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田杂草的发生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2013-10-24 06:26陈庆华周小刚郑仕军罗春花唐裕智张建军朱建义
杂草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耕作稻草四川省

陈庆华, 周小刚, 郑仕军, 罗春花, 唐裕智, 张建军, 高 菡, 朱建义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66; 2.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66;3.四川省青神县植保站,四川眉山 612400)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田杂草的发生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陈庆华1,2, 周小刚1,2, 郑仕军3, 罗春花3, 唐裕智3, 张建军3, 高 菡1,2, 朱建义1,2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66; 2.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66;3.四川省青神县植保站,四川眉山 612400)

探讨四川省小麦田免耕不覆盖稻草、免耕覆盖稻草、翻耕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杂草发生规律以及小麦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免耕处理可减少杂草的发生,免耕加5 000 kg/hm2稻草覆盖量可有效控制小麦田杂草的发生;免耕不覆盖稻草和翻耕处理在小麦播后2周左右杂草有1个出苗高峰,因此应在小麦播种后第2周对杂草进行化学防除。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杂草为禾本科杂草和繁缕;覆盖稻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麦出苗后的生长,产量也较未覆盖处理和翻耕处理高。

小麦;免耕;覆盖稻草;翻耕;杂草;产量

四川省小麦常年播种面积约133.33 hm2,总产量约550万~600万t。四川省小麦的耕作方式主要包括免耕不覆盖稻草、免耕覆盖稻草、翻耕几种。免耕和稻草覆盖耕作方式是目前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的一种栽培技术。杂草历来是免耕耕作方式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1],免耕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农田杂草的控制程度[2]。有学者认为,秸秆覆盖可减少杂草的发生[3-5]。还有学者认为,免耕会增加农田杂草数量,导致杂草发育参差不齐,增加防除难度,杂草群落演替加快,恶性杂草发生趋于严重[6-7]。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四川省8月下旬至9月上旬收获水稻,10月末至11月初播种小麦,中间间隔时间过长,田间杂草大量滋生,所以农民习惯采用灭生性除草剂或翻耕清田。本研究探讨四川省小麦田免耕不覆盖稻草、免耕覆盖稻草、翻耕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杂草发生规律以及小麦生长差异,旨在为选择合适的耕作方式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1—2013年在四川省青神县黑龙镇高墩村进行,土壤为壤土,田间管理一致,杂草发生均匀。分免耕不覆盖稻草、免耕覆盖稻草、翻耕3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小区规格5 m×6 m,共12个小区。播种前按试验设计先翻耕,播前1周按当地常规播种,施1次20%百草枯水剂 3 750 mL/hm2,清除田内杂草;于同年11月初播种,小麦品种为川麦37,播种规格为18万株/hm2,采用杀菌剂和杀鼠剂拌种。稻草覆盖区按稻草产量全部还田,还田量为5 000 kg/hm2,均匀覆盖。

1.2 方法

小麦播种后每小区采用对角线五点法定点,每点0.25 m2,每隔1周分草种调查点内残留杂草株数。每次调查后将点内已出苗的杂草连根拔除。播种后8周每处理分别取1 m2,统计杂草株数并称量杂草地上部鲜重。采用DPS软件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

小麦播后生长初期调查小麦的出苗率和株高,生长中期调查小麦株高和分蘖,收获期考察小麦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耕作方式下杂草的发生情况

2.1.1 杂草种类及数量 由图1可知,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田的主要杂草有5科7种,即棒头草、看麦娘、繁缕、通泉草、扬子毛茛、印度蔊菜、碎米荠。不同耕作方式下杂草种类基本相同。翻耕处理下杂草数量最多,其次为免耕不覆盖稻草处理,免耕覆盖稻草处理杂草最少。

2.1.2 杂草出苗动态 小麦播种后,杂草开始出土。由图2可知,杂草出苗有2个高峰;小麦播后2周免耕不覆盖稻草处理和翻耕处理杂草有1个出苗高峰,小麦播后3周免耕覆盖稻草处理杂草有1个出苗高峰;小麦播后6周3种耕作方式皆有1个小高峰。播后8周,杂草出苗数量较少,接近于0;春后由于小麦封行,少量杂草出苗,很难构成危害。由于免耕覆盖稻草杂草发生量很小,可不进行化学防除。所以田间杂草化学防除应在小麦播种后2周内进行。

2.2 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田杂草生物量差异

小麦播后8周,对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麦田杂草进行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可见翻耕处理下杂草数量最多,其次为免耕不覆盖稻草处理,免耕覆盖稻草处理为最少;免耕不覆盖稻草处理下优势杂草为禾本科杂草,免耕覆盖稻草处理和翻耕处理下优势杂草为繁缕。由此可知,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杂草为禾本科杂草和繁缕。

2.3 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杂草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3.1 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由表1可知,免耕不覆盖稻草处理小麦株高与翻耕处理处理相当;免耕覆盖稻草处理小麦株高在7周后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表1 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株高Table 1 Plant height of wheat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modes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下表同。

2.3.2 对小麦生长分蘖、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免耕不覆盖稻草处理小麦分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免耕覆盖稻草产量较其他2种处理高。

表2 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分蘖、产量Table 2 Tiller and yield of wheat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modes

3 结论

本研究表明,免耕处理可减少小麦田杂草的发生,免耕加5 000 kg/hm2水稻秸秆覆盖量可有效控制小麦田杂草的发生。小麦播种后2周左右,免耕不覆盖稻草和翻耕处理杂草存在1个出苗高峰;小麦播种后3周,免耕覆盖稻草处理杂草有1个出苗高峰;覆盖稻草处理下杂草较少,不构成危害。因此,应在小麦播种后第2周对小麦田杂草进行化学防除。3种耕作方式下对禾本科杂草和繁缕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覆盖稻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麦出苗后的生长,产量也较未覆盖处理和翻耕处理高,可以推测小麦产量与杂草发生量有关。杂草生长量愈小,产量愈高;生长量愈大,产量愈低。

[1]冯聚凯,崔彦宏,甄 瑞,等. 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177-181.

[2]Tubbs R S,Gallaher R N. Conservation tillage and herbicide management for two peanut cultivars[J]. 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2005,97(2):500-504.

[3]More M J. Effect of cover crop mulches on weed emergence,weed biomass,and soybean (Glycineinfix) development[J]. Weed Technology,1994,8(4):512-518.

[4]马永清,韩庆华. 不同玉米品种对麦秸覆盖引起的生化他感作用的差异性分析[J]. 生态农业研究,1993(4):65-69.

[5]李香菊,王贵启,李秉华,等. 麦秸覆盖与除草剂相结合对免耕玉米田杂草的控制效果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3(增刊):99-102.

[6]马旭明,路战远,张德健,等.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玉米,大豆田间杂草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村牧区机械化,2004(4):6-7.

[7]方日尧,赵慧清,方 娟. 不同保护性耕作下冬小麦田杂草滋生情况调查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5):90-93,104.

EffectsofTillageMethodsonWeedEmergenceandWheatYield

CHEN Qing-hua1,2, ZHOU Xiao-gang1,2, ZHENG Shi-jun3, LUO Chun-hua3, TANG Yu-zhi3, ZHANG Jian-jun3, GAO Han1,2, ZHU Jian-yi1,2

(1.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 610066,China;2.Key Laboratory of Southwest Crop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Ministry of Agriculture,Chengdu 610066,China;3.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of Qingshen County,Qingshen 612400,China)

The effects of three tillage methods on dynamics of weed emergence and wheat yield were studied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bsence of tillage reduced the occurrence of weed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5 000 kg/hm2of straw mulch effective weed control was achieved. Weed emergence peaked at two weeks after sowing both in no-till and tilled fields,which represents the suitable time for chemical weed control. Gramineae and chickweed had the greatest negative impact on wheat growth. Wheat grew much better in fields with straw mulch,and the yield was also much higher than with other treatments.

wheat;no tillage;straw cover;tillage;weed;yield

S451

A

1003-935X(2013)02-0050-03

陈庆华,周小刚,郑仕军,等.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田杂草的发生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 杂草科学,2013,31(2):50-52.

2013-03-14

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优秀论文基金(编号:2011LWJJ-006)。

陈庆华(1976—),女,四川崇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药应用研究工作。E-mail:chenqinghua01@yahoo.com.cn。

猜你喜欢
耕作稻草四川省
稻草熊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
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你为什么抓住“佛系”这根稻草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两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