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荣:天命之年的精彩

2013-10-23 05:05本刊编辑黄若涵
猪业科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大北

本刊编辑/黄若涵

赵亚荣总幽默地总结自己多年的职业生涯——来料加工,出口转内销。他是北京首个通过FESCO (北京外企服务总公司)的审批下海到外企的兽医博士,他曾在国际一流的外资企业干了十多年,在辉煌时期转入国内民企大北农,成为大北农疫苗事业的发起人之一,他的职场生涯与大北农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年已经55岁,进入天命之年的他,处于事业的巅峰期,而他对事业对生活有着怎样独到的见解?当小编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大北农动物医学研究中心总经理办公室门口时,他已经为我沏好了茶,所有的疑问在淡淡的茶香中得到解答。

55岁的他有着18岁的身体和精神面貌

从家到单位有30多公里,然而每天赵亚荣6点钟就准时出现在单位的运动场,十年如一日。55岁的他拥有着18岁的身体状况。“我每天到单位先打一个半小时的乒乓球,然后洗个冷水澡,再投入工作。从1993年到2013年期间我没有吃过一颗药。”他自豪地说!

谈到每天工作充满干劲儿的原因,他说到:“我最大的动力来源是我们的使命——做国际一流的动物医学研发中心,为了完成这个使命,我们充满了无限的力量!

从企业和个人等客观条件来讲现在是完成这个使命最好的时机!原因有几点:其一,现在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期,提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核心动力就是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其二,产业上来讲农业的市场最大、最重要,而农业发展滞后,提升空间大,且农业产业中动物疫苗行业更容易取得突破性成果;其三,我国目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造成很大的浪费,农业的成果转化率极其低——有人估计30%,我个人认为只有10%左右,这个局面迫切需要改善;其四,从创新需要的条件来讲,大北农集团作为上市公司,资金实力雄厚,有实力搞自主创新,取得并转化科技成果。

“于我个人来讲,我现在正处于人生黄金阶段:首先,我是1993年毕业的兽医博士,具有较强的科研基础和能力;其次我曾分别就职于行业4家顶级外企,十多年外企技术总监的经历让我了解和掌握了很多先进技术;最后,我今年55岁,正处于人生经验最丰富的时候,我必须抓紧宝贵时间为国家、为行业做出非凡的自主创新业绩,不容许丝毫浪费和耽误。”

因成果转让突出获得的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赵亚荣说,“他们参与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是猪二型圆环病毒灭活疫苗,大北农是迄今为止我国农业领域唯一一个获得此殊荣的企业。这个奖项有6家单位合作完成,我们在这个奖项里的亮点是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我们从2003年开始建立研发中心,10年里我们不断培养科研人才,壮大科研队伍和积累科研材料,直到2011年才获得农业部《猪二型圆环病毒疫苗》新兽药证书和实现成果产业化。同年我们还以300万人民币的价格将该产品的部分生产经营权转让给成都天邦公司,2012年该产品占了成都天邦整个企业所有产品销售额的50%以上。今年,国内企业给我们的科研合作经费已经超过1亿元!”

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他做到了精确定位,立项需要他在结合自身掌握的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下做出综合判断,很考验人的水平。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他扮演着督促项目的进展的角色,以及作为纽带,尽他所能给研发团队创造优越的科研条件,在资金筹集、设备购买和技术难题攻关等试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帮助和解决,发挥他的行业联合攻关优势、通过各个渠道来加速项目的运转。

“不怕贵、就怕费”的用人原则

在人才引进上赵亚荣毫不含糊,他一贯主张“不怕贵、就怕费”的原则。只要是人才,薪资高点也值得,但不是人才的话工资再低也是浪费。在人才使用方面,他提倡“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结果是金牌,思维是王牌”的原则。“学历高只能让你的起步工资高些,但是你没有能力很快就会遭摒弃。结果是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绩效,没有效益企业就无法生存,所以结果比能力更重要。思维是王牌,出路在于思路,思维方式不同,引导事物发展的方向就会大相径庭,拥有超前的独一无二的思维是成功的核心保障。”

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当记者问及大北农的工作环境相较于您之前呆的几家外企有哪些不一样时,他显得特别激动。“差别太大了!”他感慨道:“第一,大北农高度授权。作为我们动物研究中心来讲,拥有80多名员工,2013年部门预算达到7500万,这样规模的机构作为董事长的邵博士2012年只登门视察一次。授权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再举个例子,在集团我作为技术总监签字额度是100万,项目主持人的签字额度是5万。国内90%的签单都是5万以下,95%的签单额度是100万以下,也就是说95%的单子都不需要经过邵博士。听说很多省级研究所所长的签字额度还不到5万块钱,大北农的高度授权可见一斑。

“第二,大北农管理体制奉行不管就是最好的管。我们不会干涉员工每天具体的工作是做什么,作为领导者关键要精确定位,我给你定位一个项目,你就围绕这个去干。实施过程靠着一整套管理机制和大北农的文化来约束。你看我们的项目管理表,从立项到获得新兽药证书,整个项目被分解为很多步骤,每个步骤完成时间进度都是在项目制定之初就确定了的。项目主持人在竞聘成功后,他(她)就会拥有该项目的人权、财权、物权,制定整个的项目进展计划,我把握执行进度就行。定期或不定期询问下项目进展,若项目进度严重滞后或发现玩忽职守的现象时,我会及时更换项目主持人。项目进行中我奉行‘有问题找我,没问题的话我就认为一切正常’。这是外企绝没有的宽松环境。”

匠心独运,方寸内显气象万千

环顾赵博士的办公区,室内是各色花草、意趣玩物,屋外是虫鸣鸟叫,绿树茵茵。初见让人神清气爽,再细品就会发觉“玄机重重”。

研发中心院内地面正中间有一个大大的正字,赵亚荣说希望员工“内正五脏(心肝脾肺肾),外正五官”(耳目鼻唇舌),一方面保证身体五脏正气积存,另一方面科研工作者应做到外正五官,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对面墙上一个大大的觉字,他解释说“觉就是觉悟,你每天想干什么,目标是什么,必须心里明确。还要不断反思做的对错,怎么改进”;院子后门由大小两座铁门构成,小门嵌在大门里,大小门均合上时有一个“净”字,一旦小门打开,就剩下一个争字——这就是大北农的核心文化“争第一”……

像这样的巧妙构思还有很多,这个一手由他设计的庭院处处都充满了深意,方寸内显气象万千!

他说“生活里我遇到有意义的事就会用拍照等用各种方式记录下来。我喜欢去发掘生活中的每一种情致,深解义趣。科研工作看似枯燥,但是我以解读它为乐趣的心态去对待,科研就变成了一种享受。”

他喜欢喝茶,办公室内陈设着专业的茶具,他说“茶能让我冷静、平静地对待工作中的种种纷扰。此外,茶和对茶文化的解读更是我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

谈到未来规划,他坦然地说:“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做好当前的每一件事,落实计划,稳步推进,希望成绩一年比一年好!佛教里有2句话:口念佗佛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这就是要求我们要活在当下,要有实干精神!”

写在后面:这个在企业里实现自我价值,尝到了甜头的前辈,颠覆传统思维,他甚至还在动员女儿从新华通讯社辞职投身农牧企业。交谈的2个多小时里,他时不时夹杂两句非常标准的英文,国际风范十足。采访的过程中他将回答要点在小题板上写下来,方便我更有条理地记录,态度严谨可见一斑。

改革开放30多年,他的经历折射出我国农牧业在这个时代发展的缩影,历史在推进的过程中在他身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就是这样一个年过五旬的博士,想要抓住生命的最后一段黄金时光去为行业、为社会、为国家创造价值,打造自己的专属精彩生活!在中国农业利好的大环境下,他充满了干劲儿!他说“在大北农我不存在退休,要一直干下去,直到没有呼吸为止。”

猜你喜欢
大北
大北农集团
三次创业,大有可为!大北农广东水产霸气揭牌,大步跨向水产饲料新时代
大北农:张立忠改任副董事长,谈松林任总裁
大北农科技高达1000万重奖农业科技创新
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吹泡泡
黑龙江职业学院农牧工程学院“大北农”订单班开班
大北农60万头生态猪养殖项目落户乾安
助推农业科技创新 铸就科技奖励品牌——“第九届大北农科技奖新闻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助推农业科技创新 铸就科技奖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