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HIF-1α表达的影响*

2013-11-30 05:18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2期
关键词:脑缺血辽宁神经功能

宓 丹 王 建 郗 欧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3.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低氧应答状态中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HIF-1α及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在血管再生、糖代谢、细胞增殖和分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眼针疗法是彭静山教授提出的治疗脑病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眼针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该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 健康SPF级SD大鼠8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80±20)g,由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沪)2008-0016。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组。除空白组8只外,其余3组根据缺血及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缺血2h后再灌注3、24、72h,每组每时间点8只。

1.2 模型制备 参照文献[2],模型组、眼针组及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成功标准:大鼠清醒后出现左侧霍纳症(左侧眼脸变小),左侧肢体屈伸不利或瘫痪。另假手术组与模型、眼针组不同之处在于钓鱼线插入深度为0.5~1 cm。空白组未做任何处理。神经系统损伤症状参照ZeaLonga5分制评分标准[3]:无症状为0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为1分;向对侧转圈为2分;向对侧倾倒为3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为4分。评分为1~3分者纳入下一步实验组,其余未达标准者排除。

1.3 眼针取穴及刺法 眼针组:取31号13 mm针,于大鼠眼眶周围2 mm处针刺,参照人体取穴方法[4],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手法:取平刺进针3 mm。留针20 min,期间捻转行针3次,1 min/次。眼针组于缺血2 h再灌注即刻针刺1次,以后每12小时针刺1次。模型组、假手术组每12小时抓取1次。

1.4 试剂 ELASA试剂盒购自北京博奥森试剂有限公司,其余试剂由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室制备。

1.5 标本采集与检测 动物完成观察时间后,以10%水合氯醛(3.5 mL/kg)腹腔麻醉后,剪开腹部,暴露腹主动脉,抽取动脉血2 mL。将血液静置5 min后离心,取上部血清。严格按照ELASA试剂盒步骤要求操作。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影响 见表1。脑缺血再灌注即刻和72 h评价大鼠神经缺损情况。脑缺血再灌注后模型组和眼针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提尾时左侧前肢不能伸直,行走向对侧旋转或倾倒等;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模型组与眼针组模型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即刻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在72 h略有减轻,而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在72 h显著减轻。眼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表1 各组大鼠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分,)

表1 各组大鼠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分,)

与模型组同时期比较,*P<0.05。下同。

2.2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HIF-1α表达的影响 见表2。在空白组HIF-1α少量表达,缺血、缺氧可以刺激的表达。模型组脑缺血后3 h可见HIF-1α表达增高,在24 h达到高峰,72 h表达略有下降。眼针组与模型组HIF-1α表达趋势相同,但眼针组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各组大鼠HIF-1α表达比较()

表2 各组大鼠HIF-1α表达比较()

3 讨 论

HIF-1α是一种调节氧稳态平衡的转录因子。常氧状态下,HIF-1α迅速降解;而在低氧状态下,变得稳定,并具有转录活性,广泛参与哺乳动物细胞缺氧诱导的特异应答[5]。活化的HIF-1α与靶基因的低氧反应元件结合促进靶基因转录。研究已发现受其调控的下游靶基因有100多个,HIF-1α通过调控靶基因在脑缺血时主要发挥以下作用:促进血管新生、减轻神经元损伤、促进神经元再生[6-9]。HIF-1α在缺血缺氧损伤中的重要作用,使通过基因或药物手段调节HIF-1α的活性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谭新杰等[10]采用携带HIF-1α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IF-1α)注射缺血侧脑室治疗缺血再灌注鼠模型发现,Ad-HIF-1α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较其他组明显减小,具有显著差异。杨续艳等[11]通过电项针刺激可以提高HIF-1α及HIF-1α mRNA的表达,改善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功能状态,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

眼针是彭静山教授发明的微针技术。彭老根据中医理论“五轮八廓学说”,用后天八卦将眼睛分为八个区,每区代表一个卦位,再配以脏腑,有根据各区内白睛上的脉络变化,用以观眼识病,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眼针[12]。本实验结果表明,眼针组与模型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即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差异,再灌注72 h眼针组与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说明眼针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细胞因子结果表明,模型组3 h可以检测HIF-1α表达上调,24 h达到高峰,72 h表达下降,但仍高于3 h(表2结果显示,72 h低于3 h);这说明缺氧可以刺激的表达。眼针组与模型组表达趋势相同,但眼针组各时间点HIF-1α与模型组比表达显著升高。表明眼针治疗可以通过促进HIF-1α的表达,提高脑神经元对缺氧的耐受,发挥脑保护的作用。

[1]蔡拓,周艳芳,邓宇斌.缺氧诱导因子-1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0,18(4):330-335.

[2]马贤德,孙宏伟.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6):1200-1201.

[3]Longa EZ,Weinstein PR,Carlson S,et al.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arteryocclusionwithoutcraniectomyinrats[J].Stroke,1989,20(1):84-91.

[4]彭静山.眼针疗法[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

[5]田飞,杨金升.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脑缺血缺氧性损伤[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36(2):138-140.

[6]Mart Hl,Bernaudin M,Bellail A,et a1.Hypoxia-induc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precedes neovascularization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J].Am J Path,2000,156:965-976.

[7]Freret T,Valable S,Chazalviel L,et al.Delayed administration of deferoxamine reduces brain damage and promotes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the rat[J].Eur J Neurosci,2006,23:1757-1765.

[8]Iwai M,Cao G,Yin W,et al.Erythropoietin promotes neuronal replacement through revascularization and neurogenesis after neonatal hypoxia/ischemic in rats[J].Stroke,2007,38:2795-2803.

[9]刘乔飞,冯超,隆艳艳,等.缺氧诱导因子-1与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8,4(2):23-27.

[10]谭新杰,胡长林.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在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治疗作用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5):1057-1060.

[11]杨续艳,郭淑颖,王锐,等.电项针疗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HIF-1α 及 HIF-1α mRNA 表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3):33-35

[12]田维柱.中华眼针[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4-55

猜你喜欢
脑缺血辽宁神经功能
辽宁之光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