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手板模型工作室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2013-11-26 07:57廖水德
关键词:手板校企中心

李 程 廖水德

图1、研发中心环境

图2、研发中心办公室环境

图3、CNC加工中心

一、跟踪行业发展趋势,改革手板模型课程

1、跟踪工业设计行业发展趋势,确定课程改革方向

手板模型制作是指在产品设计中运用模型验证设计创意和制造工艺是否符合设计师要求的过程性工作,是工业设计专业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随着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以传统手工制作手板模型的方式已不能适应工业设计的发展要求。一些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技术制作模型的公司应运而生,由此产生了新的工作岗位——模型制作师。行业发展的需求催促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变化,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引进CAD/CAM 手板制作技术,改革手板模型课程

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技术和方法进行模型制作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而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仍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手板模型课程的教学,大部分还是运用手工制作或只是计算机模拟,与企业生产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我院从2009年开始探索改革手板模型制作课程,运用现代技术实施手板制作教学改革。2010年引入了专门从事CAD/CAM技术手板模型制作的企业,双方经过了三年的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建设、教学团队组建、实训技能教学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变化,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创造了较好的效益,达到了学校、企业与社会多赢的局面。

二、以校企合作方式共建模型技术研发中心

1、共建以数控加工中心(CNC)为核心的实训硬件环境

2010年2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力智伟业模型制造有限公司双方共同投入价值230万元设备与资金,联合成立了“苏州力智伟业模型技术研发中心”(以后称“研发中心”)。“研发中心”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包括手板模型前期分析、加工中心、表面处理中心三个部门,拥有包括数控加工中心、快速成型机、真空覆膜机、无尘化喷漆房等手板模型加工设备,可同时容纳60名同学进行手板模型制作,如图1-3所示。

2、共建以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相结合的教学师资团队

学院工业设计系选派3名专业教师与3名企业技师共同组建“研发中心”教学与管理团队。研发中心工作的3名教师分别入驻三个主要部门,在三个关键岗位上进行工作与教学,如图4所示。其中1名教师进入统筹部负责模型制作技术与流程的教学工作,并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1名教师进入企业技术重要部门,负责CNC加工中心的教学工作与技能操作实训;1名教师进入模型表面处理部门,负责模型后期处理的专业教学和工件表面加工的技术工作。

图4、校企联合教学团队的组建

图5、手板模型加工流程与手板模型课程计划对应关系

通过3年来的合作与磨合,校企双方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了一支既有较强教学能力,又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队伍。团队除了进行日常的专业教学和技能实训之外,还兼顾了“研发中心”的技术开发与运行管理工作。

3、共建以企业管理和校企例会为主的工作室管理制度

“研发中心”的管理完全以企业运作要求进行,校企双方专兼教师严格按照企业要求进行管理,在完成学校安排的专业教学和技能实训任务之外,与企业员工一起完成企业下达的相关任务。“研发中心”按照企业要求,对所有成员,包括老师与学生实行打卡制考勤,强化管理职能,提高师生的职业要求和能力。这种方法对于老师来说,就是“双打卡制”,除了学院的考勤打卡,进入研发中心需再行考勤打卡。对于入驻“研发中心”的实习生,实行月度总结,及时汇报实习状况。

建立每月的校企例会制度,使“研发中心”的教学与运行工作能够有机结合。“研发中心”的校企双方领导每周一与教学管理团队进行沟通,对每周教学情况与管理状况进行通报。教学与管理团队每月向分管产学合作的院领导进行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在合作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不足。

三、手板模型工作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以CAD/CAM手板模型技术为依据设置课程标准

现代手板模型制作技术(CAD/CAM)给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标准需要重新制定。我们根据手板模型制作技术中对CAD/CAM软件、设备操作、工具使用等要求进行分析,结合艺术设计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与传统的手板模型相比,现代手板模型更强调现代技术运用,对计算机应用要求较高,对不同工具的协同使用要求较高,在这些方面的新的课程标准进行了强化。

2、以手板模型典型工作流程为参照设计教学内容

现代手板模型技术(CAD/CAM)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九道工序,分别为收取图档、前期分析、CNC编程、CNC加工、手工修正、抛光打磨、喷涂与丝印、手工组装、质检发货等。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将收取图档工序改造为加工文件整理,让学生根据行业规范自行整理加工文件,并在加工文件整理工序前增加理论授课与参观环节,更适合学校教学,帮助学生完成手板模型概念的认识。将不符合学校教学要求的质检发货环节改为学习报告书的撰写阶段,作为课程的考核阶段,完善了整个教学过程,如图5所示。

3、以学校教师与企业技师为主共同实施授课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的整体配合密切,在教学活动实施前,教学团队要根据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教学组织需要及时调整授课计划与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施行,发挥校企合作教学团队的优势,学校专任教师主要负责课程组织、进程计划与理论授课方面的工作,企业技术人员则按照各个岗位工作内容要求予以示范与指导。通过校企双方组成的教学团队授课,既可以发挥出教学团队中学校教师在理论素养、教学经验方面的长处,又可以体现出企业技师在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优势。

图6、授课过程图片

4、以手板模型岗位需求为主建立与开发教学资源

(1)手板模型实训教材与讲义

针对手板模型前期分析对图纸绘制、尺寸标注等要求,撰写《AutoCAD2010项目教程》教材一部,2012年2月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根据手板模型加工流程编写的《手板模型》讲义已经使用两年,目前正在编辑充实为教材,预计在2013年出版完成。

(2)手板模型实训课件

根据手板模型加工流程编写的《手板模型》课件已经使用两年,课件在理论授课时使用,包含大量演示动画与视频,帮助同学更好的理解手板模型制作技术。

(3)手板模型教学典型案例资源库

建立了数码产品、小家电、生活用品三大类共计16个教学典型案例的资源共享库,既可以作为授课教师的备课素材,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外自学资料。目前资源库已经做到了网络共享,正在建立网络课程资源系统。

5、以手板模型技术标准为主导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手板模型课程教学实施多元评价体系,授课主讲教师、企业技师、学生之间三方对课程进行共同考核。授课主讲教师根据学生上课过程与结果进行考核;“技术中心”各部门辅导技师对学生在本岗位的阶段性学习做出评价;学生之间对课程总结报告进行互评。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课程学习成果得出客观评价。

6、以手板岗位社会需求为准建立进阶式培养方案

手板模型是一个新的岗位,是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鼓励创新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建立此岗位的鉴定标准与等级认定体系,但行业发展较快,此类企业也日益增多,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了适应这个要求,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手板模型专门岗位的培养实践,探索培养方法,从基础技能到专业技能再到高技术操作,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阶段的模型技能培养,制定一系列培训课程,将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安排进入“研发中心”进行从低到高的技能实训,最终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毕业时达到手板模型岗位从业要求。

四、手板模型工作室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总结

1、率先开设手板模型课程,将CAD/CAM技术引入模型教学

我院是全国率先开设手板模型工作室课程,将CAD/CAM技术引入模型教学的院校。由于行业发展速度快,技术升级和变化大,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必须紧随行业的变化进行改革。专业教师也要随着变化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研发中心”平台,联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开发课程,将最新的行业信息与制作技术导入到专业教学中来,改革教学方法,用企业运行的管理模式,以项目引领组建课程包,以专兼教学团队共同施教,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法完成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教师通过“研发中心”的平台,提升教学团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

2、通过引企入校,共建教学团队开发手板模型课程

手板模型工作室课程是紧随行业发展要求而建立起来的,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是要逐步形成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因此走校企合作是较好的方法。依托研发中心,引企入校,整合校企双方优质资源,对教学体系进行修整,有针对性的开发课程,校企人员互聘,学院教师与企业教师完全融合,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充分运用这些资源,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的实际操作。通过近3年的探索,学院积累了一些经验,开发了一门课程,锻炼了一支队伍,建立了一个平台,学生进入企业以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工作的要求,教师通过平台的实践,提升了专业和职业能力,科研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多方受益。

3、搭建产品创新孵化平台,促进教学科研成果转化

建立不同材料及加工设备的模型工作室后,工作室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工作室配有专业教师和技师,帮助学生通过快速成型方式验证与修订设计方案,辅导学生完成设计方案与模型制作。3年来,通过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辅导共完成了项目48项。平台还具备学生创业的孵化功能,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创业实践,在工作室内完成社会实践项目,一方面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进行社会实践,为将来就业或创业积累经验。

图7、成品展示

[1]闫卫.工业设计师必备的基本技能(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彭泽湘.产品模型设计(第1版).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3]李程.校企联合培养手板模型人才的实践研究.设计,2012(10).

猜你喜欢
手板校企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免焊接脚手板市场应用分析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可调节式托手板的研制及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浅析豫东琴书中所用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