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职业适应性研究

2013-12-30 03:38潘自影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概况影响因素

摘要:职业适应性,对个人而言。是其从事相关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素质特征,是个体适合从事职业的程度;从职业角度看,是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特点对个人的个性特征及其发展的要求。西方学者的职业适应性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界定内涵、确立评价标准以及对乡、城迁移者的研究上面,而国内关于职业适应性的系统研究则比较集中在农民工群体、移民、城镇青年或独生子女和大学生这四类群体上。这些职业适应性研究的方式方法存在着一些不足,是今后研究中应该克服的,这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政策和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职业适应性;影响因素;概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050—04

“适应性”,生态学术语,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最早源于英国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学说。心理学家认为,适应是主体在维系与环境相对平衡时所表现的动态心理过程。而英国的斯宾塞则是最早将“适应性”一词引入社会学领域的。在他看来,每一个有机体(包括人)总是在不断适应周围赖以生存的环境,适应是大体上的,是一个不断被打破又不断趋于和谐一致的过程,而且总是在向前继续着的。

动物为了生存必须适应自然环境,而人类为了生活也必须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这深刻地揭示了生物体的适应发展变化过程以及进化过程,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充分地说明,人并不具备适应社会的本能,适应不是自发的,而是一种有意识的、积极主动的行为,是经过思考理性地控制自己意识和行为的一种结果。

关于职业适应性的研究,由于立场和角度的差异,学者们对其界定则不尽相同。

袁方等人认为,职业适应是一种劳动者的社会化,是个人继续社会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适应水平受到包括劳动者预期社会化等内容的影响。

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职业适应性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心理素质特征,它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职业适应性是指个人与特定职业环境之间为达到和谐共处的动态调整过程。它展现了个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个人在组织中的角色及作用。一方面,受职业价值观影响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方式决定着人们的职业决策和行为;另一方面,适应性的特点本身就是个体职业价值观的部分体现。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个体主动进行职业态度的改变其实质就是对自身职业价值观的一种调适。

综观以上观点,笔者认为,职业适应是指个人与其特定的职业环境进行互动、调整以达到平衡的动态过程。所以,对职业适应性的理解应从个人和职业两个角度来把握。对个人而言,是其从事相关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素质特征,是个体适合从事职业的程度;从职业角度看,是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特点对个人的个性特征及其发展的要求。所以,职业适应性是一个人从事工作时必须具备的生理、心理素质特征,是个人与特定的职业环境为了实现两者的和谐所进行的互动、调整,是两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水平。

一、国外职业适应性研究概况

关于职业适应性的研究,国外较之我国要早一些,他们把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技能、角色适应性、职业适应性、认知适应性等领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笔者发现,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职业适应性的内涵;第二,确立了职业适应性的评价标准;第三,对职业适应性群体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其成果集中体现在对乡、城迁移者的研究上面。

(一)界定职业适应性的内涵

关于职业适应性的定义,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观点。笔者在此仅举有代表性的观点供大家考量。

罗福·奎斯特认为,进入职场之后,个体是否愿意继续从事该种职业,取决于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即从个人对职业的满足和组织对个人的满意两个方面来探究一个人的职业适应性。“满足”是指自我职务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满意”则是指人事考核中对经营生产的产值、销售额度等人事考评指标的满意程度等。

(二)确立职业适应性的评价标准

由于对职业适应性的内涵没有进行统一界定,所以现阶段并不存在一个统一公认的职业适应性测评标准。但大家一致认同,职业适应性的测评标准可以分为主观的和客观的两大类。在实际运用中,人们的目光大多集中在客观标准上,而最有代表性的客观标准就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的职业-人格类型理论,其实质在于人格与职业的相互适应。他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和兴趣决定其职业倾向。职业选择可被视为人格的延伸和表现,个人的行为是个体与其周围的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可以被划分为六种,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职业环境也可以被分为这六种类型;人格与职业的类型匹配程度是形成个人的职业满意度、稳定性及职业成就的基础。因此,劳动者的职业性向与职业类型的匹配便成为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个测验建立了人格与职业的联系,成为职业选择、招聘、职业咨询、职业培训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霍兰德先后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Vocational Prefer-ence Inventory,VPI)和自我职业选择量表(Self—Directed Search,SDS),并修订过多次。SDS是在VPI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量表。

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威廉森提出了特性一因素论(Trait-Factor Theory),这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职业指导理论。这一理论以经验为导向,核心是人一职匹配。该理论认为,个体的个人心理与行为的差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性(即特质)都有自己的独特之所在;而某些特定职业往往又与某种能力模式及人格模式有关。所以,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能找到与其相适应的职业,人人都有选择职业的机会,人的特性又是可以测量的。以个人的兴趣、能力为前提,职业指导可以帮助个人寻找与其特性相一致的职业、找到与其相匹配的工作机会。

此外,影响较大的还有萨柏、金斯伯格和施恩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和后来大家比较推崇的职业成熟度理论。

(三)实证调查研究影响迁移者职业适应性的因素

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五种影响因素:

1.性别。相对于男性迁移者,女性迁移者适应水平较高,更易于与当地人通婚、杂居,也能更快地适应当地的文化规范。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只有短期迁移者(在迁入地居住低于10年时间的)的适应状况在性别方面才存在差异,而且男性迁移者的适应能力比女性要强些。

2.年龄。大家都认为,年轻的迁移者(15—30岁)比年长的迁移者的适应能力更强、适应速度更快。

3.婚姻状况。有研究表明,已婚迁移者适应水平比未婚迁移者要差,其原因在于过重的经济负担。但也有研究认为,适应得最好的是有伴侣及孩子在身边的已婚迁移者,其次是有伴侣在身边的已婚迁移者,再次是未婚迁移者,最后是无伴侣陪伴的已婚迁移者。

4.受教育程度。研究认为,迁移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适应程度以及迁移后的第一个工作声望。但也有研究表明,迁移者的受教育程度与适应水平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5.个人品质。有人称其为“内部潜能”(Inter-nal potentials)。这种内部潜能既包括文化方面的因素,如价值观;又包括生物因素方面的考量,如忍耐力。它既具有高度可塑性,又可相当稳定。内部潜能可塑性越强,适应的速度就越快,适应的效果就越好。

以上五个因素均考量的是个人层面的原因。而从社会层面上看,对城乡迁移者适应水平产生影响的主要包括其所在地区的地位、迁入地对迁移者的接纳程度、两地的推拉力量、两地社会系统中规范一致的程度等因素。

二、国内职业适应性研究概况

较之国外,国内的职业适应性研究在系统性方面较弱、范围也较窄。国内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最早的职业适应性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聚焦在城镇青年、农民工、三峡移民和大学生这四类群体上。

(一)城镇青年或独生子女的职业适应性问题

研究结论表明,城镇青年的职业适应状况令人喜忧参半,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实际行为,大多数青年还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徘徊不定。虽然他们的观念也在向务实转变,但城镇青年对初始职业和当前职业的适应状况都只是一般水平,前者略低于后者。

风笑天等人实证调查研究了城市青年的职业适应状况。研究得出:影响他们职业适应的因素只有四个,即工作年限、与同事的关系、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型。而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等其他一些因素都与职业适应不相关。胡仕勇等人对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职业适应状况也进行了定量研究,主要探讨了影响职业适应水平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对职工的职业适应水平影响因素按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在岗时间、工种的复杂性、产前培训状况、工作态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教育背景、个性和文化程度。但是否为独生子女等都与职业适应不相关。

(二)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问题

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状况与其是否当过学生干部、性别、学习成绩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大部分学生的职业适应时间为三年;约三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过低;直接影响大学毕业生能力的发挥的因素为领导作风、专业工作条件、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等,这些是导致其职业流动的重要因素。而影响大学生职业适应的因素主要有职场环境与教育环境的差异、现实职业环境与职业理想的反差、职业角色与个性特征的冲突、职业能力与学业成绩的矛盾等因素。

邓碧会等人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大学生职业适应性主要包括学习及技能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职业意识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这五个方面;但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整体水平并不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大学生的学习和人际适应性相对较高,而职业选择和环境适应的水平却相对较低;女性大学生在人际关系适应方面高于男性大学生,但其职业适应性却低于男性大学生。河南大学的蒋艳菊主要从气质类型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问题,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大学生更适合需要迅速灵活做出反应的工作;反之,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为适合耐心细心的工作。此外,李志、邓维、李兢主持的重庆六所高校的大学生的实证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因素主要有工作本身、职场人际关系以及心态调整,理工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所面临的职业障碍因素少一些。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大学生认为“收入难以满足生活需要”更可能阻碍其职业适应性。

(三)城市农民工的适应性问题

进入城市的农民工,面对陌生的环境、规范及思想观念表现得不太适应,作为一个边缘化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当前,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适应状况的描述方面。得出的较为一致的结论是城市农民工整体适应水平差,处于城市中的“边缘人”状态。

田凯等人发现,较之城市居民,城市农民工在职业环境、居住条件等方面,大都水平很低、处于劣势状态;而这种劣势状态又直接导致他们与城市人接触和交往时的困难,进而又进一步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文化的交融,导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水平总体较低。

学者们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状况,即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经济层面包括就业状况、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在就业方面,近些年来,由于他们对工作要求较低,所以能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他们的工资收入也在逐渐上涨,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在完善着。所以这个层面的适应较为容易些。社会层面主要是指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适应。农民工的交往范围很难突破老乡、亲戚、朋友这个圈子,与城市市民的交往只限于生产生活方面,却很少有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这就造成了这两类人的疏离、隔阂和冲突。由于农民工的收入主要用于本人及家庭必须支出上,所以虽然城市里的娱乐项目很多,但他们却是很少涉及。心理层面主要包括社会认同与城市归属感、个人期望、向往程度与主观幸福感等方面。身份社会造成了农民工在缺乏城市的社会认同,他们只认同城市空间中的同质群体(老乡),这就造成了他们与城市社会的分离。所以这更造成了他们在多维度、多层次上感觉自己没有融入城市社会,思想上比较消极,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基本没有适应城市生活。

还有一类研究集中分析造成农民工整体适应水平低下的原因。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解释:

1.知识技能因素。大部分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且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导致他们缺乏专业技能。薄弱的文化基础加上年龄的因素,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总的来说,文化水平低且技能欠缺是造成农民工难以适应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

2.心理因素。中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这就造成了城市民众的“优越”思想和对农民工的排斥心理,这进一步阻碍了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此外,农民工进城工作大部分是由亲戚朋友或熟人介绍的,这降低了农民工迁移或流动的风险和成本,同时也正是这种初级社会关系网保护了农民工对传统意识的依赖,阻碍了他们的城市适应。

3.制度因素。以户籍为标志的城乡分割制度是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近年来,虽然人口流动政策在不断放宽,但他们的根本身份并没有改变,所以他们能在城市就业却不能生根,因为他们没有得到法律形式上的居民身份,这就造成了农民工角色转换与身份转换的分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身份社会的受害者。但需要说明的是,在调查研究中,由于缺乏对适应标准的准确界定。有时会将农民工的社会适应研究与其生活状况调查混为一谈,所以导致不能对农民工的适应研究更进一步。

(四)迁移者的适应性问题

国内的专家学者们主要探究了迁移者的社会适应问题,他们从主客观两个角度探讨了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从主观方面,分析了移民的主观能动性矛盾带来的后果;从客观方面,探讨了政府行为、不可避免的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此外,学者们还探究了移民迁移后的社会心理状况和各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对生活环境的感觉、满意度、习惯和生活问题等四个方面。有学者认为,在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过程中,三峡移民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意义,而迁移后的这种主观能动性首要表现在社会心态上。风笑天用1997年、1999年和2000年对湖北省宜昌地区400多户三峡移民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做了纵向对比,从生产、生活、心理、环境等角度考察了移民在安置地的适应状况,揭示了自我矛盾性特征,探讨了影响三峡移民社会适应的主观因素及制约作用,并分析了移民主观能动性矛盾带来的后果。研究成果认为,人际交往状况、特别是异质人际交往(即与当地居民的交往)状况是影响移民在安置地社会适应的最重要的因素。三峡移民在社会适应状况参差不齐,日常生活领域的适应状况普遍较好,而经济方面的适应和心理方面的适应状况则表现得比较差。

三、职业适应性研究的不足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表明,现有的职业适应性研究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研究对象上看代表性不足

对于迁移者,我们只研究了国内的跨省移民,我国每年都有数十万人迁移到国外,这部分人对国外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社会文化状况适应如何,至今为止很少看到有这方面的研究。当然,虽然我们的研究已涉及大学生、独生子女、农民工的职业适应问题,但对社会的其他群体的职业适应研究却相对不足。

(二)从研究方法上看欠缺定量、实地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定性研究和描述性分析居多,实证定量研究却很少且不规范。在仅有的定量研究中,测量指标的设定理论依据支撑不足,差异非常大,导致研究成果碎片化严重,缺乏系统的总结。

(三)从研究视角上看不够宽泛

虽然当前已有一些关于职业生涯、职业价值观、职业选择等方面的研究,但关于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职业锚等方面的研究却相对稀少。

(四)从研究目的上看指向性不够充分

我们的调查研究,虽然有很多是建立在调查问卷、实际访谈的基础上,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只是理论层面上的,研究目的的行动性特点不够明确,在行动中研究,更应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注重对实践的指导和影响。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虽然职业适应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相应研究却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专家学者们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为人们的职业适应困惑提供指导。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学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政策和实践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方,等.劳动社会学[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0:31-43.

[2]郑杭生,李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林南.网络社会与社会资本[C]//21世纪与中国社会学——庆祝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系20周年学术讲座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谢高桥.都市人口迁移与社会适应——高雄个案研究[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1:119.

[5]林南,边燕杰.中国城市中的就业与地位获得[C]//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风笑天,等.城市青年的职业适应: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3,(4)。

[8]胡仕勇,等.国有企业青年职工职业适应性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4,(1):9—15.

[9]邓碧会,等.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状况及相关对策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9—63.

[10]蒋艳菊.大学生气质的职业适应性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91—92.

[11]李志,邓维,李兢.大学生职业适应性障碍的自我认知研究[J].青年探索,2008,(4):70-73.

[12]杨雪.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6,(1).

[13]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82—88.

[14]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社会科学研究,2003,(5):92-96.

[15]刘震,雷洪.三峡移民在社会适应性中的社会心态[J].人口研究,1999,(9):18-23.

[16]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J].社会学研究,2004,(8):19—27.

[潘自影: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系讲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研究]

猜你喜欢
概况影响因素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