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训练对冠心病焦虑抑郁情绪及疗效的影响

2013-12-01 06:16张春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分者冠心病情绪

张春霞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身疾病之一。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是中国居民死因构成中上升最快的疾病,已成为威胁中国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冠心病患者由于怕长期治疗造成的生活质量下降及由此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尤以焦虑和抑郁最为常见。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严重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和预后。因此,及时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对患者的治疗,转归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放松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临床疗效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45~78岁,平均55.3岁;其中心绞痛18例,心律失常10例,心肌梗死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7~79岁,平均58.1岁;其中心绞痛19例,心律失常10例,心肌梗死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及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都有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视力、听力基本正常;意识清醒,无严重的心脏及其他器官合并症;患者知情并同意本研究。)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抗凝、强心、利尿、抗心律失常等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进行放松训练,主要包括腹式呼吸和肌肉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前向患者做好告知,使其掌握放松训练基本方法及作用,坚定治疗疾病的信心。腹式深呼吸法[1]:①在安静的环境中让患者自然地仰卧于床上,先正常呼吸,然后把一只手放在腹部胸肋下缘。②闭上双眼吸气。吸气的时候,应该感到腹部向外移动。同时,将空气深吸入肺内。呼吸时,肩膀不动。保持慢吸气3~5 s,直到肺部已经充满空气。③缓慢呼吸3~5 s。在呼气的同时,腹部回收。肌肉松弛方法[2]:①舒适、自然、放松,安静地仰卧,两臂放于体侧,两腿稍分开,双目轻闭;②默念“放松”,躯体肌肉从上到下开始紧张、然后再松弛,紧张与松弛比例为1∶2。③深而慢地吸气~自然舒适屏气(约1 min)~舒畅自然的深呼气。同时配合自我暗示,使情绪甚至可进一步达到微眠状态,从而使肌肉得到缓解。训练时间1次/d,每次15~20 min,持续4周。

1.2.2 评价标准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负性情绪评分。正向计分题 A、B、C、D 按1、2、3、4 分计;反向计分题(标注* 的题目题号:5、9、13、17、19)按 4、3、2、1 计分。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焦虑;61~70分者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者为重度焦虑。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负性情绪评分。正向计分题 A、B、C、D 按1、2、3、4 分计;反向计分题(标注* 的题目,题号:2、5、6、11、12、14、16、17、18、20)按 4、3、2、1 计分。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抑郁;61-70分者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者为重度抑郁。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心电图T波或ST-T波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心电图T波或ST-T波有所改善,但未达到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SAS、SDS评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详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A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A评分比较(±s)

SAS SDS组别n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 32 52.3±8.3 35.2±5.3* 48.3±5.6 18.6±7.8*<0.05对照组 32 51.5±8.0 42.2±6.2* 46.5±5.8 28.4±9.1*P值 P>0.05 P<0.05 P>0.05 P

由表1可知:实验组接受4周放松训练之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但降低幅度实验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放松训练能够更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2.2 两组干预后临床指标比较,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由表2可知:4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严重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和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放松训练作为心理干预的一种干预措施,能明显地缓解冠心病患者伴的焦虑、抑郁症状,对冠心病的治疗和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3.2 临床护士实施放松训练可行性探讨 目前,临床工作中针对患者心理问题的护理措施缺乏,而临床护士与患者接触频繁,最有机会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实施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放松训练简便、易行,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通过语言沟通,使患者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放松训练的方法,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增加抵抗疾病的信心。而且放松训练可对抗心理、生理应激的负面影响,减轻患者痛苦,从而带来积极的经济效益;在患者掌握了方法之后几乎不增加护士的工作量,而心情平静没有紧张焦虑的患者生命体征更加稳定,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更高,在某种意义上使护理工作减轻了许多。

3.3 对护理工作的启示 焦虑和抑郁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放松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的成功应用,为临床护士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补充替代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和研究也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护理管理者在人力安排上以及人性化的探视制度等方面做适当调整,以促进心理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减轻医源性限制等给患者带来的紧张焦虑,对护士继续教育内容的设置等方面也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护理教育者,鼓励将放松训练作为护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使护士在自身获益的同时,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放松训练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有利于纠正患者的认知错误,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并面对疾病所带来的危害,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疾病,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1]庞宇.“放松训练”三步曲之腹式呼吸法.健康管理,2011,2(2):73-75.

[2]常丽,姚云,孙慧.心理干预缓解冠心病人焦虑症状的效果观察.护理研究,2010,24(11):3025.

[3]林凤仙.认知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和临床疗效的影响.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14.

猜你喜欢
分者冠心病情绪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转归与血清IL-4、TNF-α、IL-27和IFN-γ水平相关性研究
警惕冠心病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使用中药外洗方法的护理研究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甲状腺微小癌与良性结节性病变的超声及超声弹性声像图特点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