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国产纪录片“逆袭”成功因素探讨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2013-11-21 17:11吴梦舟
剧影月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舌尖纪录片

■吴梦舟

新型国产纪录片“逆袭”成功因素探讨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吴梦舟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逆袭传统国产纪录片形式,高分辨率的跟踪拍摄并注入真情实感流露,从食物采集、美食加工到最后舌尖上美味的展现,深度挖掘大中国美食文化背后的艺术,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知传统文化和社会变迁,体会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本文从选题角度、艺术表现手法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剖析了其成功原因。

饮食文化 艺术表现 归属感

有力量的纪录片一定触人心弦,《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反传统纪录片形式的佳作,在2012年声名大噪。本片以“美食”这一接地气的命题作为切入点,从食物采集、美食加工到最后舌尖上美味的展现,无一不超越了传统纪录片对静止、物化题材作品的表达,重视对美食制作过程的描摹,美食由物质实体上升到意向符号,承载了情感表达、文化诉求,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知传统文化和社会变迁,体会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该片收视率自第一集开始直线飙升,平均收视率达到了0.5%,最高收视率达到了0.55%,赶超很多黄金档电视剧。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在2012年中国纪录片年会上这样描述:“纪录片让许多年轻人重回电视机前,我们正在改变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究竟是哪些因素的积淀,成就了这部充满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标记的佳作呢?宏大叙事软着陆、艺术表现的润饰、个性情感叙事的叠加,可以用“时”“诗”“情”三个关键字来概括。

“时”——选题和角度与时代接轨

时机对于事件的成败往往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传播活动中尤为明显。传播学家卡茨提出媒介“使用与满足的模式”①,“具有社会和心理根源的需求,引起期望,即大众媒介和其它信源,它导致媒介披露的不同形式(或从事其它活动),结果是需求的满足,和其它或许大都是无意的结果。”近几年恰逢食品产业信任危机,媒体不断爆出骇人听闻的塑化剂、添加剂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报道。正是受众渴求传统文化正能量指引的时候,《舌尖上的中国》应运而生,与时俱进。该片的选材角度——美食,更是触动了当代人敏感的神经。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美食与当下的社会发展贴合度极高,当下的经济条件下,大多数人们不再局限于填饱肚子满足温饱,而是追求一种更高水平的餐饮享受。食物是符号,更是一种民族记忆。正如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艺术一样,饮食也是人类共同的渴求和共同的话题。这种饮食文化超越意识形态的鸿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从饮食文化这个小切口以窥东方,较之以前的纪录片,《舌尖》无疑是宏大主题的软着陆,也是文化软实力的创新型探索。总导演说“这是一部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的片子”。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许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食物播种、制造者都被隐藏在镜头之外。城市消费文化和民间本土文化断层让很多人忽略对制造者的关注。一般的美食节目,多以地区特色美食为切入点,对各地琳琅满目数不胜数的美食一一枚举却常会陷入冗长累赘的阐释性纪录片怪圈,长此以往便失去观赏价值。“我特别讨厌的美食家就是不停给你纠错,我觉得最牛的美食家都是乱切菜,乱炒菜,都活在性情里;喜欢音乐和喜欢吃是一样的,只要有兴趣就好”,这是本片制片人陈晓卿对于影片最终呈现的形式一种概括。将每一节的主题片段故事化,串联起各地风味美食。以传统解说为主,辅以画面和对人物的采访,十分具有真实感和现场感,体现了地域的差异性和共存性,一改以往纪录片宏观的叙述角度,具象生动地展现了劳动人民智慧的无穷和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

“诗”——诗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好的纪录片是“打造自然的锤子”,也是“关照自然的镜子”,这就是本片第三大法宝——诗化的艺术表现方式:融艺术感和设计感为一体。

艺术感是被动的,因为人之所以有艺术感受往往是受到外界某一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在技术层面来说,即减小镜头带给被摄主体的影响,要求编导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观望并如实记录,尽量完整真实地表现人物与事件的本来面目。片中的酱排骨、水煮鱼、兰州拉面、米皮螺蛳粉等五花八门的美食,在高清镜头下纷纷披上完美色泽,仿佛一件件艺术品。“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渔船里几天没有收获的渔民失望的眼神;年过古稀的老人在凛冽的冬天早起捕鱼艰难地操作着冰冷的工具。采摘莲藕的工人说看到市面上的藕都有了一种亲切感,很是期待是否从自己手中挖出的那一节,采摘莲藕的工人渴望卖价上涨的小小心思和满身污泥的咧嘴微笑,比多少煽情的节粮宣传都更加让人深深信服。观众从而多了一份对劳动者生活艰辛的理解。鲜活的镜头语言带给了受众更为细腻的感官享受,旁观式拍摄还原了制作现场细致入微的每一步,真正做到了屏幕内外“感同深身受”,完成了艺术性的表达。

“‘直接电影’的艺术家扮演的是不介入的旁观者角色,‘真实电影’的艺术家担任了挑动者的任务。”②参与式记录,就是拍摄者参与到所记录的事实当中,摄影机和被纪录对象之间形成一种亲密的关系,发掘事件的真实面貌,推动事件的进程,编导就扮演了“挑动者”的角色。为了对主题的烘托,甚至一些镜头免不了有“摆拍”之嫌,对海量素材筛选式的攫取,陕北的饽饽商贩、查干湖的捕鱼老者、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有选择地挑出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跟拍记录,很好地体现了该学派创始人格里尔逊所说的“对真实材料进行有创意的处理”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将劳动人民质朴勤劳的个性特征描摹出来。

“情”——“求同”的归属感和民族向心力

本片带我们重温了亲情,这种厚重绵长的感情,含蓄内敛,几经回味不会变色。如今科技发展,传统手工制作的食品越来越罕见,工业化流水线打磨出来千篇一律冷冰冰的真空包装、冷藏食物,早已失去了食物本真的味道。陕北的黄馍馍在老人麻利的手活面前被塑造成不同的形状,卖到集市上时似乎还留着余温,融合着那片土地赋予它特有的味道。他用手的温度呵护着传统食物的生命力,让传统美食得以代代绵延。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身体里的味道是永远都不会改变,那是家里的味道,团圆的味道,在我们的身体里流动,父辈们把这种思念和团圆的味道传承给我们,我们也将把这种味道传承给我们的后代,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永远不会改变的念想,家,对我们来说是无比的重要,团圆对我们来说是无比的喜悦。”解说词说得多好。中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群体,每年重复着家人围炉吃饺子的习惯,没有对味觉过分的溢美,出锅的饺子蒸汽腾腾,镜头前的人幸福地笑着。难怪有网友说:“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润物细无声的感情传递将传统文化、饮食文化融入一代代人的成长和记忆中,见证每一个家庭,见证了一个国家的起伏、传承和发展。

地域文化、味觉审美不同,让美食成了一种传播介质。制片人陈晓卿曾说,“这部片子是我们把所有的日常生活都仪式化,观众看后再看看我们平时的生活,发现它是那么的庄严。”放大了“仪式感”让大陆同胞港澳侨胞以及海内外华人都找到了一种“求同”的归属感。

结论

无论是题材选取的角度、艺术手法的修饰、还是承载的民族情感,这些都成为这部新型美食纪录片秒杀以往宏大叙事的纪录片而广受好评的利器。共性个性兼具的题材,真情实感的讲述,画面精美的构造,这才是新型纪录片立足的根本。“时”机成就、“诗”艺兼具、“情”系文化,这样既符合时代旋律又运用电视艺术技巧,再加之情感的承载,开启了这部新型纪录片完美“逆袭”的新时代!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注释: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瑞典)斯文·温德尔(Sven Windahl)著.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第2版)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②(《世界纪录电影史》[美]埃里克·巴尔诺)

猜你喜欢
舌尖上的中国舌尖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任长箴:我的情怀主义专访《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