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城乡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

2013-12-27 03:48,胡
关键词:城镇重度城乡

胡 健 ,胡 康

(1.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涉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湖南省城乡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

胡 健1,胡 康2

(1.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涉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为了探寻城乡大学生在互联网使用状况上的差异,对湖南省15所高校的250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互联网的使用地点以学校为主,且网络成瘾现象不容乐观。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尽管上网地点均以学校为主,但在选择家里或网吧上网则呈明显差异,而且网络成瘾方面重度成瘾者城镇大学生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这主要是由于城镇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在互联网使用设备上的差异以及使用环境上的差异造成的。

城乡;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湖南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中,单纯的说教模式难以产生作用。在充分尊重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可适应性环境的塑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点[1]。在中国4.57亿网民中,有46.3%的网民是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这个群体已经达到2.12亿人,既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也是使用网络应用较为活跃的群体[2]。电脑网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必须从高校网络德育的基本目标、基本任务、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方面构建起有效模式[3]。网络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活动空间。但是,虚拟的网络社会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严峻的负面影响:网络综合症,网恋、网婚、网上暴力等各种问题接踵而至[4]。目前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顾海根对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2.9%[5];张志松、李福华在对安徽省618名大学生进行采样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学生中存在14.08%的网络成瘾者[6];可见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已占到了不少的比例。为了调查研究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方面的状况,更好地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笔者针对湖南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自编问卷进行了调查研究。

网瘾测试量表在金伯利·S·扬网络成瘾综合症测试量表基础上修正而成,设计10个选题,每个选题设5个选项(对应1~5分),10~20分为普通使用者,21~35分为轻度网瘾者,36~50分为重症网瘾者。

一、湖南省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现状

此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和纸上问卷2种方式进行,调查了来自湖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等湖南省的15所高校的学生,共获得问卷2 595份,最终有效问卷为2 503份,有效率为96.4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为1 006人,女生为1 497人;大一学生1 007人,大二学生1 058人,大三学生302人,大四学生136人。

1.上网地点以学校为主

表 1 大学生上网使用地点

从上网地点来看,大学生在学校上网的人数为1 891人,占到全部人数的75.5%;其次为网吧,有407人,占到全部人数的16.3%;仅有8.2%即205人在家里上网。从中可以得知,大部分大学生利用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时间上网,即互联网使用已成为大学生活普遍存在的现象。

2.网络成瘾现象不容乐观

表 2 大学生网络成瘾级别

从表2中可以得知,普通使用者为821人,占所有被调查大学生人数的32.8%,这一部分大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网络使用行为,做到张弛有度。重度网瘾者为92人,占总人数的3.7%,这一部分无法控制自己的网络使用行为,已形成网络依赖。轻度网瘾者为1 590人,占总人数的63.5%,即大多数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上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控制自己的网络使用行为,有时无法控制。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度和不当地使用网络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7]。尽管看上去重度网瘾者仅为少量,但大学生本身正处于自控性差的年龄阶段,导致轻度网瘾者向重度网瘾者过渡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急需得到控制。这些数据都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不容乐观。

二、湖南省城乡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的差异

1.上网地点的差异

表 3 城乡大学生上网地点状况 人

从表3可知城镇大学生中有76.7%的学生747人选择在学校上网;11.8%的学生115人选择在家里上网;11.5%学生112人选择在网吧上网。农村大学生中有74.8%的学生1144人选择在学校上网;5.9%的学生90人选择在家里上网;19.3%学生295人选择在网吧上网。可见城镇大学生中以在学校上网为主,在家里和网吧上网的学生相差不多。农村大学生中上网地点以学校为主,但在网吧上网的人数明显多于家里上网的人数。尽管在选择地点上两者之间均以学校为主,但农村大学生在家里上网的比例明显低于城镇大学生,而在网吧上网的比例明显高于城镇大学生。

2.上网费用及日均上网时间的差异

表 4 城乡大学生月均上网费及日均上网时间状况

从表4中可知,无论是月均上网费还是日均上网时间,城镇大学生都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城镇大学生的月均上网费为55.533元,日均上网时间为3.855小时;农村大学生的月均上网费为40.906,日均上网时间为3.136小时。

3.网瘾级别的差异

从表5中可知,网络成瘾方面重度成瘾者城镇大学生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城镇大学生中309人是普通使用者,616人为轻度网瘾者,49人为重度网瘾者,分别占城镇大学生总人数的31.72%、63.24%、5.03%。农村大学生中512人为普通使用者,974人为轻度网瘾者,43人为重度网瘾者,分别占农村大学生总人数的33.49%、63.70%、2.81%。由此可以看出,在重度网瘾倾向方面城镇大学生的比例比农村大学生高了2.22个百分点。

表 5 城乡大学生网络成瘾级别 人

三、湖南省城乡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存在差异的原因

1.互联网使用设备具有差异

调查中发现农村大学生在家里上网的比例明显低于城镇大学生,而在网吧上网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城镇大学生,这主要与学生互联网使用设备有关。首先,当前社会状况下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架设了互联网使用设施,很多地方还没有开通,农村大学生家庭无法加入互联网使用用户,导致农村大学生在家无法接触到网络。其次,大部分农村大学生家庭家境并不富裕,不一定会加入互联网。农村大学生的月均生活费为756.95元,城镇大学生的月均生活费则为960.03元,城镇大学生的月均生活费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高出约200元/月。以管窥豹可知城镇大学生家庭的经济水平相对来说还是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家庭。此外城镇大学生家庭给孩子添置电脑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城镇大学生中760人拥有自己的电脑,占到总人数比例的78%;农村大学生中927人拥有自己的电脑,只占到总人数比例的60.6%。这些原因导致城镇大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地在家里使用互联网,而农村大学生只能出外选择网吧进行上网。

2.互联网使用环境具有差异

城镇大学生重度网瘾倾向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城乡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环境具有差异。首先,城镇大学生拥有自己电脑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这为城镇大学生更长时间地使用互联网提供了便利,让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时间上网。其次,城镇大学生的月均上网费和日均上网时间都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城镇大学生的月均上网费为55.533元,日均上网时间为3.855小时;农村大学生的月均上网费为40.906元,日均上网时间为3.136小时。一旦上网时间越长,同时又不用控制上网费用就更容易使得人沉迷网络,从而导致网络成瘾程度加深。此外,城镇大部分大学生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往往早于农村大学生,他们比农村大学生更懂得利用互联网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资料的查找,更有各种新兴的微博、微信、网络视频、论坛空间等,这些新的互联网运用方式无形中也加长了他们的使用时间。总的来说,城镇大学生接触互联网比农村大学生更早,懂得更多,同时又具备了更良好的上网条件,再加上青少年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形、自控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已成为网络滥用和成瘾的最主要的易感人群[8],使得城镇大学生重度网络成瘾者要多于农村大学生。

各种事物按其固有规律在运动、发展和变化着。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实践中,必须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事物的发展状况,事物发展的后果和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和推测、预测,进而考虑和设想解决现实向题和对付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方案,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9]。城乡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城乡大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具有差异,这种差异是与使用设备以及使用环境有关的,这些相关因素综合作用,给我们在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增添了一定的困难及障碍。无论从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趋势,还是从教育学、心理学、道德发展规律的角度看,坚持主体性德育道路,构建以人为本的德育体系,都是高校德育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的必然结果[10]。网络德育也不例外,针对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不容乐观的现象,我们要根据城乡大学生在互联网使用状况上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或途径,进行可适应环境的塑造,尽最大可能地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正确利用网络服务校园学习生活。

[1] 肖 强.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的基本要求——内涵深化、制度完善和效率提升[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92-94.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1年)[EB/0L] .http://www.cnnic.net.cn.

[3] 柴世钦.高校网络德育及其模式构建[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37-139.

[4] 吴幼珍. 浅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与调适方法[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4-136.

[5] 顾海根.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J]. 心理科学, 2007,(6):1482-1483.

[6] 张志松,李福华.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J]. 教师教育研究,2011, (3):46-50.

[7] 唐志红,周世杰.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风险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51-53.

[8] 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9] 蒋庆南.未来研究在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南财经学院学报,1982,(2):64-67.

[10] 雷 军.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的高校德育体系之构建[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2-94.

A Probe into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Use of from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Hunan

HU Jian1, HU Kang2
(1.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410100, Hunan, China; 2.Swan Colleg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To study the internet using differences of college student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questionnaire in 2503 college students from 15 universities in Hunan province indicates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use Internet mainly in school, and the phenomen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is not optimistic. Urban students and rural students usually surf on line in schools, but the Internet in the choice of home or Internet cafe is obviously different, and Internet addiction severe addicts urban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roportion of rural students.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differences from equipment and environment using between the urban students and rural students.

urban and rural;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use; Hunan

F626.5

A

1673-9272(2013)04-0154-03

2013-04-18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研究”(编号:11JDSZ1106)。

胡 健(1981-),女,湖南双峰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本文编校:李浩慧]

猜你喜欢
城镇重度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文化边城镇远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宫斗剧重度中毒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