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预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2013-11-07 02:29孟利敏李小倩孟英杰索旺生
河北医药 2013年13期
关键词:心肌细胞冠脉心肌梗死

孟利敏 李小倩 孟英杰 索旺生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是心肌细胞胞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1],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发生不可逆损伤时,迅速释放到血液循环。近年来,H-FABP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一种新的标志蛋白,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而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意义相关研究笔者所见甚少。本研究通过比较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和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H-FABP、肌钙蛋白(cTnI)水平的差异,同时观察二者与预测急性心脏事件的关系,探讨H-FABP对NSTE-ACS患者近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8月10日至2012年6月10日收治的NSTE-ACS患者93例,资料完整者86例,其中男50例,女 36例;年龄 41~68岁,平均年龄(56±12)岁。NSTE-ACS诊断依据:符合2000年ACC/AHA制定的ACS指南[2]中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除外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及经其他检查除外心脏瓣膜病、心肌病以及6个月内有心肌梗死病史者。选择我院同期SAP患者70例,男46例,女24例;年龄38~59岁,平均年龄(53±10)岁。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入选病例均排除:瓣膜病、心肌病、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过去1个月内有过手术史、脑血管意外以及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受检者均从入院即刻抽肘静脉血,进行H-FABP、cTnI的测定。(2)急性心脏等事件记录:入院即刻每例患者均记录胸痛史和心电图变化,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再发、恶性心律失常、脑卒中。(3)随访患者出院30 d,3个月、6个月时的情况(主要以电话、函调问卷形式随访),记录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1.3 标本采集与检测 (1)标本采集:所有患者入院后即刻采集静脉血各1次,血样在常温下放置20 min后离心(3 500 r/min)取血清检测。(2)H-FABP检测方法:H-FABP检测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试剂盒由北京乐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正常范围0~7 ng/L。(3)cTnI检测方法:采用CARDIACREADER分析仪,金标法快速测定,正常值 <0.1 ng/ml。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浆 H-FABP、cTnI水平比较 NSTE-ACS组患者入院时血清H-FABP、cTnI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表12组患者H-FABP、cTnI水平比较ng/ml,±s

表12组患者H-FABP、cTnI水平比较ng/ml,±s

注:与 SAP 组比较,*P <0.01

H-FABP cTnI SAP组(n=70)组别3.4 ±0.6 0.04 ±0.02 NSTE-ACS 组(n=86) 20.6 ±6.4* 3.20 ±1.71*

2.2 NSTE-ACS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 86例NSTE-ACS患者中H-FABP检测阳性64例(A组),阳性率74.4%;阴性22例(B组)。其中 A组患者出现心脏事件28例,发生率为43.2%;B组患者出现心脏事件2例,发生率为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H-FABP患者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2.3 cTnI患者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 86例NSTE-ACS患者中cTnI检测阳性49例(E组),阳性率为57.0%,阴性37例(F组)。其中E组患者出现心脏事件19例,发生率为38.8%;F组出现心脏事件为11例,发生率为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cTnI患者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是心血管急症之一,控制NSTE-ACS患者短期内心脏事件的发生,主要依赖于早期识别和区分危险性,尽早、积极干预。

H-FABP是一种小分子量的心肌特异性胞浆蛋白,其分子量为12~15 kDa[3]。当心肌细胞受损时,H-FABP迅速从心肌细胞释放,并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心肌受损后90 min开始升高,6 h左右达高峰,24 h回到正常范围[4]。非常符合心肌损伤的理想标志物所具有的特征,它的优点是小分子胞浆蛋白,漏出到血液中快,可用于早期评价心肌损害的程度。有研究表明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方面优于cTnI和CK-MB[5]。

cTnI是目前公认的一种反应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具有心脏特异性,但有研究表明,cTnI升高不仅代表心肌损伤的标志,除急性心肌梗死外,急、慢性心力衰竭、肺栓塞、心肌炎、肾病等均可引起cTnI释放[6]。因为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细胞死亡或凋亡均会导致心肌细胞进行性丧失,从而引起cTnI升高。因此需要寻找更具心脏特异性与敏感性的标志物。

本研究结果显示,NSTE-ACS组患者入院时血清H-FABP、cTnI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 <0.01),H-FABP阳性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提示H-FABP对于早期诊断NSTE-ACS具有重要价值,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潜在的心脏事件发生可能。研究中H-FABP阳性组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cTnI阳性组(P<0.05),表明与传统的心肌标志物相比,H-FABP在识别高危NSTE-ACS患者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将来可望作为预后的灵敏指标。

Alhadi等[7]报道,H-FABP 在胸痛 2~3 h后浓度开始升高。且H-FABP升高的程度与心肌损伤的数目有关[8]。有研究认为,血浆中H-FABP释放水平可反映心肌细胞早期损伤的程度[9]。本研究观察期内H-FABP异常组有43.8%发生心脏意外事件,H-FABP正常组仅有9.1%,说明H-FABP定量测定对NSTE-ACS患者的预后有判断价值。有利于临床医生对其进行重点监护,采取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对改善患者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血清H-FABP检测对于NSTE-ACS患者较其他心肌酶检测可能会更具有优势,诊断更为敏感,特异性更高,准确率高。并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1 Hastings GS.Angiographic localization and transcatheter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Radiogmphics,2000,20:1160-1168.

2 Raju GS,Gerson L.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medical position statement: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occult and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astroenterology,2000,118:197-201.

3 李晓燕.7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心脏型脂肪酸蛋白的检测及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7.

4 王联霞,姜领.心肌肌钙蛋白的测定确定心肌损伤的标志.中外医学研究,2010,8:147.

5 陈可,王春明,刘海波,等.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065-3066.

6 Martins JT,Lio DJ,Basrin LB,et al.Comparison of cardiac troponin I and lactate dehydrogenate isoenzymes for the late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jury.Am J Clin Pathol,1996,106:705-708.

7 Alhadi HA,Fox KA.Do we need additional markers of myocyte necrosis:the potential value of heart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QJM,2004,97:187-198.

8 Sohmiya K,Tanaka T,Tsuji R,et al.Plasma and urinary heart-type cytoplasma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in coronary occlusion and reperfusi on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 model.J Mol Cell Cardiol,1993,25:1413-1426.

9 Martins JT,Li DJ,Baskin LB,et al.Comparison of cardiac roponin I and lactate dehydrogenate isoenzymes for the late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jury.Am J Clin Pathol,1996,106:705-708.

猜你喜欢
心肌细胞冠脉心肌梗死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肌细胞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