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伴有脊髓损伤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2013-11-07 02:29崔烨平程毅
河北医药 2013年13期
关键词:根钉后路椎弓

崔烨平 程毅

腰椎骨折发生时对其治疗的方法以手术较受认可,而手术方法的效果除保证有效的改善椎体各项指标外,尽量减小手术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也是重要的评估方面。而临床中前路与后路手术均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且效果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1,2]。

本文就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伴有脊髓损伤腰椎骨折的效果进行观察,并与前路手术患者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进行治疗的不伴有脊髓损伤的腰椎骨折患者27例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前路手术进行治疗的27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1 ±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5 ~6.5 d,平均(3.1 ±0.5)d;其中单节段骨折12例,多节段骨折15例。观察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42±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

1.5 ~7.0 d,平均(3.2 ±0.4)d;其中单节段骨折 13 例,多节段骨折14例。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及骨折节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行全麻后置于俯卧位,然后以后正中切口入路进行减压后,将暴露病灶的上下临近椎体分别以2枚椎弓根钉进行撑开复位处理,然后依次进行后期处理。对照组采用前路减压加椎体钉棒内固定术,选受伤椎体压迫较为严重的一侧作为入路,暴露病灶及减压后,在上下临近椎体处分别以2枚椎弓根钉进行处理,然后依次进行后期处理。比较2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炎性指标、椎体指标。

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炎性指标检测项目包括血清IL-6、hs-CRP及TNF-α,均取患者相应时间段的肘静脉血进行检测,试剂盒为购自上海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人白介素6(IL-6)检测试剂盒、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定量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及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定量检测试剂盒(ELISA);椎体形态的检测指标包括Cobb角、矢状径及伤椎高度,均采用CT扫描仪。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比较 n=27

2.2 2组患者炎性指标和椎体指标比较 术前2组患者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及Cobb角、矢状径、伤椎高度比较(P >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的 Cobb角、矢状径、伤椎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骨折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的骨折类型,其中较多伴有脊髓损伤,临床中对其治疗较为重视,但是对于不伴有脊髓损伤的患者也不应忽视,与腰椎的特殊性有关,应采取有效且安全性较高的方式来进行治疗[3,4],以避免手术对脊髓的不良损伤及影响,同时尽量降低手术对患者炎性状态的影响程度。近年来,临床中对于本病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5],其中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均是临床中应用率较高的手术方式,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各个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争议性[6,7]。尤其对于两者术后的稳定性存在较大的争议,并且对于术后椎体的恢复速度方面的研究结果也不甚一致[8,9],因此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值得进一步进行研究,以为最终的手术方式的选取提供依据。

表2 2组患者炎性指标和椎体指标比较n=27,±s

表2 2组患者炎性指标和椎体指标比较n=27,±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炎性指标IL-6(pg/ml) hs-CRP(mg/L) TNF-α(pg/ml)椎体指标Cobb角(°) 矢状径(%) 伤椎高度(%)对照组术前 22.3 ±2.4 15.6 ±1.9 80 ±8 22.5 ±3.1 53 ±4 46 ±4术后1 个月 15.1±2.0 12.2±1.6 70±7 6.6±1.5 75±5 88±4术后3个月 12.7±1.6 9.1±1.4 60±6 6.0±1.2 78±5 90±4观察组术前 22.3 ±2.4 15.6 ±1.9 80 ±8 22.7 ±2.9 53 ±4 46 ±4术后1个月 11.3±1.8* 10.0±1.5* 61±6* 6.8±1.3 76±5 89 ±4术后3 个月 9.1±1.5* 6.3±1.2* 53±6*6.2 ±1.1 78 ±5 90 ±4

本文中我们就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伴有脊髓损伤腰椎骨折的效果进行观察,并将其综合效果与进行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后路手术患者不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出血量更小及手术时间更短,且其炎性指标变化更小,同时前路与后路手术患者的Cobb角、矢状径及伤椎高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这些充分说明其在有效保证了治疗后的腰椎稳定性的基础上,后路手术更为有效地减小了手术对患者的不良影响,炎性因子指标降低更快,说明其对患者的手术性创伤更小且其恢复速度更快,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在手术过程中对于病灶的暴露更为充分,因此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操作,手术速度更快,故患者机体的应激程度也更为轻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伴有脊髓损伤腰椎骨折的效果较佳,且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更小,其较前路手术的患者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1 汪正节.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950-952.

2 张莹,初同伟,张超,等.一期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观察.重庆医学,2012,41:2038-2040.

3 彭明,曹新峰,彭国栋,等.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影像学与疗效评价.疑难病杂志,2011,10:771-773.

4 宁建,李飞,徐爱飞.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3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040-4041.

5 杨根,梁龙芳,陈国能.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疾患疗效比较.福建医药杂志,2012,34:40-41.

6 Zhao YL,Yang HL,Konrad J,et al.Kyphoplasty does not maintain all restored height postoperatively:a prospective,comparative study.Orthopedics,2010,33:560-560.

7 郑俊中.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66.

8 Shiraki M,Kuroda T,Shiraki Y,et al.Effects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the lumbar spine and prevalent vertebral fractures on the risk of immobility.Osteoporos Int,2010,21:1545-1551.

9 李培春.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临床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39-1540.

猜你喜欢
根钉后路椎弓
局部冷热敷序贯治疗在颈椎后路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后路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