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2014-01-03 06:30胡洪涛麦健铭何永传曾振横
现代医院 2014年10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丙泊酚

胡洪涛 麦健铭 何永传 曾振横

目前无痛胃镜检查越来越多,常用方法为麻醉性镇痛药复合静脉麻醉药,但二者对呼吸及循环系统均有抑制,联合应用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寻求新的药物配伍方法是目前无痛检查术的热点。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作用持久、镇痛效果确切、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无干扰以及不会影响患者苏醒等优点而备受临床医生青睐。本研究拟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 例拟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ASAI ~Ill 级,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其中男57 例,女43 例,年龄60 ~81 岁,平均(65.80 士5.7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 例:I 组为氟比洛芬酯(50 mg/5 ml)复合丙泊酚(200 mg/20 mL);Ⅱ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禁食6 ~8 h,禁饮4 h。患者进入胃镜室后,常规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穿刺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I 组先缓慢静注氟比洛芬酯1.0 mg/kg,Ⅱ组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两组均在10 min 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0 ~2.0 mg/kg,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50 mg/min。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行胃镜检查术,术中根据患者的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20 ~30 mg 至体动消失。术中均给予鼻导管吸氧(2 ~3 L/min),麻醉过程出现血压、心率下降者,分别静脉注射麻黄素5 ~10 mg、阿托品0.25 ~0.5 mg。术中如并发舌后坠,予以托下颌角,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果出现严重呼吸抑制者(SpO2<90%),经上述处理无法纠正,则立即拔出胃镜并给予托下颌面罩吸氧或呼吸囊辅助呼吸纠正缺氧。检查结束后,待患者完全清醒,可自主活动,在家属陪同下离院,并告知术后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记录用药前、术中、术毕清醒时SBP、DBP、HR、RR 及SP02、患者苏醒时间(末次给药至意识恢复的时间)以及丙泊酚总用药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配对设计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确切

但I 组肢动、呼吸抑制少于Ⅱ组;I 组异丙酚用量较少,患者对镇痛镇静的满意度高于Ⅱ组。

2.2 两组术中麻醉效果比较

镇静镇痛确切,术中麻醉效果评定为优、良、差的例数:I 组为47 例、3 例,0 例,Ⅱ组为46 例、4 例、0 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

2.3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组间30 min、1 h 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本研究均为门诊病人,术后1 h 均离院,术后2 h、6 h 疼痛程度比较有待进一步观察。

2.4 麻醉期间并发症情况

Ⅱ组呼吸抑制、低氧血症发生率高于I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并发症情况比较 (n)

3 讨论

目前无痛胃镜检查术在临床上越来越普及,常用的麻醉方法是以丙泊酚为主、辅以其他镇痛药物的静脉全麻[1-2]。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速、苏醒迅速,持续输注后无蓄积,但其镇痛作用微弱。研究表明:丙泊酚用量达到3 mg/kg 才能满足胃镜检查术的要求,但随着剂量的增大,容易引起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因此多联合其他镇痛药物,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及其副反应。目前,临床上常联合应用麻醉性镇痛药,如芬太尼、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虽可达到增强镇痛作用的效果,但麻醉性镇痛药本身亦有引起呼吸抑制的副作用,因而二者联合应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5]。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新剂型的静脉注射用脂微球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其镇痛机制是通过在脊髓和外周抑制环氧化酶-2 的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减轻手术创伤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水肿,减少感觉神经纤维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以达到镇痛效果。其同时具有不抑制呼吸、不影响麻醉深度及术后苏醒等优点[6-1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1-12],还能够减轻止血带诱发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性反应[13]。张建强等观察丙泊酚联合凯纷应用于门诊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将60 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2 组,每组30 例。P 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F 组静脉注射凯纷1.5 mg/kg 及丙泊酚2 mg/kg;两组均在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2 ~0.3 mg/kg。监测术前和胃镜入咽喉部时的MAP、HR 和SpO2,患者无睫毛反射后开始操作,观察并记录检查时间、睁眼时间、丙泊酚用量、肢体动情况及术后吞咽痛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发现两组间MAP、HR、SpO2、异丙酚用量、术中体动发生率、吞咽痛发生率等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异丙酚加凯纷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简便易行,诱导迅速舒适,可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和术后吞咽痛,使麻醉更加平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术,其镇痛效果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相似,与后者相比,具有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不良反应更少等优点。

总之,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TSAI HI,TSAI YF,LIOU SC,et al. The questionable efficacy of topical pharyngeal anesthesia in combination with propofol sedation in gastroscopy[J].Dig Dis Sci,2012,57(10):2519 -2526.

[2] 林光燕,庄小强.不同联合用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对比研究[J].现代医院,2012,12(1):25 -27.

[3] TAKAYAMA A,YAMAGUCHI S,ISHIKAWA K,et al.Recovery of psychomotor function after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with remifentanil-propofol orfentanyl-propofol[J]. J Anesth,2012,26(1):34 -38.

[4] MAHFOUZ AK,GHALI AM. Combined use of remifentanil and propofol to limit patient movement during retinal detachment surgery under local anesthesia[J].Saudi J Anaesth,2010,4(3):147-151.

[5] 任 峰,陆新来,许兰芬.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地佐辛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2):225 -226.

[6] NIKAWA K,NISHINA K,MAEKAWA N,et al. Dose response of flurbiprofen on postoperative paln and emesis after paediatric strabismus surgery[J].Can J Anaesth,1997,44(1):95 -98.

[7] MIYOSHI H,TANAKA H,KATO T,et al.Local instillation of 0.75% ropivacaine compared with intravenous fentanyl and flurbiprofen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following 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 adults[J].Masui,2012,61(10):1044 -1047.

[8] FUJII Y,NAKAYAMA M. Influence of age on flurbiprofen axetil requirements for preventing pain on injection of propofol in Japanese Muir surgical patients:a prospective,randomized,doubleblind,vehicle—controlled,parallel-group,dose-ranging study[J].Clin Ther,2006,28:1116 -1122.

[9] 何会珍,魏智慧,韩 田.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小儿鼾症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4):2412 -2413.

[10] 侯军凯,李治松,张 卫.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术前心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8):1306 -1308.

[11] 熊珠取,姚爱军.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和罗哌卡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3):103 -104.

[12] 张冈毅,关永东,莫鉴锋,等.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急性肾绞痛的镇痛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2):96-97.

[13] 楼莹莹,刘志群,吴 论,等.氟比洛芬酯对止血带诱发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8):65 -67,70.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丙泊酚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氟比洛芬酯在乳腺癌术后镇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