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工作方法的思考

2014-01-01 01:50邵新文李永庆罗克强秦立栋
环境与生活 2014年6期
关键词:厂址榆林总体规划

邵新文 葛 毅 李永庆 罗克强 秦立栋 黄 艳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陕西 西安 710054)

1 建设项目选址的法律依据及有关规定

1.1 法律法规

自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实施以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其中有很多内容是涉及建设项目选址的,详见表1所示。这些涉及建设项目选址的法律法规为建设项目选址全面实现法制化奠定了基础,对克服环境污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保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选址中涉及到气象与环境因素的国家技术标准、规范等有关规定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指南》中对各行业(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发酵、火电、化肥、合成材料、石化炼油、水泥、水利水电、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的选址提出了指导性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1-93)》中3.2节: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如需进行多个厂址优选,应对各厂址分别进行预测和评价。选址中涉及到气象与环境因素的国家技术标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3.2小节: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人畜居栖点500m以外。

(2)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WKB3-2000)中4节:生活垃圾焚烧厂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规定,并符合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的要求。

(3)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WKB2-1999)中4.1.2小节: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住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4)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在城镇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可能易于理解但有时会出现上风向风频也较大的情形)。

(5)化工厂址初步方案:厂址周围的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游览区、自然保护区等情况,是否符合环保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等等。

2 榆林某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轧钢生产线用地选址实例分析

2.1 建设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与交通。建设项目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南7km的上郡南路东侧250m处,属于1994年榆林市总体规划南郊综合区的工业区内,但在2001年修编的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则被规划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项目厂址为租赁榆林氮肥厂预留的建设用地,地理坐标:东经109°46′43.7″,北纬38°14′0.3″。厂区东侧为下尤家湾村,西侧为交通工程公司家属院,南、北均为空地。厂区西距上郡南路(原210国道)250m,距榆林火车站约8km,交通便利。

(2)建设内容及总图布置。建设内容及主要设备:① 熔炼系统。分别由原料(废钢铁)堆场、压铁块车间、熔炼车间、化验室、辅助材料库及成品库组成;②轧钢系统分别由原料(钢锭)堆场、轧钢车间、成品库和机修车间等组成;③辅助设施。设有变电所、循环水系统及电子秤等;④生活服务系统。设有职工住宅、食堂及浴室等。

表1 项目选址分析表

表2 选址处理方案比选表

总平面布置:建设项目厂区总平面布置呈“L”型,可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由北向南依次布置有:职工生活区、熔炼车间、压铁块间和露天废钢铁堆场;该厂大门位于厂区的西南角。东部为轧钢车间和机修间,其中成品库位于轧钢车间的南侧。

2.2 建设项目选址分析

(1)项目建设场地。建设项目占地24060m2,位于榆林市区南7km上郡南路东侧250m处。于2000年11月1日立项选址、建设,2001年9月建成试生产。

(2)选址由来。建设项目的厂址为租用榆林氮肥厂改造工程用地,该处原为榆林交通工程公司用地。1992年12月16日,榆林专员办公会议决定,榆林市交通工程公司将其所占用的 338.25亩土地和所有办公、生活区的建筑及附属设施全部转让给氮肥厂改造工程筹建处,由氮肥厂改造工程筹建处补偿交通工程公司1300万元。按照专员办公会议精神,该筹建处与榆林交通工程公司于1993年6月25日签订了协议书,协议书中将交通工程公司家属院列入计划搬迁之列。氮肥厂改造工程于1993年开工建设,由于建设资金未能全部落实,致使工程建设一直处于停滞状态。2001年1月1日筹建处将部分土地租给榆林闽光公司作为轧钢厂厂址用地,租期10年。

1994年榆林城市总体规划将该区划为南郊综合区化工区,2000年9月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式启动,在修编中将该区调整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该总体规划于2001年7月完成,并通过评审;2002年4月上报省政府。

1999年省计委以陕计原材(1999)153号函同意氮肥厂改造工程继续按照原批准文件精神招商引资,落实建设资金,以期该项目尽早建成投产。榆林地区能源开发公司与中国国企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于2002年8月在北京签订合同;中国国企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投资总额12%固定回报率,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榆林氮肥厂改造工程。榆林市计委于2 0 0 2 年9 月1 0 日以榆政计发(2002)388号文报请省计委,申请外汇额度5000万美元,以便资金早日落实,继续开工建设。若此报告得到批准,交通工程公司家属区将有可能进行搬迁。

(3)选址分析。项目选址分析详见表1。综合表1选址分析,该项目的选址虽然不占用农田、地质条件好、交通方便,但不在2000年修编的榆林城市规划的工业区内;厂址距离居住区较近,不符合《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中轧钢厂不小于300m的规定,废气、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大,经过公众参与的调查,43%的公众不支持该项目的生产。由此可见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项目选址不当。

(4)选址建议。从以上分析,就榆林闽光公司轧钢厂厂址选择问题,提出以下三种处理方案,用于比选,详见表2所示。

从方案比选结果可以看出,方案二和方案三都始终解决不了项目选址与榆林城市总体规划或(和)轧钢厂卫生防护距离的规定之间的矛盾。因此,建议采用第一种方案,企业另行选址,搬迁。

3 建议

以上主要讨论了建设项目优化选址的目的和应注重的基本原则,并以榆林闽光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轧钢生产线用地选址为实例进行了分析。

然而从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来看,现有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选址的评价作用微乎其微,厂址选择流于形式,往往是局限在建设单位或决策部门已经圈定的一、二个厂址,这些厂址又多半是从内部成本观点出发进行选择,常常忽视环境因素。笔者建议从建设项目优化选址方面完善现有的环境管理措施,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就从各方面开始着手对建设项目选址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同时注重建设项目选址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1]芦虹.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及其法律依据研究.河北工业科技,2003,20(1):18-21.

[2]王栋成,张爱英,董旭光,王静.建设项目选址的气象和环境空气影响因素研究.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技术导则与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5]国家环保局监督管理司编.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厂址榆林总体规划
榆林感怀
走榆林
榆林抿尖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榆林力量
——为榆林抗洪救灾而作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开发性核电厂厂址保护工作探索与初步实践
“华龙一号”在内陆厂址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
某石煤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厂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