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集约是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记第二十三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

2013-12-24 08:17段雯娟
地球 2013年7期
关键词:集约节约耕地

本刊记者 段雯娟

今年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土地日的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为认真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促进全社会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全社会营造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以表彰先进为源起、以节约集约为主题、以深入推进为目的,在浙江省绍兴市组织开展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周活动及第二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表彰大会。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浙江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李强,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世元,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旭明,浙江省人民政府秘书长李卫宁,浙江省绍兴市委书记钱建民,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市长俞志宏,以及第二届节约集约模范县市代表,出席了土地日的主题宣传活动。

此次主题宣传活动有主题宣传仪式、主题展览、表彰大会以及公益文艺宣传等四部分。在主题宣传仪式上,国土资源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浙江省省长李强向“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宣传青年志愿者”代表进行了授旗。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浙江省副省长黄旭明分别致辞。领导和嘉宾一起向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赠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论坛文集》等系列图书。随后,参加仪式的领导、嘉宾、与会代表一同参观了第2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展览。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本,节约集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与此同时,过度消耗和粗放利用土地资源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人多地少的特殊资源国情和当前我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我们各地区、各行各业都必须走资源节约,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之路。要始终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认真实施节约优先战略,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高高举起节约集约用地的大旗,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承载能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土地资源保障。

王世元副部长表示,我们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土地管理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贯穿土地管理全部工作的一条主线,作为调查评价、规划计划、审批供应、开发利用以及监督考核等各个环节的基本标准,加快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抓紧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要坚持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土地管理各项改革探索的根本方向,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努力以控制增量合理布局留下耕地保护空间,以节约用地规范标准腾出建设发展空间,以集约用地提升效率释放潜力空间,引导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结构加快优化,质量加快提升。

浙江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李强在开幕式上讲到,浙江是全国陆域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富民强省之路。浙江以全国1%的土地,养活了4%的人口,创造了近7%的GDP,为全国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浙江的国土资源具有“三多三少”的特点:一是海域多、陆域少,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匮乏;二是山地多、平地少,全省陆域面积中,山地占七成,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三是人口多、耕地少,目前全省常住人口5400多万,人均耕地不足全国人均的40%。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保住青山绿水,是全省上下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浙江牢固树立节约集约的意识,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快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探索土地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出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用地计划指标分配与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相挂钩,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纳入市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不断探索完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共同责任机制。全省先后有11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模范县(市)。实施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围填海造地、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和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土地管理保护和集约利用水平。全省近5年累计垦造耕地113万亩,连续16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2012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6万亩,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耗地量比2008年初下降37%。

据李强介绍,浙江省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总结推广市县做法,鲜明地提出要以“亩产论英雄”。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了节约集约用地的“亩产倍增计划”,初步建立了“亩产论英雄”的导向、约束、评判机制,严格控制、逐年提高土地使用标准,倒逼企业和地方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

浙江的主要举措被概括为“四换工程”,就是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腾笼换鸟,就是要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产品、企业和产业,扶持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能耗污染少的产品、企业和产业,以先进产能替换落后产能。机器换人,就是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减员增效,用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破解土地等资源要素制约。空间换地,就是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空间布局,合理推进产业集聚,集中建设公共设施,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以多层厂房替代单层厂房,促进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利用,全面推进新增建设用地“节流减量”、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增效”、批而未用土地“减量加速”,实现以较小的土地资源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电商换市,就是充分发挥浙江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独特优势,以电子商务提升专业市场,以商业模式的创新,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依赖。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旭明在讲话中提到,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部将“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作为第23个全国“土地日”的主题,对于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人多地少,资源禀赋先天不足,耕地资源十分紧缺,土地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特殊的省情决定浙江必须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浙江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节约优先战略,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以集约促转型,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节约资源、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赢”。

黄旭明副省长介绍,浙江省将以这次活动的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真正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格局;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均衡开发国土空间,切实保护国土生态;进一步创新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机制,通过资源要素紧缺的倒逼机制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绍兴市委书记钱建民在发言中指出,这些年绍兴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断深化“亩产论英雄”理念,广泛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在提升用地效益的同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双赢。他总结这些年的工作和体会主要是四个方面:一、坚持多策并举,确保发展用地;二、紧扣转型发展,确保科学用地;三、创新政策机制,确保高效用地;四、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依法用地。

在宣传仪式上,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市长俞志宏在发言中向全社会发出五项倡议,一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严格土地管理的大政方针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努力营造“寸土必惜、寸土不弃”的节约集约用地氛围。二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实现“中国梦”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努力形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始终坚持节约优先战略,高扬节约集约用地旗帜,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放在首位,科学、合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利用最少的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在全社会倡导“亩产论英雄”的用地理念。四是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将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依法依规管地作为政府的自觉行为。五是将“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作为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每个公民都成为节约集约用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主题宣传仪式的最后,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主任孙家海倡议说,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珍惜土地就是珍惜我们的家园,就是珍惜我们的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为实现我们国家的持续永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做出最大贡献!

猜你喜欢
集约节约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节约
耕地时节
节约
节约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