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师临床工作负荷量的研究

2013-12-21 01:54蒲皆秀贺丽娟朱晓惠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3期
关键词:住院部日数工作量

刘 武 丁 强 蒲皆秀 贺丽娟 朱晓惠

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的工作量是衡量医疗服务价值和给付医生报酬的基础[1],是临床医师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准确测量医生工作量和工作负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统上衡量医生工作量的指标主要有2类:一是门诊接诊人次、管理病人数量等[2],二是工作时间。本文通过对某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个临床科室2006-2010年的医师数量、门诊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数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该院医师的临床工作负荷量。

1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医师日均门诊人次是衡量医院卫生人力工作效率的指标,可反映医院门急诊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每年的门急诊总次数/医师总数/平均实际工作日。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院2006年至2010年间日均担负的门诊人次每年均大于省属医院日均担负诊疗人次的平均水平。在与卫生部部属医院的平均水平比较中,除2010年稍小于部属医院的平均水平外,其它年度均大于部属医院的平均水平。

表1 2006-2010年某医院临床科室医师日均担负门诊工作量统计表

2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数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数是反映医院卫生人力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主要反映医院卫生人力在病房的劳动效率。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医师总数/365。

表2内显示,该院2006年至2010年间实际占用床日数不断增加,说明该院承担的工作任务量在不断加大。医师日均担负床日数总体呈增长趋势,效率逐渐提高,且均高于省部属医院的平均水平。

表2 2006-2010年某医院20个临床科室医师日均担负病房工作量统计表

3 门诊和病房总体工作劳动强度

根据1978年国务院《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规定,一般医院每名门诊医师每小时门诊工作量各科平均为5人次。按每天实际有效工作时间7小时计算,每天每门诊医师工作量标准为35人次。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每名住院医师担当病床工作量各科平均为8~12床,取10床计算。

按三甲医院分级管理中医师比例结构评审标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的比例1∶3∶5∶7,即0.15∶0.43∶0.72∶1,就是说1名住院医师必须具备1.3名上级医师。住院部10张病床的工作量是由1名住院医师和1.3名上级医师共同完成,即由2.3名住院部医师完成,相当于每名住院部医师每天担负4.35住院床日[3]。

K=每天每门诊医师诊疗人次标准/每天每名住院部医师担负住院床日标准

=35/4.35=8.05

即门诊诊疗8.05个病人相当于住院部医师担负1个住院床日。

将所有的工作内容标准化后,计算每个人每天担负的住院床日数即可计算每个科室的劳动强度,此指标可作为临床医师配置的指标之一。

从表3中可以看出该院20个临床科室的平均工作劳动强度由2006年的4.0上升至2010年的4.2,呈上升趋势,且远远大于省、部属医院医师工作劳动强度的平均水平。

表3 2006-2010年某院20个临床科室总体工作劳动强度情况

4 结论

正确评估医师的工作负荷,配置合理的临床岗位人数,保持适当的工作负荷强度是保持临床医师身心健康、医疗质量安全、人才成长和医院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随着医院和社会的发展,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师不仅担负的临床任务越来越重,在承担的教学、科研和对外支援等任务上也在逐年增多,所以医院需要增加人力的投入,以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强大的竞争力。

1 Damodar N G.Basic econometrics[M].New York:McGraw-Hill,1995.

2 曾嵘欣,温小霓.医院薪酬体制下的供方诱导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5):9-10.

3 罗丽妮,林源泉,谢紫斌.门诊医师工作量与住院部医师工作量转换关系探讨[J].中国医院统计,2009,16(1):63-64.

猜你喜欢
住院部日数工作量
汉江上游汉中区域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作量多源线性估算方法仿真
1961—2016年汛期东天山北坡不同量级降水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地域雷暴日数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
基于我院2012-2015年住院部中成药使用情况探讨临床合理用药
住院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住院部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ESSENTIAL NORMS OF PRODUCTS OF WEIGHTED COMPOSITION OPERATORS AND DIFFERENTIATION OPERATORS BETWEEN BANACH SPACES OF ANALYTIC FUN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