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2013-12-01 06:16王雨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环磷葡胺充血性

王雨锋

心力衰竭是在各种病理因素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的最终病理生理改变,其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近[1]。目前治疗指南,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仍然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要点。环磷腺苷葡胺是近年来合成的一种非洋地黄、非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物[2],能够扩张冠状动脉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保护缺血、缺氧的心肌细胞。本研究在常规使用治疗心力衰竭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在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等引起的心力衰竭)。需排除近期急性心梗、恶性心律失常、关节及神经系统疾病等病例。所有病例均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HYHA)诊断标准确定,将心功能分级为Ⅱ ~Ⅳ级。入选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5~80岁,心功能Ⅲ级16例,Ⅳ级1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0~80岁,心功能Ⅲ级18例,Ⅳ级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构成比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吸氧、利尿药、扩血管药、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的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5% 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环磷腺苷120 mg,1次/d静点),持续10~12 d;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抗心衰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衰症状(呼吸困难、乏力、紫绀、水肿等)的改善情况,记录患者的血压(B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率(HR)等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心悸、心慌、头晕、恶心、呕吐)。并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或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而未达到2级;无效:心功能未改善或恶化。治疗前后常规测定血常规、电解质、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心室率和血压均明显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和CI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V和CO明显提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文献描述一致[3]。见表 2。

表2 两组各项心衰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各项心衰指标的比较(±s)

)]治疗组 治疗前 10 8±18 140±36/76±19 30.2±5.8 34.8±7.0 3.5±0组别 心率(次/分) 血压(mm Hg)LVEF% SV(ml)CO(L/min)CI[L/(min.m2.4 1.90±0.22治疗后 74±10 107±13/71±11 46.4±3.1 61.1±10.0 4.5±0.7 2.46±0.17对照组 治疗前 109±17 140±39/75±19 30.2±6.0 32.6±9.4 3.4±0.6 1.81±0.19治疗后 77±13 110±14/70±15 38.0±4.6 58.1±13.2 4.4±0.8 2.11±0.16

2.3 不良反应 两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无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检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末见明显异常,无病情加重病例。

3 讨论

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为心室重构所致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目前的治疗方向主要是改善和逆转心室重构,阻断神经内分泌异常,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经典的治疗措施主要是强心、利尿、扩血管,目前辅以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β受体阻断剂及醛固酮拮抗剂等配合心力衰竭的治疗。增强心肌收缩力仍是重点[4]。

环磷腺苷葡胺是目前合成的一种抗心力衰竭的新药,其主要作用:①可以直接进入心肌细胞后发挥cAMP(环磷酸腺苷)“第二信使”作用,提高心肌内Ca2+水平,增强心肌收缩力。②环磷腺苷葡胺属于腺苷环化酶激动剂,可提高心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并增加cAMP的脂溶性及稳定性,最大程度地发挥cAMP的作用。③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④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细胞代谢。⑤抑制生物活性物质释放,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5]。

本研究中,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在用药结束后,各项临床评价及LVEF、CI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环磷腺苷葡胺可以明显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而治疗组的CO、SV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环磷腺苷葡胺对于心室重构的影响有限。综上所述,环磷腺昔葡胺是唯一应用于临床的第二信使药物[6],其药理作用强,毒副作用小,药性迅速并且持久,临床上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靠。

[1]Maclnyre K,Capewell S,Stewart S,et al.Evidence of improving prognosis in heartm faiure:trends in case fatality in 66 547 patients hospitalized between 1986 and 1995.Circulation,2000,102(10):1126-1131.

[2]李妍.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4(2):168-169.

[3]Throughton RW,Frampton CM,Yandle TG,et al,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guided by plasma aminotennimiml beain natriuetic peptide(N-BNP)concentrations.Lancet, 2000,355(9210):1126-1130.

[4]樊启明.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海南医学,2008,19(11):101,31.

[5]张贵生,张婷婷,瞿玲玲.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中国医药,2011,6(5):530-531.

[6]蒋作锋,韦建瑞等.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广州医药,2011,32(3):29.

猜你喜欢
环磷葡胺充血性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探讨超声在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非同步化运动中的应用效果
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泛影葡胺微球”在精确放疗定位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药治疗5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