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铅丹硅系药头敏化剂的实验探究

2013-11-22 02:01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敏化剂感度火药

朱 胤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 淮南232001)

1 引言

电引火元件一般由脚线、封口塞、桥丝、引火药等组成,引火药一般涂在金属桥丝周围,是由氧化剂、可燃物及敏化剂混合组成。引火药的作用是把需要点燃的起爆药或延期药加热到发火点,输出火焰冲能,从而进一步引爆雷管。所以引火药的优劣性会直接影响电雷管产品的发火可靠性和一致性。因此,对于药头药剂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发火点低、点火能力强、化学安定性好、热感度适当、导热及热容性小、机械感度较低[1]。国内厂家也在注意改进生产技术,过去由于我国采用弹性电引火药头,引火药头的制造一般采用人工涂抹蘸药,现在随着弹性药头逐步被刚性药头取代,改采用药盘蘸药,一次性可以达到2 000到3 000发的完成量,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更能保证药头的一致性好,确保了雷管的发火可靠性。

不同系列的引火药剂制成的引火药头的电热感度、防潮性能和燃烧性能是不同的。过去我国使用的引火药剂以KClO3-C系为主,但是由于KClO3的机械感度较高,碳容易吸潮,对生产的桥丝和脚线腐蚀性比较大。所以,我国各厂针对引火药头的配方加以改进,引进铅丹-硅系引火药,由于其药头性能优良,发火同步性好,秒量精度高,安全可靠,与脚线、桥丝的相容性较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药头的安全性和长期贮存性。

引火药头的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了保证药头能够充分、快速燃烧,因此加入敏化剂。过去经常使用的敏化剂是DDNP,在混制药剂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气泡,须不断加水防止因气泡的存在使药剂变干,但加水过多后易导致干燥后的药头气孔多、易与桥丝脱落[2]。同时,生产DDNP的过程会产生大量废水,成分复杂,难以处理。而苦味酸钾火焰感度很高,其他感度均很低,燃烧稳定,耐热性能好,能与相关材料相容,美国除了把苦味酸钾作点火药和延期药,还把它与许多炸药(如太安、奥克托今、HNS、PYX)混合在各种雷管和延期元件中[3]。本文通过对比DDNP-铅丹-硅系电引火药头和苦味酸钾-铅丹-硅系电引火药头,探究作为敏化剂,苦味酸钾和DDNP的性能。

2 实验及分析

2.1 实验配方确定

据[4]资料介绍,在硅含量为20%以上时,铅丹与硅反应热量曲线变为水平,说明燃速达到最大,故铅丹-硅的基比为5∶1。铅丹-硅系混合物热感度低,需要加入敏化剂来提高。但是,敏化剂加多了,在提高热感度的同时却容易因为摩擦、意外撞击起火;敏化剂加少了,又会导致引火药头电发火参数不合格,所以根据零氧平衡综合起来,经过多次反复试验,确定了DDNP∶铅丹∶硅=1.5∶5∶1和苦味酸钾∶铅丹∶硅=6∶5∶1的配比,经过称量、混合,加入10%的粘结剂聚氯乙烯进行搅拌,最后得到引火药。

2.2 性能测试与实验

2.2.1 机械感度

分别取DDNP-铅丹-硅和苦味酸钾-铅丹-硅两种引火药各0.02g,用立式落锤仪和摩擦摆分别进行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的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引火药机械感度

表1的数据说明,苦味酸钾的撞击和摩擦感度远远低于DDNP,相当于猛炸药,在使用配药、加工制造、存储运输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2.2.2 发火性能

用DDNP-铅丹-硅和苦味酸钾-铅丹-硅引火药进行抹药、涂漆,干燥,分别制得刚性引火药头,各取30发,使用电雷管参数测试仪进行电发火参数测试的实验,分别测得单发发火电流,安全电流,发火冲能和串联准爆电流,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两种药头电发火参数

表2的数据说明,DDNP-铅丹-硅引火药头和苦味酸钾-铅丹-硅引火药头的发火电流以及串联准爆电流都相差不大,说明加入苦味酸钾的引火药发火依然可靠,在电流作用下能稳定输出火焰冲能,符合标准。同时,其发火冲量比加入DDNP的引火药小,说明发火更容易,热感度很高;安全电流比加入DDNP的引火药大,说明更加安全可靠,可以抗静电和杂散电流的影响[5]。

2.2.3 发火同步性

按照GB8031要求,测试两种药头装配的5段毫秒电雷管各30发,测得两种药头的延期时间,测试结果见表3。

表3的数据说明,苦味酸钾-铅丹-硅引火药比DDNP-铅丹-硅引火药的极差和标准差小,说明苦味酸钾的发火同步性和发火精度比DDNP还要好,原因[2]是用于引火药的DDNP是由克拉克法制造,带有弱酸性,而铅丹以及其中的主要杂质碳酸盐,硅块在铁质球磨机中粉碎混入的铁屑等都不溶于酸,其中的氢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和铁屑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产生大量气泡,当大量气泡不能及时从表面逸出时,就会出现“发酵”现象,在密闭条件下,气体导致空间压力升高,进而影响压力波动,导致实验结果偏差偏大。

表3 两种药头延期时间

2.2.4 贮存性实验

为了检验药头在潮湿情况下的贮存水平,分别将苦味酸钾-铅丹-硅药头和DDNP-铅丹-硅药头各30发干燥48h后,置于常温下、湿度为80%的室内下一年,然后取出进行对比,结果见表4。

表4 两种药头贮存性能

其中DDNP-铅丹-硅引火药头有6发药头发软,切开后桥丝和脚线上有明显褐色外层和斑点,说明这6发药头已经锈蚀,而且严重影响到了发火性能。这是由于针状小结晶DDNP是在酸性条件下制成的,在湿态条件下包覆在桥丝和脚线的表面,干燥后依然会缓慢腐蚀桥丝和脚线[6]。而苦味酸钾吸湿量少,吸湿后又达到平衡,不会再增加吸湿量。所以和桥丝及脚线的相容性好,能抵抗潮湿环境下的影响,贮存时间更加持久。

2.3 分析

对比苦味酸钾和DDNP得出苦味酸钾的优势:

2.3.1 发火安全可靠,点火能力强

苦味酸钾引火药在电流作用下能稳定输出火焰冲能,其各项电参数指标均符合国际GB8031《工业雷管》的规定。发火冲能比DDNP小,热感度很高,相当于斯蒂芬酸铅,同时安全电流比DDNP大,更利于抗静电,对比DDNP更加安全、稳定、可靠。

2.3.2 药剂性能稳定,药剂成分之间相容性好

苦味酸钾在弱碱性介质中制得,洗涤后的酸碱值在7.0左右,不像在酸性介质中制得的DDNP会与铅丹、硅铁及其所含的杂质碳酸盐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所以,混药过程中不会出现“发酵”现象,发火精度高,一致性、同步性好,同时制得的药头外观成型好,无气孔、砂眼、歪头等不良表观,降低了早爆、迟爆、瞎火,运输过程中药头脱落、破损等情况的发生。

2.3.3 摩擦、撞击感度低,安全可靠

由于用于引火药的DDNP一般都是克拉克法制得,产品呈针状小结晶,比作为起爆药的DDNP感度还高,而苦味酸钾的机械感度较低,等同于猛炸药[6],所以组成的引火药剂比DDNP-铅丹-硅系更加安全,能够有效防止因为摩擦、意外撞击等造成的发火。

2.3.4 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容易处理

制造1kgDDNP产生的废水250~350 kg,成分复杂,含有爆炸性物质和毒性物质,染色深,若要治理,难度很大,成本很高;而制作苦味酸钾的抽滤和洗涤废水可以循环利用,作为母液还可以继续用来制药,其中不含有毒物质,用活性炭吸附后排放符合环保标准[4]。

通过对比实验,苦味酸钾的摩擦、撞击感度比DDNP低,发火可靠性好,能稳定输出火焰冲能,做出的药头成型性好,发火一致性和同步性好,燃烧精度高,用苦味酸钾生产的引火药与桥丝、脚线的相容性好,同时吸湿性小,容易干燥,干燥后的药头机械强度高,产品性能稳定,能够满足长期贮存的需要,产品性能符合《工业雷管》的要求,废品率低。同时,生产苦味酸钾的废水可以循环利用,也满足了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以大力推广。

[1]谢兴华.起爆器材[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2]廖凯峰.DDNP对铅丹硅系电引火药头的敏化作用[J].煤矿爆破,2008,(1):18-19.

[3]盛涤伦,马风娥.苦味酸钾的合成、性能及其应用[J].含能材料,2004,12(2):93-96.

[4]周光辉.苦味酸钾/铅丹硅系电引火药头的研究[J].煤矿爆破,2012,(4):13-16.

[5]谢斌.铅丹-硅系电引火药头的研究[J].爆破器材,2009,38(4):21-24.

[6]韦爱勇,王成端,肖正学,白红杰.用苦味酸钾制造电引火元件[J].爆破,2006,23(3):89-92.

猜你喜欢
敏化剂感度火药
神奇的火药
火药的来历
“火药弟弟”
不同π链的芳胺类敏化剂性质的理论研究
含三氟甲基苯受体的染料敏化剂的合成及性能
新型染料敏化剂三苯基咪唑丙烯酸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
不同敏化方式的乳化炸药水下爆炸能量测试
高感度活性稀释剂丙烯酰吗啉的合成研究
FOX-7晶体形貌对感度的影响
多因素预测硝基化合物的撞击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