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现状

2013-11-22 03:57苏小路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9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健康状况因子

苏小路

【摘 要】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现况是开展干预的前提。在我国,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流行率的研究主要还局限于局部地区和个别学校。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现况有更好的认识。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205-0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目前至少有5亿人存在各种精神心理问题,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0%。国家教委于1989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查,其结果显示,大学生患有心理疾病者竟占20.3%。主要表现为意志品质弱、适应力差、缺乏自信、人际关系失调、自我中心严重、心理脆弱等等。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显示,30%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1]。

目前报道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多是用特定心理卫生问题评定量表,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筛查的结果。结果表明,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达8%~30%。不过这些心理卫生问题多半不太严重,可视作一般心理卫生问题。

在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流行率(通常使用“检出率”一词)的研究还局限在局部地区和个别学校。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外显性的心理卫生问题,如攻击、多动、违拗、违纪、网络成瘾等多见于男性青少年;内隐性心理卫生问题,如考试焦虑、社交恐惧、敏感多疑等男女相近或女性高于男性[2]。

一、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现况

2002年11月-2003年4月,全国14个单位协作,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国14个地区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在校中小学生中抽取普通样本10000名。分别采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筛查表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评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同时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学生家庭情况调查,并对所调查内容给以量化。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差异。无锡市、长沙市、温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贵州市、黄山市、河南省、成都市、宜宾市这几个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3]。

周惠清等(2007)为调查分析我国城市中小学生焦虑性情绪倾向的患病率和分布特征,对我国6个省及2个直辖市(吉林省、陕西省、江苏省、福建省、江西省、宁夏省、天津市及重庆市)中51956名中小学生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人群中有26.75%的人有焦虑性情绪倾向。其中男性为21.78%,女性为31.9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成都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23个省市部分重点高中采用结构式问卷,从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学习心理等三个维度评价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而言,重点高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比较高的,如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印象差的只占3.7%,认为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印象差的只占3.0%;相对而言,重点中学生对自己在同学心目的中评价高于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评价,认为自己在同学中印象好的学生达66.0%,高出认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印象好的学生6个百分点。人际关系方面,整体评价较好,但有近一半的学生不愿向别人倾诉自己不愉快的事,社交孤独感在重点高中学生中是比较严重的,经常体验到的比率超过10%,只有不到10%的人从没体验过[5]。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现况

目前进行的调查多采用SCL-90,SCL-90全国大学生常模因子分超过1.7的项目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6]。傅兰英等(2007)随机抽取中部六省6所普通高校2004级19~22岁汉族在校大学生6000人,调查其体质与心理健康现状特征。与全国常模相比,中部普通高校学生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结果除躯体化、强迫、焦虑、偏执因子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值都较低[7]。张敏等(2004)使用SCL-90对军医大学本科生的身心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各项因子≥3分的人数在5.88~17.25%,有3项因子超过10%的划界分,居前的因子依次为强迫、偏执、人际关系敏感;除躯体化、强迫、焦虑、偏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均值都低于全国常模;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各项因子均值都低于地方医科大学均值[8]。

除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调查,各省内也都进行了一些调查。综合河南、安徽、江西、河北、北京、辽宁、山西等各省所做的调查表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是大学生当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9-17]。

三、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

我国高校在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同时,注重面向大学生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卫生普及教育工作,如不少高校通过开设各类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卫生课程、网上心理咨询热线、组织校园心理剧表演、进行拓展训练等形式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卫生普及教育,以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我国高校大多比较重视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预防,不少高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进校后的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发现问题在坚持保密原则的前提下予以心理健康指导,对严重心理障碍者进行必要的危机干预,以维系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力求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消除在萌芽状态,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郭智慧. 综述体育锻炼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职业时空,2007(06).

[2] 陶芳标.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J]. 中国学校卫生,2006(01).

[3] 袁国桢, 程灶火, 杨碧秀. 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 中国临床康复,2006(34).

[4] 周惠清, 李定国, 宋艳艳, et al. 全国城市中小学生焦虑情绪流行病学调查[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11).

[5] 冯文广, 李荃辉, 许若兰, et al. 全国百所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5(15).

[6] 胡启先, 易法建, 毛晋平. 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37-255.

[7] 傅兰英, 朱小平, 赵迪, et al. 中部地区6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52).

[8] 张敏, 常震, 张磊, et al. 军医大学本科生身心健康现状调查结果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1).

[9] 王予东, 贺红梅, 王增珍. 河南省区县高中生心理及行为问题调查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01).

[10] 李慧民, 徐玉芳. 河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2003(10).

[11] 赵勇. 河南省高校636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应付方式[J]. 中国学校卫生,2004(01).

[12] 胡建利, 方益荣, 张金国, et al. 安徽省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6(01).

[13] 彭香萍. 当今高校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辅导策略[J]. 心理科学,2006(01).

[14] 苑高兴. 河北省高校二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07(21).

[15] 王建中, 樊富珉. 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05).

[16] 潘书波. 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J]. 体育与科学,2002(01).

[17] 韩柏, 徐勇. 山西省4所高校本科毕业生个性特征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3(04).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健康状况因子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图的齐次因子分解
巧解难题二则
常见精神心理卫生问题漫谈
高校女大学生的围经期卫生保健
角色认知与心理卫生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