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通感隐喻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菊花台》歌词所引发的感想

2013-12-12 19:55张美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1期
关键词:通感触觉隐喻

张美

相信看过由巩俐和周润发主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这部电影的主题曲《菊花台》,这部电影的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此不做评论,但是主题曲的成功和经典是不容置疑的。作词人方文山,他创作的歌词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充满诗情画意,文字剪接巧妙宛如电影场景般美妙迷人,意境深远悠长。词人引经据典,已然把瑰丽的中国古诗词当成了自己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的音乐具有浓郁的“中国风”。 这首歌词的美妙不便一一评论,现在笔者从语言学中通感隐喻的一个侧面来做简单的评述。

一、隐喻和通感隐喻

隐喻对应的英语单词是metaphor,该词源于希腊语metaphora,由meta和pherein合成,meta在希腊语中是“改变”的意思,metaphor意指“用来把行李转移的载运工具”,因此metaphor可引申为从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的转变。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在西方的隐喻研究中占主导地位,他曾将一切修辞现象称为metaphorica1 1anguage,而且仅仅用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上。然而20世纪80年代,由Lakoff和Johnson(1980)合著的 Metaphors We Live by,Lakoff(1987)的 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和R.Langacker的Fou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彻底颠覆了这一说法。正如郑友奇在其作品《语境视阈下的隐喻阐释》中所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和语言游戏,而且是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Lakoff和 Johnson(1980:14-25)曾将隐喻概念主要分为三类:Structura1 Metaphor(结构性隐喻概念)、Orientationa1 Metaphor(方位性隐喻概念)、Entity&Substance Metaphor/Onto1ogica1 Metaphor(实体性隐喻概念)。袁红梅在《英汉语中“愤怒”隐喻的认知对比与文化阐释》中概括了三类隐喻概念的特点,结构隐喻是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建构另一种概念;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内、外组建的隐喻概念;实体隐喻将抽象的情感和心理活动等无形的概念看成是有形的实体。

那么究竟什么是通感?通感从修辞学上又叫“移觉”,是身体的一个器官受到刺激在另一个器官上触发的感觉。人类的五官感觉相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钱钟书先生称之为“通感”。鲍亚民2004年1月15日在博客上发表的文章 《比喻和通感的区别》中指出了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彼此相通,在心理上存在的相似点是感官转移的条件。隐喻的形成有几大要素:第一,必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第二,这两个不同事物之间必须有某些相似、像似或者相关的特征;第三,要系统的、对应的进行投射。通感指人们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达到新奇、生动、精辟的表达效果。甲乙两种感官属于两个不同的事物,感官之间可以互通并存在心理上的相似点,可以进行系统对应的投射,因此可以说通感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属于隐喻,所以又被称为通感隐喻;通感不应该仅仅被作为修辞手段来对待,只限于研究文学作品这一领域,通感跟隐喻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在绘画、音乐、雕塑、建筑等人们的认知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通感的影子。

二、从通感隐喻的角度来分析《菊花台》

汉语中有如“冷眼旁观、冷月、冰雨、音色、口味重、听得见的微笑”等表达方式,在这些常用词或成语中,触觉与视觉、听觉与视觉、味觉与触觉彼此沟通,相互映射,收到了新奇而且生动的艺术效果。《菊花台》更是把通感隐喻利用到了极致,第一处是:

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

这节歌词中的“冰冷”一词本用来形容天气或者物体表面等的温度低,是从触觉的角度来描述的,而在这里用来修饰“月光”,由触觉移做视觉,把描述温度或气候范畴的较抽象的词语借来修饰月光,想象新奇,主人公的冰冷绝望跃然纸上。

菊花残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

这节歌词中的“黄”和“淌”可谓经典之笔,“黄”取“黄花”的意义,常用来形容鲜花的凋零,这里用来修饰心上人的影像在记忆中开始变得模糊,表现出主人公对于心上人的思念;“淌”本是从听觉的角度描述河水的动态,词中用来形容“我”心事满腹,见花落而断肠,用颇具动感的“淌”描述“我”的心理感受,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正是歌词中通感隐喻的巧妙使用,“感官相互沟通,使无以名状、难以言传的感受变得具体可感,是由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鲍亚民,2004)。

三、通感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亚里士多德在《论感觉》一文中,将感觉划分为5类,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其中触觉最为基本。钱钟书先生对此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在日常经验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是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有了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钱钟书先生对于通感的论述生动而又准确,指出了视觉与触觉、听觉与视觉、嗅觉与视觉之间相互沟通,不分界限。我们可以把通感隐喻分为形容通感和比喻通感两大类。例如英语中有sweet music,a 1oud shirt,soft 1ight这样的表达方法。 又如“She is sweet”,尽管she并不具有“甜的”、“可食的”等特性,如用通感的方法从味觉转换到视觉,则可表现出她的 “甜美”、“可爱”的特质。以上几种表达方式都可以归为形容通感。

我们可以在人类日常生活和各种文化活动中发现通感的影子,通感也经常被用于文学作品、艺术及音乐中,尤其是诗歌、散文。作家特别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突破一般的经验感受,大胆地运用新奇的通感意象,使其作品层次丰富,达到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很多情况下,通感不仅仅是两种感觉的相通,还可以是多种感觉器官跨越界限,相互沟通。 英国诗人西蒙斯有一首诗广为称颂的诗句,被很多学者引用并加以研究,是五官相通的英语通感范例:

Soft music 1ike a perfume and sweet 1ight,

Go1den with audib1e odours exquisite,

Swathe me with cerements for eternity.

柔软的音乐声散发着芳香幻化成甜美的光,

金光闪闪让人听来品味出极精美的味道,

包裹着我让我沉浸在永恒之中。

第一行的 soft(触觉)、music(听觉)、perfume(嗅觉)、sweet(味觉)连同第二行的 go1den(视觉)、odours(味觉),诗人把五种感官都糅合在一起,绝妙地表达了听了肖邦乐曲后的感受,让读者仿佛也能够全方位立体地直接感受到肖邦乐曲的难以描摹、难以言传的美。由于诗句本身也是个比喻,我们可以把它归为比喻通感。正因为通感隐喻的使用,短短的三行文字胜过千言万语。

四、通感在中国古诗词中的应用

现以中国古诗词中通感的使用为例,中国古诗词中常以梅花为创作意象。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闻笛》中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听着笛声(听觉印象)仿佛看见江城五月的梅花落(视觉感觉);唐代诗人高适在他的七言绝句《塞上听吹笛》中有“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跟李白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钱钟书先生曾对中国古诗词中“绿”的通感使用做了详细的论述,比如:王安石在《夜泊瓜洲》中的经典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唐人丘的《题农父庐舍》中的“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都以“绿”为视觉意象。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两个经典的比喻为我们描画出了月色的美丽,是比喻通感典型的例子。朱自清先生以其绝妙的想象力,分别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听觉印象)来修饰 “荷塘中的缕缕清香”(嗅觉印象)、“光与影”(视觉印象),嗅觉、听觉、视觉巧妙绝伦地融合在一起,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月色的美丽迷人。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通感是隐喻的一种,其认知基础是在我们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心理联想,在通感隐喻两域之间的映射过程中,感官特征通常从低级感官形式映射到高级感官形式。

五、结语

通感隐喻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认知活动之中,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感官可以相互沟通,使艺术创作达到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情感和内心感受。通感的使用,可以让人们充分调动所有的感官对审美对象进行多角度立体的感悟,克服单一知觉感官的局限,使文学作品层次丰富,意境优美立体。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U11mann.S.Language and sty1e[M].Oxford:Basi1 B1ackwe11,1964.

[4]钱钟书.七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5]王志红.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J].修辞学习,2005(3).

[6]袁红梅,杨春红.英汉语中“愤怒”隐喻的认知对比与文化阐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8(2).

[7]郑友奇.语境视阈下的隐喻阐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9(6).

猜你喜欢
通感触觉隐喻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食的触觉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
触觉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
针对视障者的触觉图形呈现及其设计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