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石芽茶中山茶苷A的含量

2013-12-11 01:40布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槲皮苷山茶乙腈

布鸣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2

石芽茶为山茶科杨桐属植物亮叶杨桐Adinandra nitida Merr.ex Li的干燥叶,俗称石崖茶。石芽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山茶苷A、山茶苷B和芹菜素等,其中山茶苷A的含量为最高,占总黄酮中90%以上[1-2],但目前未见到有关其山茶苷A含量测定的报道。本课题组报道了石芽茶的槲皮苷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3-4],现对不同产地的11批石芽茶药材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茶苷A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结果准确,方法简便,为石芽茶的药用开发提供一定的质量控制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日本岛津LC-20ATVP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D-20AVP检测器;威玛龙色谱工作站及软件5.20版。山茶苷A对照品(自制,纯度≧98%);水为重蒸馏水(自制);乙腈为色谱纯,其余均为分析纯试剂。石芽茶样品:20090204、20090711、20090712、20090711、20090802、20091118、20091210、20091215、20091221,由本院中药所黄云峰同志采集;20090605、20110311由金秀县科技情报所梁干君同志采集,以上样品均由本院中药所鉴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XB-C18柱 (4.6 mm×250mm,5um);检测波长:330m;流动相:乙腈-0.1%磷酸(20:80);流速1.0ml·min-1;柱温为室温,理论塔板数按山茶苷A峰计算不低于3000。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山茶苷A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药材粉末0.1g(过60目筛),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缺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4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

2.4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考察 精密称取山茶苷A对照品20.2mg,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808μg/ml对照品溶液,备用。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0.25、0.5、1.0、2.0、3.0、4.0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进样10μl,测定,计算,以对照品进样浓度(μg/ml)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6262X+20958,r=1.000。结果表明:山茶苷A进样浓度在20.2~323.2μg/ml之间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

2.5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份石芽茶供试品溶液(批号110311)10μl,重复进样5次,测定山茶苷A峰面积,其RSD为1.71%(n=5)。

2.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110311)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6份,分别进样,测定,即得。结果测得山茶苷A平均含量为68.2mg/g,RSD= 0.53%(n=6)。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批号110311)分别于配置后0、4、8、12、16h进行测定,即得。结果供试品中山茶苷A含量的RSD为1.4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6h内保持稳定(n=5)。

2.8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已测知含量的同一批号供试品0.05g(含量:68.2mg/g)6份,加入1.012mg/ml山茶苷A对照品溶液3.4ml,再加入甲醇22.6ml,按供试品制备项下方法进行提取,测定,结果山茶苷A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1.62 (n=6),结果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试验测量结果(n=6)

2.9 样品测定 取不同地区的11批石芽茶药材,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分别进样10μl;同时取对照品溶液10μl,进样测定。按外标法(峰面积)计算石芽茶中山茶苷A的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11批石芽茶药材中山茶苷A的测量结果

t/min A. 山茶苷

t/min B. 石芽茶药材

3 讨论

3.1 山茶苷A作为石芽茶的主要黄酮成分,含量较高,测定山茶苷A的含量可作为控制本品质量标准的指标之一。由于其测定使用的流动相系统与槲皮苷一致[3],只是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不同,原拟定与槲皮苷一同测定,但经实验发现,采用50%甲醇提取所得槲皮苷含量比用甲醇高,且杂质较少;采用甲醇提取所得山茶苷A含量比用50%甲醇高,因此两者最佳提取溶剂不同,故把这两者分开测定。

3.2 对山茶苷A进行紫外扫描,结果其在330nm处有最大吸收,故确定检测波长为330nm,根据试验摸索,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考察不同比例,最后确定乙腈-0.1%磷酸(20:80)的比例较为适合。

3.3 从实验结果看,本分析方法精密度高,准确度、重复性都比较好,并且操作简便、快捷,为石芽茶的质量评价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1] 刘本国.亮叶杨桐叶中类黄酮的提取、鉴定与修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7.

[2] 刘本国,战宇,许克勇,等.液质联用鉴定石芽茶中的类黄酮化合物[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3):118-120.

[3] 宋志钊,刘元,李文琪.HPLC法测定亮叶杨桐叶中槲皮苷的含量[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20(5):27-28

[4] 刘元,宋志钊,李文琪.亮叶杨桐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6):71-73.

猜你喜欢
槲皮苷山茶乙腈
高纯乙腈提纯精制工艺节能优化方案
羟基乙腈的分离提浓方法研究
HPLC测定维药玫瑰花瓣中金丝桃苷 异槲皮苷和槲皮苷的含量△
四种市售色谱级乙腈的质量比较
HPLC法测定地耳草中槲皮苷和异槲皮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与红山茶组10个物种间的杂交亲和性研究*
红山茶
《山茶梅花图》
新疆圆柏有效成分抑制COX-1/2、5-LO作用及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TNF-α的影响
UPLC—ESI—Q—TOF—MS/MS分析槲皮苷在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