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蠕形螨运动时间及形态变化观察

2013-12-10 08:51王新彩张小娟
食管疾病 2013年1期
关键词:蠕形皮脂若虫

王新彩,张小娟

人体蠕形螨寄生于人的毛囊和/或皮脂腺内, 以腺体分泌物、角质蛋白、细胞液为食,螨体携带许多微生物,其特有的螨体结构,如螯肢、足体和出入毛囊的生活习性,可导致宿主组织机械性损伤及并发感染,引起局部瘙痒、毛囊炎、睑缘炎,并与酒渣鼻、痤疮、疖肿等病症密切相关[1],因此对人体蠕形螨感染及致病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蠕形螨离体后能运动多长时间以及虫体结构能保持多久各家报道不一,离体后随着虫体的死亡其形态变化图像记录还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探讨螨虫在离体后能运动多长时间以及自然死亡过程中虫体结构、颜色、内容物的变化规律,并用照相将其形态变化图像记录下来。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者11人,年龄20~23岁。在校职工蠕形螨感染者3人,年龄45~55岁。

1.2方法蠕形螨采集方法:透明胶纸挤粘法:取透明胶纸一段,粘贴在受检者鼻尖直至鼻唇沟部位,用拇指挤压胶纸粘贴部位,取下胶带粘贴到载玻片上镜检螨虫,并观察其存活时间。图像采集:利用MOTIC数码显微互动显微镜检测虫体并拍照,记录虫体停止运动前后的变化,进行连续7 d的观察拍照。

2 结果

2.1检出虫体数14人次中,毛囊蠕形螨感染者8人,皮脂蠕形螨感染者4人。共检出虫体44条,其中毛囊蠕形螨成虫28条,皮脂蠕形螨成虫7条,毛囊蠕形螨若虫8条,毛囊蠕形螨虫卵1个。

2.2虫体运动时间虫体采集从2012年9月29日~10月29日。标本采集后立即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到的所有成虫都会运动,主要是足在原地摆动。虫体运动时间从0.5~33 h不等,在25℃条件下大部分虫体可运动20 h左右。

2.3虫体停止运动前后颜色变化

2.3.1毛囊蠕形螨成虫颜色变化 刚离体的活动毛囊蠕形螨结构清晰,颚体及足体颜色较浅,半透明,末体部位尤其是末体前半部有黑褐色的颗粒而显得颜色较深,末体后半部半透明。运动时的虫体颜色较深,当虫体停止运动后末体上半部内的深色颗粒逐渐消失,到第3天虫体基本变得完全透明,第3天以后虫体基本不再变化,第30天再次观察时虫体形态与第3天时基本相同。毛囊蠕形螨1离体后运动17 h,1 d后虫体基本变得透明,进行连续7 d的拍照,形态及颜色基本没再变化,见图1A、B、C,放大倍数10/18×10;毛囊蠕形螨2离体后运动3 h,不运动后颜色逐渐变淡,2 d后虫体完全透明,2 ~7 d基本没变化,见图1D、E、F,放大倍数10/18×40;毛囊蠕形螨3离体后运动10 h,第2天以后虫体颜色渐变淡,见图1G、H、I,放大倍数10/18×40。

A:毛囊蠕形螨1活体图片,B:毛囊蠕形螨1第1天图片,C:毛囊蠕形螨1第7天图片,D:毛囊蠕形螨2活体图片,E:毛囊蠕形螨2第2天图片,F:毛囊蠕形螨2第7天图片,G:毛囊蠕形螨3活体图片,H:毛囊蠕形螨3第3天图片,I:毛囊蠕形螨3第7天图片。

2.3.2毛囊蠕形螨若虫颜色变化 离体的若虫不运动,颜色较浅半透明,三对足,但形态结构清晰可见,1 d后虫体变得完全透明仅隐约可见,只有鄂体部位颜色较深,易看见,见图2A、B、C,箭头所指为若虫。将若虫放大后拍照,见图2D、E、F。

A:毛囊蠕形螨若虫刚离体图片,B:毛囊蠕形螨若虫第2天图片,C:毛囊蠕形螨若虫第7天图片,D:毛囊蠕形螨若虫刚离体图片,E:毛囊蠕形螨若虫第2天图片,F:毛囊蠕形螨若虫第7天图片。

2.3.3毛囊蠕形螨虫卵颜色变化 虫卵呈蘑菇型,刚离体的虫卵呈浅棕褐色,清晰可见,7 h后虫卵即变为无色,见图3A、B、C,箭头所指为虫卵,放大倍数10/18×10;将毛囊蠕形螨虫卵放大,见图3D、E、F,放大倍数10/18×40。

A:毛囊蠕形螨虫卵刚离体图片,B:毛囊蠕形螨虫卵第1天图片,C:毛囊蠕形螨虫卵第7天图片,D:毛囊蠕形螨虫卵刚离体图片,E:毛囊蠕形螨虫卵第1天图片,F:毛囊蠕形螨虫卵第7天图片。图3 毛囊蠕形螨虫卵颜色变化

2.4虫体形态变化

2.4.1皮脂蠕形螨形态变化 皮脂蠕形螨末体尾部较尖,呈锥状。皮脂蠕形螨1和皮脂蠕形螨2分别运动13 h和16 h,运动停止前后颜色变化同毛囊蠕形螨,颜色由深变浅并逐渐变得透明。形态变化也较大,最主要的变化在末体部位,末体渐渐纵向收缩变得粗短而出现裙裾样横纹,虫体长度变短,3~5 d后变化基本完成。见图4,放大倍数10/18×40。

2.4.2毛囊蠕形螨形态变化 毛囊蠕形螨成虫、若虫、虫卵运动停止前后颜色变化明显,而外部形态基本没有变化。见图1~3。

2.5虫体崩解情况观察

44个虫体均进行连续30 d的显微镜下观察,从第7天起到第30天时虫体形态及颜色基本没有再变化,每个虫体均可看见,无一崩解。

A:皮脂蠕形螨1活体图片,B:皮脂蠕形螨1第1天图片,C:皮脂蠕形螨1第2天图片,D:皮脂蠕形螨1第7天图片,E:皮脂蠕形螨2活体图片,F:皮脂蠕形螨2第2天图片,G:皮脂蠕形螨2第3天图片,H:皮脂蠕形螨2第4天图片,I:皮脂蠕形螨2第7天图片

3 讨论

蠕形螨在外界容易崩解,崩解速度和时间各研究结果不同,马素琴等[2]报道蠕形螨粘于胶带后在12 h完全裂解者占8.1%,由于虫体变形裂解,以致难以辨认,挤粘法制作的标本,特别是皮脂蠕形螨,2~3 h后再查时,个别螨已崩解,无法辨认。张元玲[3]等报道胶带上的螨虫于最初2 h内,运动非常活泼,发生明显的位移;2 h后,运动仍活泼,边缘地带有个别虫体移向胶带外反光而无法确定;4 h后动力减弱,位移不明显,部分虫体开始变僵硬、模糊不清;6 h后虫体无位移,少数有微弱动力,前期模期的虫体部分已丧失基本结构,被判为阴性;30 h后,95%的虫体消失被判为阴性。吴光武报道[4]透明胶纸法获取蠕形螨567条,其中皮脂蠕形螨276条,毛囊蠕形螨284条。第2天复查,透明胶带上只剩284条毛囊蠕形螨。剩余标本连续观察,7 d后,透明胶带上只残留7条毛囊蠕形螨。7条毛囊蠕形螨间隔观察1 a仍存在于标本上。本研究显示,所有蠕形螨成虫刚离体时均可运动,运动快慢及运动时间长短与外界气温关系密切,气温高时虫体运动活泼且时间长,气温较低时虫体运动慢且时间短。刚离体且运动的虫体颜色深,尤其是末体上半部中央有深褐色的沉积物,当虫体停止运动后颜色会慢慢变浅,3~5 d后虫体基本变得透明,似乎只有一层几丁质的外壳,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如果不是有目的地寻找很容易漏检,尤其是若虫和虫卵似乎只能看清虫体的印迹。毛囊蠕形螨运动停止前后形态变化不大,皮脂蠕形螨运动停止前后虫体形态变化明显,最主要的变化在末体部位,末体纵向收缩变得粗短而出现裙裾样横纹,变化从运动停止时开始到第5天基本定型。对44个虫体进行连续30 d的镜下观察,到第30天时仍都能看到,与第7天时看到的颜色形态结构相同,无一崩解。

参考文献:

[1]孟阳春,李朝品,梁国光,等.蜱螨与人类疾病[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261-279.

[2]马素琴,陶雅君,于洁,等.挤粘结合法检查蠕形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18(5):318-319.

[3]张元玲,谭兴恒,李永平,等.透明胶带法检查蠕形螨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11(4):490.

[4]吴光武.透明胶带法检查人体蠕形螨方法探讨[J].安徽医学,1998,19(2):68.

猜你喜欢
蠕形皮脂若虫
我国人体蠕形螨及蠕形螨病研究进展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长倒刺是因为缺维生素吗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七 眼睛不适的“罪魁祸首”——蠕形螨
扫除草莓鼻三大攻略
秋季皮肤呵护 就从保护皮脂膜开始
睑板腺囊肿与眼部蠕形螨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冬青油对蠕形螨体外杀虫的作用研究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