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2013-11-14 08:45
全国商情·分销时代 2013年9期
关键词:罗某求职者受害人

延续上期话题,传销案件的欺骗形式除了常见的电子商务、求职陷阱等,“微信摇一摇”、“谈恋爱”等也越来越风行。更有甚者,通过深陷传销窝点的谎言向家中骗取金钱,在让人无奈笑之的同时也让人更加沉思。

摇一摇

近日,自称经营“E科士威”电子商务平台的“TET广州战狼团队”17名传销骨干被惠州警方一举擒获。其中的受害人之一小李是一名应届毕业生,与其他90后年轻人一样,她热衷于通过微信、QQ与朋友聊天。而她的“中招”之旅也可以概括为:微信交流-参观公司-交加盟费-开会取经-玩自驾游等。

今年6月,小李到惠州旅游。期间,一个微信名为梁雪的女孩,通过微信“摇一摇”将她加为好友。交谈过程中,梁雪不断介绍公司情况,吸引急于找工作的小李。同时,又通过照片、微信群聊、参观实体店等方式打消小李疑虑,成功“说服”其以4600元加盟公司。据悉,此案受害人多为90后年轻人,传销分子往往通过微信摇一摇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步步深入将其骗入组织。

电贸通

近期,深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局成功侦破“电贸通”特大网络传销案,并将其骨干依法刑事拘留。

据悉,电贸通的全称为“电子商务贸易通路”,是一个盘踞在广东地区的特大网络传销组织。自2009年以来,以郭某、崔某为首的传销团伙先后以“数据柜”、“商户宝”、“认证通”等传销项目在全国从事传销活动。电贸通只是该组织多次被查处后,又精心设计的一个传销“游戏”,它不仅披上了“电子商务”、“网络购销”的外衣,还利用“分销”、“直销”等概念混淆群众的视听,并以高额的回报吸引会员加入,以各类“奖金制度”刺激加入者发展下线。据初步统计,到2013年8月20日“电贸通”被彻底查处时,该组织发展的下线会员超过21万。

“传销妻”

几十万打水漂,丈夫砍死传销妻,随后自尽,被抢救后脱险。据了解,罗某是广东蕉岭县人,妻子杜某是福建龙岩人。罗某交代,杜某2011年到合肥,先后跟他要了40多万元用于“投资”,但是一年过去,颗粒无收。2012年,罗某来到合肥,发现杜某并非真的投资了项目,而是陷入传销之中。几十万元砸进传销,罗某估计是血本无归,但此后,杜某不听他劝阻,又相继投入20万元。

传销的“黑洞”没有底,20万元丢进去,没有激起“传销发财梦”的水花,却激起了夫妻二人的矛盾。2013年7月27日晚,罗某夫妻俩已经身无分文,罗某劝妻子收手回老家,但是杜某不听,并打电话继续借钱,罗某前去阻拦,二人因此发生争吵。争吵中,罗某怒不可遏,拿菜刀砍死妻子,随后自杀未遂。

“谈恋爱”

近日,余姚警方捣毁了藏匿于通用厂宿舍内的一传销团伙。这个组织主要以“谈恋爱”的名义,通过QQ、微信等拉人入会。而90后年轻人生活在网络时代,对网恋接受度比较高,加上涉世未深,成为主要受害人。他们被传销组织骗至“魔窟”后,实行集中居住和管理,往往由四五名传销人员轮流看守,扣留财物、证件、通讯工具,采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实施控制。与此同时,“主任”、“讲师”利用这些受害人“一夜暴富”的心理,通过上课、演讲、心得交流等手段,不断迷惑受害人,使其经历从被动传销到主动传销的过程。

求职陷阱

据《苹果日报》报道,求职陷阱中,常见诈骗求职者的手法之一,就是诱使被害人加入传销,以高薪厚佣为饵,或以受训为名,将求职者当成下线推销商品。“刑事局”曾侦破一起生前契约诈骗案,当时一名被害女子只是应征会计,却在诈骗集团怂恿下,一口气刷卡27万元(约人民币5.53万元)买生前契约,因迟迟等不到升为“正式员工”,才发现上当受骗。

警方表示,传销诈骗手法主要以绩效奖金及分红制度为幌子,实则以“老鼠会”方式传销商品,让求职者为求业绩自掏腰包、或找亲朋好友赞助,趁机诈骗钱财与劳力。求职者如果发现公司长期刊登征人广告,工作内容模糊不清,就要小心,更不要在应征当天轻易购买有形或无形商品,也不要随意签署任何文件和契约,对于要求招收会员的工作,更是要谨慎待之。

传销“乌龙”

近日,远在浙江杭州的黄雅萍女士找到邗江警方称,其子缪聪在QQ上留言,告诉家人自己深陷传销窝点,要求汇2万元赎人。之后,黄雅萍不断接到对方的恐吓短信,称如不及时交钱,“对方就要砍儿子一条胳膊或是腿。”

邗江警方让黄雅萍与其子短信联系,称家里正在筹钱,让对方宽容几日。为让对方看到诚意,黄雅萍还在其子提供的卡号上先打了2000元。不到两个小时,对方取走1500元,民警立刻调取银行的监控录像,取款的男子竟是缪聪。最终,民警在一家网吧找到他。

据了解,33岁的缪聪两年前因拒绝家里人介绍的对象而出走,在外打工,今年5月辞职后,因缺少生活来源,便编造了被困传销窝点的谎言向母亲要钱。

注:点击量单位(次)

虽是“老生常谈”,小编还要再次提醒社会公众:切莫贪图小便宜、相信“一夜暴富”;在利用新型通讯工具时,一定要注重保护隐私,同时谨防“谄媚殷勤者”;一旦陷入传销,应想办法及早脱身,杜绝由“被传销”到“主动传销”的转变,以免落到家破人亡的惨痛局面。

猜你喜欢
罗某求职者受害人
高铁霸坐被报道, 他把央视告了
关注那些特别的学生
无限追踪
找工作
新加坡求职者最会美化简历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家庭暴力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没有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部分,受害人能否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问责乏力冤案变悬案?
偷手机被发现 挥注射器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