后勤工作队伍结构严重失调

首先,年龄结构失调严重。目前,高校后勤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一方面,是由于工资偏低,后勤工作地位也不高,使有学历、有能力的年轻人不愿去干,只能吸引年龄较大的人员去工作。另一方面,后勤工作者普遍学历偏低,专业职称也偏低。此外,后勤部门中基层岗位设置较少,而管理岗位相对较多。有的岗位安排的在编老员工居多,人浮于事,这也是造成后勤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后勤收入分配制度不够合理

后勤工作人员的工资来源主要包括两部分:高校划拨的专门经费与后勤服务总公司的经营收入。一般做法是在后勤正式编制员工工资待遇的基础上,外加聘用人员的工资总额,从而构成后勤工作的相关分配制度。对于在编正式工,参照校内同等工作人员的待遇;而对于校外聘用职工,参照地方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这样,造成了二者在收入上的极大差距。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也极大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高校后勤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理顺后勤部门的管理机制

首先,对于后勤管理处与后勤服务总公司,必须确定它们的工作职能,理顺相关的管理关系。后勤管理处的职能包括以下几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后勤需求规划以及年度工作方案;代表高校利用合同或任务书向后勤服务总公司安排具体任务,同时,对其的服务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对于后勤服务总公司的财务运作以及资金收付情况进行监控,从而制定出公益金、发展基金与效益工资的具体比例。后勤服务总公司的职能是为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负责校内食堂的管理及服务,以及校内各公共场所、校园道路等的卫生保洁与门卫值班,并负责供水、供电、维修、校园绿化、物业管理等工作。

(二)重视后勤队伍建设,提高后勤服务水平

首先,对于基层员工要加强相关业务技能、文明用语等培训。对于优秀员工,应尽量为其提供一定的进修学习机会,进而提高后勤整体服务质量。然后,要着重对后勤中间力量,即管理层的业务技能与管理水平的培训。让管理人员多深入一线,切实将管理与基层服务结合起来。此外,还应积极推行后勤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目前,大多数职工还属于外聘人员,不少高校的后勤在编人员只占10%左右。因此,后勤人事制度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借鉴企业人事制度开展管理。并且,高校每年可适度提供部分编制以吸纳更多优秀的员工参与到后勤管理当中。

(三)完善后勤收入分配方案,调动员工积极性

对于高校后勤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后勤收入分配方案,尽量解决同工不同酬的问题,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针对管理人员,一般包含岗位补贴和效益工资部分;一般工作人员岗位,工资由公司根据其岗位而定。总公司要实行工资改革,量化考核薪酬工资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落实责任,权力,权利相结合,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以纵向和横向协调系统支持严格考核,奖惩制度。此外,对于有经验的老员工,根据他们的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确保他们自身价值的实现。公司还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业务竞赛,给予一定的奖励,以使员工的技能得到锻炼,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四)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营运能力

首先,运用科学方法,对资金流量做到事前测算,确定资金的需求量;事中控制,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事后分析,保证其安全性。其次,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实现资金良性循环。再次,要进一步严格资金审批制度,明确后勤各级领导的职责及签字权限,并要担负签字及问责,形成全员高效运用资金,达到其运行顺畅效果。建立以后勤各中心为独立核算单位模拟企业化运作,对其水电暖等可实行包干目标责任制式管理。以财务核算为主,各中心保管员及核算员为辅的核算队伍,让经济承包责任制有序地层层得以落实。根据其服务类型和经营活动制定其经济责任标准,明确其权、责、利,充分调动领导和员工积极性,发挥其主人翁作用,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保障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

总之,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后勤管理也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对其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后勤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不断完善后勤管理的方式方法,形成一套有效的后勤监管机制,推动高校后勤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刘虎.关于高校后勤管理的思考[N].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

[2]牟宏.创新采购模式 实行科学管理[J]现代管理,2011

[3]于瑞杰,刘丽,孟海峰,赵敬朋.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会计之友,2012

猜你喜欢
管理处总公司高校后勤
淮南管理处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系统建设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点亮回家的路——记商丘市城市照明管理处路灯维修三区队队长陈胜
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
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评审信息
共青团中国盐业总公司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重庆工商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服务为民献真情——记邯郸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处长王志海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