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视台做好新闻深度报道之我见

2013-10-09 03:09谢永奇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8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新闻报道典型

谢永奇

现在受众不仅对动态报道感兴趣,而且对于一些重大事件,对于普遍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的知晓需求尤为迫切。因此,新闻报道不能停留在浅层次上,不能仅仅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而不涉及“为什么”。不回答前因后果,不揭示事件的本质并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向,无疑会给受众留下种种疑问,甚至给人留下电视新闻“肤浅”的印象。在加大信息量的同时,加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力度是摆在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深度报道的含义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社会问题,揭示其实质、追踪其原因、预测其趋向的报道方式,“为什么”和“怎么样”是报道中最重要的元素。也就是说,新闻事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纵深度,有许多疑惑、疑难需要做出解释,这类素材的新闻事实才有可能写成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按照通常的理解,有别于“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消息,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物发展方向的预测,是新闻工作者常会采用的一种新闻报道手段。实质上就是把单个的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社会关系点勾勒出来,表现出它的社会联系结构。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常用的深度报道手段有专题报道、专访及电视评论等。

二、深度报道的特点

与信息类新闻报道相比,电视深度报道有着非常鲜明的特征,那就是理性思辨、对新闻事件的整体强化、过程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1.理性思辨

思辨是电视深度报道显著特征之一。深度报道就是将报道对象的“广”与“专”有机的对接,实现了报道的广度和深度的统一,在这里又以“专”为重点。深度报道应该由表及里、层层剥茧,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给观众带来思考和启迪。

2.对新闻事件的整体强化

电视深度报道是围绕一个主题,紧扣一个焦点,对新闻信息进行整合报道,从而产生1+1>2的聚合效应。

3.过程性

电视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要有所反映,既要有报道的事实或观点,又要有新闻事实发展的最新趋势,使观众对于整个事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4.表现手法多样化

表现手法多样化是电视深度报道在形式上的特点,电视深度报道内容上的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决定了其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声、光、画等各种电视自身的优势手段都可以用在电视深度报道的过程中。

三、如何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一)要更好地动用电视画面这一特殊语言

第一,要尽可能用鲜活的画面,较完整地陈述事实。一般来说,用记者在事件现场抓拍的反映事件梗概的画面,或用事件发生后记者到事件发生地补拍的画面,或用相关资料画面都可以播出,但是播出效果却截然不同。用画面语言较完整地陈述事实最有真实性,能更好地把观众思绪带到事件现场,能更好地调动观众的感情因素。如果用事件发生后到现场补拍的画面,或用相关的资料画面,即使能播出,也会严重影响报道的效果。因为这样的画面语言不鲜活,真实性也值得怀疑,所以就不会有强烈的感染力。

第二,要正确调度画面的景别,更好地表达画面语言。画面的景别是表达画面语言重要的因素,合理地拍摄组接不同景别的画面,才能满足观众的视觉习惯和要求,才能达到最佳的观看效果。一般而言,“两极镜头”应用最广泛、最有效。“两极镜头”顾名思义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景别中的“两极”:全景和特写。全景镜头具有交待环境、烘托气氛的作用,特写镜头具有表达细微部分、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功能。深度报道应更加重视“两极镜头”的运用。

(二)理性分析,客观报道

深度报道偏重理性思辨,如果把握不好,会显得主观色彩太浓和感情渲染过重。缺少新闻味,淡化时效性,作者直接站出来评点是非,用一连串概念“启发”受众的思维,已成为一些深度报道共有的毛病。要避免这些问题,必须把握好两个定位。一是角色定位。记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己只是事件的反映者,不是法官,不是“包公”。二是报道角度定位。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事实胜于雄辩。在报道中,用理论思辨深化新闻主题,强化新闻的社会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允许的,但不应过量运用。报道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对深层事实的挖掘上,深层事实出来了,深层思想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只有一些自以为是的议论,这样的报道不是真正的深度报道。

(三)关于典型人物深度报道的采制

电视新闻节目有宣传好先进人物、先进经验的责任。但是,如果用陈旧的观念和方法来作报道,就容易变成概念化、公式化的说教,受众难以接受。怎样把握和处理好典型人物深度报道,真正体现新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物风貌,体现电视深度报道的立体化、多层次、思辨性等特点?结合自己的采访实际,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篇幅,叙事简要。由于受到电视新闻时长的限制,典型人物报道要抓取新闻人物最具新闻价值的某一片断展开报道。通过典型人物的活动成果来展示他的精神面貌,突出其中最富有特色、最有感染力的部分。

2.处理好人物与事件的关系。典型人物报道要做到故事性强、能打动人,达到以事感人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首先要选准新闻人物,要把握好尺度,不要削足适履。新闻人物还要求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较强的新闻性。在报道中,最好重点表现一人、一事、一个侧面,攻其一点,略及其余;抓住人物的主要事迹,其余仅做简略的背景交待。通过精选的事例来展示人物形象与品格风貌,避免空洞的评价与说教。

3.充分利用电视自身的传播优势。包括新闻人物的访谈、背景资料的运用、细节的描写和同期声的叙述等各种电视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力求做到声画合一,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4.正面典型报道实事求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新闻报道的组织者和作者为了达到典型宣传的时效性和现实指导性,对典型随意打扮,怎么漂亮就给典型穿什么衣裳。或者为了宣传需要,宣传报道典型时,或强扭角度,或移花接木牵强附会,这突出地表现在:有些人物与群体,某个方面的工作比较突出,是某个方面的典型,报道中偏要折腾成“全面开花”——某人昨天是个科技创新的典型,今天又是个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明天又是个扶贫帮困的典型;把老典型抓来,进行一番“梳妆打扮”,新典型就可以“问世”了。这样的典型报道,会带来一连串负面影响。它使典型变得虚幻、失去了真实的光泽,使经验失去应有的指导作用,使成果失去了原本的价值,让典型变得难当,也让人们不愿当典型。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新闻报道典型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典型人物报道的时代特点与创新经验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圆》典型易错题
40年,我们宣传推介的典型经验
论新形势下改进军队典型报道真实性的基本方法
采编札记
唱好三部曲写出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