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批判中追寻爱与拯救

2013-10-21 20:31张超群
卷宗 2013年9期
关键词:荒诞权势批判

张超群

摘 要:《蹦和愤》是一部以荒诞为创作基础的杰作。“荒诞”原本是无意思、无价值,在语言的使用上打破常识性与理论性、带有破坏性的文学主张。若要以这一主张为基础,创作内涵丰富并负有盛名的杰作,势必还需要其它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什么要素促使《蹦和愤》成为了“杰作”呢?要探明这一问题,有必要剖析《蹦和愤》的内在本质。

到目前为止,国内研究井上厦的学者还很少,而以《蹦和愤》为中心研究的人几乎没有。本文试图对《蹦和愤》进行文本分析,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挖掘出使其成为杰作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关键词:荒诞;权势;批判;爱;拯

《蹦和愤》是一部集轻松幽默与深刻启示于一体的小说。井上厦创作这部小说所用的写作手法,毋庸置疑最显著的便是“荒诞”。小说开篇,井上厦列举了一系列让人忍俊不禁的荒诞片段,这些片段可以说对大众所认定的常识进行了大胆挑战。

1 对常识的挑战

1.1 穷尽想象力的荒诞

《蹦和愤》是井上厦的第一部小说,其瑰丽的想象力、风趣的情节深受读者喜爱。该书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更被日本演剧评论家扇田昭彦评价为“日本荒诞文学的杰作”、“荒诞的宝库”。

小说开端,井上厦若无其事地描写着住在一栋破败房子里的小说家“愤”吃冷饭果腹的场景。他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直率得近乎愚蠢的愤老师的滑稽形象。另一位主人公“蹦”的出场则出人意料。“愤”在小说中描写的“超越时空,神出鬼没,卓越绝伦,任何事情都能办到,任何愿望都可实现的大盗”“蹦”突然从原稿中蹦了出来。接着,从已售到世界各地的十二万本《蹦》中分别蹦出了一个“蹦”,十二万个“蹦”在世界各地大展拳脚。

那么,这个“无所不能的四次元”“蹦”在世界各地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呢?井上厦发挥无穷的想象力,描绘了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到奈良的大佛、从柏林的斑马到青蛙的肚脐、从亚马逊的鳄鱼到苏格兰的尼斯湖,从希腊的大富翁到月球表面等跨度宏大的众多幽默滑稽之事。

然而,回顾文本,这些穷尽想象力的荒诞虽说有趣,却有脱离现实之嫌。小说是通过虚构的人物、情节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但是《蹦和愤》全文充斥着荒诞无稽的“非常识性”内容,何谈反映客观现实呢?关于这一点,我举如下两个片段为例。第一个是苦萨克丧思克警官(原小说中人名为クサキサンスケ)历尽千辛万苦发现了人类“体毛不变法则”、并数出人类身体毛发总数,用以搜查犯人这一片段。该法则简单地说就是:分别数清掉落在犯罪现场的毛发数与犯罪嫌疑人的毛发数,如果想加等于总毛发数,那么该犯罪嫌疑人就是犯人这一判断方法。苦萨克丧思克警官由于这一卓越的发现而出人头地。警察通过数毛发来断定犯人并出人头地这一点如果不是“非常识”的话又是什么呢?另一个片段是在小说的结尾处。对ブン痛恨至极的警官为了让他受尽三百一十七年的牢狱之苦,想尽一切办法使其长寿,最后竟将监狱建成了集健身房、高级餐厅、电影院等各种生活娱乐场所为一体的世界顶尖级奢华酒店。类似的荒诞情节在小说中所处可见,可以说,这部小说是构建在“非常识性”即荒诞的基础之上的。

1.2 颠覆一切常识

那么,为何井上厦会描写这么多不符合常识的荒诞情节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井上厦自己已经在《后记》中做出了答复。“那个时候,我最热衷的想法,其实是‘这些永恒的常识啊道德,难道不是实际上没有任何依赖价值的东西吗?”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看出井上厦已对当时的常识产生了怀疑。可能也正是基于这种想要颠覆仍被普通民众坚信不疑却事实上不足以依赖的常识的想法,井上厦才写下这部《蹦和愤》的吧。

那么,为什么井上厦会对当时的常识产生怀疑呢?要想探求这个问题,需要将目光投向当时的日本社会。

2 对人类社会的讽刺

2.1 隐藏于经济高度成长期内部的危机意识

《蹦和愤》的初稿完成于昭和四十四年(1969年),于次年(1970年)在新潮文库上出版。这个时期,日本社会正处于“经济高度成长期”的末期,日本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与此同时,价值观的扭曲、人情的淡薄、环境公害、贫富差距、信仰缺失等社会问题虽尚未爆发,但征兆也已逐渐或多或少地浮现了出来。

之所以做出如此推断,是因为三年之后日本便受到了石油危机的沉重打击。另一佐证是,在《蹦和愤》出版三年之后,井上厦发表了《后记》,他在后记中如此写道:“那个时候,当然还没有发生让我们对规范我们日常生活的常识的永恒性产生怀疑的美中会谈、大文豪的连续自杀事件、对文明的疑惑、联合赤军事件、水俣病事件、关岛日本兵幸存事件等等。”换而言之,在《蹦和愤》出版后仅仅三年之间,就发生了对日本社会产生极大影响的美中会谈等重大事件,那么,在这些大事件爆发的前夕,浮现出征兆也并非不可思议的事情。

笔者认为,在繁荣发展、前景大好的社会形势下,井上厦敏锐地捕捉到了隐藏于其中的危机,并放在心头,最后产生了为避免危机而“颠覆一切常识”的想法。《蹦和愤》的第四章至第六章通过对人类社会的讽刺,间接地表现出了井上厦的这种危机意识。

2.2 对权势的批判

“蹦”不满足于物质性的偷盗,想要改变方针,盗取人类最重要的东西,于是,为了寻找什么才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他踏上了旅途。对于贵妇们的虚荣、哲学教授的象征着权威的八字胡、医院院长的“本院长”这一代名词以及国会议员的菊花徽章被偷之前与被偷之后发生的事情,井上厦都用幽默的笔触进行了描绘。被偷之前的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态度与被偷之后坦白直率、毫不做作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以上片段的描写,井上厦挖掘出了人类最重要的东西是“权势”,并通过蹦与愤的对话对人类极为重视的“权势”进行了直接的批判。“(权势是)蒙蔽人眼睛的东西。一旦拥有了权势,人就会将爱、善良、真理抛至九霄云外。而且,为了保住权势,无论多么可恥的事情都能做得心安理得。”(P138)文中对于权势的批判还有很多。譬如说苦萨克丧思克警官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惜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恶魔;为了抓住“蹦”,将“愤”作为人质抓入监狱、并以其性命作威胁等等。通过这些片段的描写,井上厦对为了得到或保住权势,任何无耻行径都可为的人类进行了猛烈批判。

如上,笔者认为井上厦正是通过对人类的权势的批判,间接地表现出了对隐藏于向前发展的社会中未知的危险与问题的关心。正因为关心未知的社会问题,才想要改变孕育着这些问题的现实社会。而要想改变现实社会,就必须要改变当时人们的思想,即 “常识”。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方式,井上厦才写出了《蹦和愤》这一部不符合常识的荒诞小说吧。

回到刚才的话题,怎样才能让孕育着危机与社会问题的现实社会改变呢?井上厦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2.3 用爱来互相拯救

听闻恶魔为杀“蹦”而来,“愤”不假思索地挡在了“蹦”前面,并严厉叱责恶魔:“不行!不管是谁,我决不允许他夺取人的性命!”(P142)在那个场合下,愤要保护的不仅仅是蹦,而是“人的性命”,即全人类。为了拯救人类,愤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另一方面,深受感动的蹦们为了救出狱中的愤而甘愿牺牲自由,前去自首。蹦和愤虽是毫无血缘关系的父子,但他们为了救出对方连自己的生命或自由也在所不惜。井上厦刻画的这两位主人公形象不正是舍己救人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吗?只有用一颗诚挚的心去拯救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救助,这不正是井上厦给予我们的启示吗?

3 结论

本文以《蹦和愤》的特征“荒诞”为切入点,结合其诞生时的社会背景,尝试着提炼出小说的思想高度及井上厦的思维历程。《蹦和愤》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深刻批判了人性的弱点,是一部实实在在包含着爱与拯救的作品。正因为它这种来源于荒诞(荒诞的特征)却又超越荒诞(拥有深刻的主题思想)的特性才使其成为了杰作吧。

参考文献

[1]井上ひさし 昭和四十五年 「ブンとフン」新潮文庫

[2]扇田昭彦 昭和四十五年 「ブンとフン · 解説新潮文庫

猜你喜欢
荒诞权势批判
权势中的部分等同关系——高等学校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的批评话语分析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金承志:人生要“荒诞”,生活得找乐
聚焦城镇人生的荒诞与神圣
狐假虎威
冲突性话语回应策略与权势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