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互联网组织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互联网治理全球化和平等参与

2013-11-16 06:52
中国教育网络 2013年11期

本刊讯 近日,全球负责协调互联网技术基础设施与技术标准化的国际组织领导人在乌拉圭蒙得维的亚(Montevideo, Uruguay)举行会议,共同研讨影响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共同签署了关于未来互联网合作的蒙得维的亚声明(Montevideo Statement on the Future of Internet Cooperation)。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体系结构委员会(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和国际互联网学会(Internet Society)均参与了声明的发布,声明表示互联网组织应该加速互联网域名功能的“全球化”,这些传统上是由美国政府负责监管。互联网治理应该发展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各国政府,都平等地参与进来。

具体如下:

1. 声明强调了全球互联网一致运营的重要性,并警告应反对互联网在国家层面上出现的分离化。他们对近期普遍出现的监督和管制对全球互联网用户的信任和信心的践踏表示由衷的担忧。

2. 声明确认需要继续应对互联网治理的挑战,并同意促进社群的共同努力来进一步推进全球多利益主体互联网合作的演进。

3. 声明号召加快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和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IANA)的国际化进程,将其建设成为所有利益主体,包括各国政府,均能平等参与的平台。

4. 声明还号召将向IPv6的转型设为全球首要任务。特别地,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必须能够同时提供适用于IPv4和IPv6服务的内容,从而使得这些内容能够在全球互联网的范围内得到访问。

参与《蒙得维的亚声明》的主要领导人

Adiel A. Akplogan ,非洲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friNIC)首席执行官

John Curran,美国互联网号码注册局(ARIN)首席执行官

Paul Wilson,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总干事

Russ Housley,互联网架构委员会(IAB)主席

Fadi Chehad,互联网名称和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ari Arkko,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主席

Lynn St. Amour,互联网协会(ISO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Raúl Echeber rí a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互联网地址注册局(LACNIC)首席执行官

Axel Pawlik,欧洲网络协调中心(RIPE NCC)总经理

Jeff Jaffe,万维网联盟(W3C)首席执行官

“开放资源数据库”帮助追踪国家教育发展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新版“开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OpenEMIS)”。此软件包为各国提供服务,无任何使用条件和限制。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发布的消息称,开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OpenEMIS系统可以在电脑、网页或移动设备上离线运行,有助于收集、处理、分析教育系统数据并支持数据的分发。此工具可方便、快捷地满足国家和地区层面的信息制作者和使用者的需求。

它可以管理的信息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学生入学数据、教师、教工、班级、教科书、基础建设、资金和学习成果等。为满足不同国家要求,该系统可以处理学生、教师和教工的个体和大范围数据库。同时与联合国采用的数据库系统DevInfo无缝整合,此系统适用于全球各国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和其他国家优先目标上的进展情况。

OpenEMIS项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并由一支强有力的技术团队支持,在项目实施的各个方面为各国提供支持和帮助服务。它鼓励国家级的教育能力建设,并致力于帮助各个国家提升使用此工具的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社区系统基金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协助技术转换和EMIS传播策略、能力建设和技术支持。

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推出

近日,清华大学打造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MOOC,

中文简称“慕课”)“学堂在线”(www.xuetangx.com)正式开放,

这是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7门课已陆续上线。未来,该平台仍将不断上线国内外名校课程,在“网上学堂”,学习者可以修习多所名校的学分,高中生也可以借此先修大学学分。“学堂在线”由清华大学的技术团队历时四个月研发而成,它采用了一部分edX的开放源代码,与edX功能类似,支持在线播放课程视频、网上讨论、在线答疑等,是全球首个中文版MOOC平台,主要面向全球华人以及希望以中文为载体学习的人们。

复旦大学开发利用LED灯光无线上网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创新研究,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国际前沿通讯技术在实验室成功实现。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的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最高速率可达3.25G,平均上网速率达到150M,堪称世界最快的“灯光上网”。在国内LED光源正在大规模取代传统白炽灯。只要在任何不起眼的LED灯泡中增加一个微芯片,便可让灯泡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但此项技术目前仍有其局限性,例如若灯光被阻挡,网络信号将被切断等。它并不是Wi-Fi的竞争对手,而是一种相互补充,有助于释放频谱空间,能否产生杀手级的应用,还依赖人们无限的想象力。据悉,10台该样机将亮相2013年上海工博会。

七所高校将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试点

教育部日前在京召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启动部署会,决定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7所高校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杜玉波强调,在改革导向上,要努力实现从单向改革向综合改革、从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从一般性改革向更加注重体制机制改革的转变。在改革内容上,要围绕创新队伍建设方式,培育网络名编名师;围绕创新组织机构设置,开办网络名站名栏;围绕创新激励评价机制,发表评选网络名篇名作。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专职队伍和兼职队伍、网络文化建设与相关学科建设的关系。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宁举行

10月19日,2013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出席开幕式。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旨在以信息化为着力点,推动职业院校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本届大赛为期三天,共收到参赛作品667件,其中382件作品入围决赛,参赛教师达1168人,来自37个代表队,首次实现了省级单位的全覆盖。

天津大学“学术发现系统”为科研保驾护航

日前,天津大学图书馆与企业合作推出“学术发现系统”,为高校师生提供“一站式”中文学术文献资源的统一检索服务,服务内容涵盖学校购买的纸质、电子版本的书、报、刊、标准、专利、论文、视频等各种载体。基于此,天津大学师生在图书馆数据库中搜索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海量学术资料时,不仅能获得“学术分析员”提供的知识点关联图、相关论文被引用次数、学术发展趋势曲线等“情报”,还能扫描二维码将需要的信息收集到手机中,并能从更多的途径共享其他院校的文献信息资源。

“科学家自己是否能带头进行信息共享,首先把本单位的资源整理出来给别人用?光共享别人的资源,不共享自己的资源,这是不行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源学家、农业与资源环境信息工程学科带头人之一孙九林在“第三届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上,针对当前科研信息化领域普遍存在的共享难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应打破封建小农的思想意识,建立机制,对于国家和政府部门投资所产生的科研数据资源,加快推进 “公有、共建、共享”。

“中国大学教学存在着三大问题:优质教学资源稀缺、师生互动交流少、传统应试教育模式抑制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随着MOOC浪潮的到来,高校学生对课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及其教师须转变观念,积极应对当前中国大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市高校课程中心质量保障委员会主任陆昉在“中国式MOOC长三角论坛”的报告中指出。

“中国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与标准TD-LTE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扩大规模试验的用户体验非常好,政策领域的商务准备工作全面开展。除了促进TD-LTE持续发展,工信部还面向2020年开展5G技术研究工作。”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巡视员代晓慧在“2013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发展论坛”上表示。

“现在许多大学在考虑接受和推进在线课程,许多跨国公司也在考虑认可MOOC的证书,学分和证书认证成为MOOC面临的重大挑战。此外,MOOC在中国落地开花必须配备相应的中文课,当前虽然有人自愿无偿地为一些课程配备中文字幕,但是质量和规范均缺乏保证。大学有必要发展中文MOOC,以优质的课程吸引学生注册,使自身成为未来大学的一员。”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过敏意在“第十六届全国高校计算机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上谈到。

8.5亿

工信部近期发布《信息化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7亿户,其中光纤入户超过7000万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和4Mbps。3G网络基本覆盖城乡,用户数超过4.5亿。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实现规模商用。互联网网民超过8.5亿人。

2.35小时

美国数字媒体与数字营销研究公司eMarketer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成年人每天花在使用移动设备非语音交流功能上的时间平均为2.35小时,其中28.4%的时间支出在社交网络上,其余的时间则花在电子邮件、发短信、使用地图、购物、浏览新闻和其他活动上。

65.1Mbps

中国香港继续成为全球网络速度最快的地区,网络连接峰值平均速度达到65.1Mbps,而韩国则以53.3Mbps 的峰值速度屈居世界第二。全球网络宽带平均速度明显不高,只有 3.3Mbps,不过相比2012年同期增长了 5.2%,而全球峰值网络连接平均速度上升了 0.1%达到 18.9 Mbps。

100Gbps

以德国科学家Ingmar Kallfass教授为首的Millilink项目小组,在最近的现场实验中创造了100Gbit/s的新无线通信世界记录。以这样的速度,可以轻松地在数秒之内传输蓝光高清视频,这将可能开启人类全无线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