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协商民主 基层大有可为

2013-10-17 09:03刘在銮
唯实 2013年10期
关键词:界别扬州市协商

刘在銮

(作者系扬州市政协副主席)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有责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必须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基层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中大有可为,也必须有所作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基层政协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原则

基层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必须坚持“围绕中心转,服务大局干”,做到党委政府想什么,政协协商就议什么;党委政府做什么,政协就通过协商帮什么。这既是政协组织性质、地位、职责所决定的,也是政协协商民主找准切入点、增强影响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扬州市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过程中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选择协商议题的重要原则,作为组织协商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协商成效的重要标准。

紧扣全市工作中心和大局开展民主协商,已成为近年来扬州市政协推进协商民主的鲜明特色。每年初,扬州市政协都围绕市委全会、市“两会”作出的工作部署和重要决策确定全年专题协商议题,制定年度专题协商计划。2012年,扬州市政协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确定把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民生事项、重要社会热点和加强社会管理等“四重一加强”作为年度协商议题。2013年,扬州市政协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明确提出以紧扣“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年”、增强调研协商的能力,紧扣“重大城建项目会战年”、增强建言献策的智力,紧扣“改革攻坚年”、增强民主团结的合力,紧扣市委、市政府民生“1号文件”贯彻落实、增强民生工作的助推力等“四紧扣、四增强”为协商议题。市政协通过围绕中心开展专题协商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实现与市委、市政府目标同向、工作同心、行动同步。

我们开展专题协商如此,开展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也是如此,初步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协商格局,形成了政协协商的合力。在对口协商中,我们把政协各专委会与政府相关部门紧密挂钩联系,就有关重点议题开展对口协商,实行协商民主的“无缝对接”。如经济科技委员会就推进自主创新议题,与市科技、经信、财政、发改等部门进行对口协商,形成共识,并出台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在界别协商中,2012年,围绕“促进市区融合发展”主题,开展了界别活动周;2013年,紧扣市委“建设世界名城”的战略部署,确定在界别活动周期间,以“建设名城我出力”为主题组织委员开展协商,旨在通过加强界别协商凝聚人心、集思广益,为名城建设汇聚更大力量。在提案办理协商中,2012年,确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减负解困、强化服务,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等五件为重点协商办理的提案;2013年,确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强化社区职能,关心弱势群体》等五件为重点协商办理的提案。这些重点协商办理的提案都突出了全市的工作中心和民生大事。

提高质量、增强实效是基层政协推进协商民主的本质要求

提高协商质量,增强协商实效,力求协商管用、有用,是推进协商民主的本质要求。扬州市政协围绕这一本质要求,着力提高政协民主协商的能力和水平。新一届市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积极教育引导委员充分认识政协协商的重要意义,认清政协作为协商民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围绕提高协商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从委员的学习培训抓起,先后举办两期委员培训班,组织委员系统学习政协性质、地位和作用。结合常委会、主席会协商议题举办“名家讲坛”,邀请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专家为委员作辅导、“开小灶”,培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开展有效协商的“基本功”。近年来,市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上,敢发言、会发言的委员越来越多,讲真话、实话、内行话的越来越多,协商效果也越来越好。

调研是协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协商和落实的过程。扬州市政协在加强调研工作中,注意结合议题特点确定调研方式。围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协商议题,我们从企业这一转型升级的主体入手,先后深入30多家制造业企业,开展面对面的现场调查,向50多家制造业企业发放问卷,开展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召开十多个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开展协商性的座谈调查,做到边调查、边分析研究、边解决落实、边统一思想,努力把调研过程转变为协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把协商和解决问题寓于调研之中。围绕“提高市区融合发展水平”协商议题,我们组织多个专委会,分多个子课题联合开展调研,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参与调研和协商的新格局。

政协协商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意见建议的质量和采纳上。近年来,扬州市政协把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努力使所提建议党委、政府可采纳、可操作、可落实。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在《加快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城市管理》等协商性文件上批示十多项(次),并被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采纳、分解落实。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是对扬州市政协协商民主质量和实效的最好诠释。

积极创新、丰富形式是基层政协推进协商民主的关键所在

本届扬州市政协共有企业家委员50多人,如何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重大议题协商中的作用?为此我们搭建了企业与政府协商的新平台。每季度举办一次“委员企业沙龙”,组织委员企业和政府部门面对面协商。企业家委员既谈本企业个性问题,也谈行业内、区域内企业的共性矛盾;部门负责人不仅宣讲政策、解疑释惑,而且结合实际,指导企业如何运用政策做大做强。每次“沙龙”活动都成为一次别开生面的专题协商会,委员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增进了理解、增强了共识、实现了双赢。

“政协论坛”是扬州市政协开创的一项参与性更广、专业性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协商活动。每年围绕一个主题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在调查研究、学习先进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撰写论文,为市委、市政府建诤言、献良策。2012年,围绕“建设世界名城”主题举办的政协论坛,共收到论文120多篇,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临论坛,与参会的200多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面对面协商讨论,民主氛围十分浓厚,起到了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汇聚力量的积极作用。

我们积极创新提案办理流程,由过去简单的从提到办转变为现在的“先协商、后办理——再协商、后答复”,增加了协商办案程序。2012年,我们举办“世界名城建设”提案办理协商会,提案提办双方和有关专家齐聚一堂、各抒己见,通过面对面协商,交换意见,促成共识。2013年,我们又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积极推行重点提案市长领办、主席督办、提案委指办的新举措,目的就在于更高层面、更深层次推进提案的协商办理。据统计,扬州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以来,解决和基本解决的提案占提案总数的比重比六届五次会议提高了三个百分点。

扬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政协协商民主作用,在市区区划调整、重大项目建设、重要政策出台等重大事项决策前,都主动到政协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开展协商。每次党代会、市委全会和人代会前,市委、市政府都与政协主席会议、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工商联进行专题协商。市政协在协商前都召开各专委会、各民主党派、各县(市、区)政协和各界别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诉求的基础上,力求提出前瞻性、建设性的建议,许多协商成果直接转化为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报告内容。

加强领导、完善制度是基层政协推进协商民主的有力保障

中共中央早在2006年初就出台《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规定了政治协商的基本方式和协商形式。中共扬州市委也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细化了政治协商的具体内容,建立了政治协商的督办落实机制,解决了为什么协商、协商什么、跟谁协商、什么时候协商、怎么协商、协商以后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并健全了政协工作的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从制度和组织层面保证了市政协协商民主的有力、有序发展。

扬州市政协始终坚持以党委领导为核心,把发展协商民主置于党委领导之下,并积极争取党委的领导、政府的支持、部门的配合。市政协每年初都将全年常委会议、主席会议、政协论坛、界别活动周的协商议题列入年度工作要点,提请市委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有效提高了政协协商的目的性和严肃性。

本届以来,扬州市政协在完善协商制度规范,特别是提案制度规范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出台了《扬州市政协提案工作制度规范》,对提案的征集、撰写、提出、审查、交办、办理、督办、答复、续办、评比、评议、总结、表彰、宣传、保密、归档等各个工作环节作了19项制度规定。特别是在制度规范中明确了把协商办理作为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和成效的有力抓手、作为检验和考核提案办理水平的重要标准等相关要求,使协商办理真正贯穿于提案办理的全过程。

人民政协发展协商民主有基础、有条件,也有优势。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是人民政协新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扬州市政协将在扩大协商民主广泛性、增强协商民主多层性、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为完善协商民主制度作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界别扬州市协商
扬州市新举措助力新安法 新矩阵打造好氛围
南朝古道场 淮东第一观——记江苏省扬州市大明寺
中共界别要突出党性特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蓮葉田田清風來——记扬州市廉政文化展示馆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实效
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界别协商作用的思考——学习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与认识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北欧经验与协商民主
领导干部选拔与协商民主
界别工作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