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尔菲法的深基坑安全风险分析

2014-01-07 03:06
科技视界 2014年31期
关键词:德尔菲评判深基坑

陈 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辽宁 阜新123000)

0 引言

地下工程是一项高风险建设工程,对其进行正确的风险评估,进而实现恰当的风险控制十分必要[1]。实际工程证明风险分析能够有效的解决地下工程的风险问题[2],而风险分析的核心即为风险评估方法的确定。目前广发使用的层次分析法虽然可以通过MATLAB较为方便的实现[3],但仍然存在不足。在建立风险分析模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影响要素进行简化,忽略其中一些被认作次要的因素。随着工程的开展,这些被忽略的次要因素很可能成为主要因素,这就使得相应的评估准则可靠度下降。为提高评判的可靠度,不得不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评判准则,对于较大的工程(如北京市城市地下道路系统的风险评估准则[4])的评判准则应适时做出调整。相比上述方法而言,风险分析方法中的专家打分法则考虑了更为全面的风险影响因素,这一点在重庆两江隧道的建设中得以证明[5]。同时,专家打分法也比风险分析中的属性集和属性测度理论[6]更容易实现。

本文以某高层深基坑为研究对象,采用更为完善的专家打分系统—德尔菲法,对深基坑工程的风险进行分析,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是指评估专家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并通过多轮次交换调查专家对问题的看法,最后汇总成专家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在交换意见过程中,每位专家只能得到其他专家的意见,而并不知道意见归属。这种策划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学识,发觉潜在风险;而且专家彼此间不发生横向联系,在没有权威压力影响的状态下对风险做出较为合理、准确的判断。

2 工程实例

依据深基坑工程的地质水文、勘察、设计等资料咨询专家,确定了该工程的风险主要可以分为勘察风险、设计风险、施工风险、监测风险、自然风险、环境风险等,并将每个风险划分为10个等级。然后根据工程的进展程度以及遇到的困难组织熟悉深基坑、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共5人。向所有专家提供所有背景材料,由专家对风险等级进行多轮次评判,直到不再修改意见为止。

专家权威与否对评价的可靠性有相当大的影响,为消除专家个人因素的偏差,提高了评分精度。在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时,要考虑专家对某一指标要素的权威程度。专家权威程度用Cr表示,其值越大,表明专家权威程度越高。计算公式为:

式中:Ca为专家对指标要素作出判断的依据,文中所用依据相同,其值取为0;Cs为专家对指标要素的熟悉程度。

加权算术平均值Ci指标要素的加权平均值Ci越大,指标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越高。加权平均值体现了专家评分的集中程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Ci为指标要素i的加权平均值;Cij为专家j对指标要素i的评分值;m为专家人数。

标准差Si是指标要素得分的标准差:

变异系数Vi是代表评价波动大小的重要指标。Vi表明了专家对指标要素i相对重要性认识上的差异程度,也就是协调程度。Vi越小,专家们的协调程度越高。计算公式为:

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值:

根据专家的最终评判结果,由公式(2)、(3)、(4)、(5)确定加权算术平均值C¯i、标准差 Si、变异系数 Vi和权重值 w。

经专家评判后,权重值小于0.1,可认为风险较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很小,或者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发生后造成的损失较小。当权重值大于0.1小于0.2时,可认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也不大。当权重值大于0.2时可认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也较大,必须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和确保一定数量的风险投入。

3 结论

德尔菲法是系统分析方法在意见和价值判断方面的一种有益延伸,它提供了多方案选择的可能性,在国内外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具有较高可信性和科学性。本文结合地下工程施工投入大,安全风险高,风险评估理论匮乏等特点,采用德尔菲法对城市地下工程安全风险评估,设计评估准则和风险对策。通过匿名投票的方式,广泛征集专家的意见,利用德尔菲法对地下空间安全风险评估,继而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但是由于地下工程安全性涉及的因素很多,问题比较复杂,可借鉴的工程实际经验不多,本文的研究显然还不完善,仍需要在今后的工程实践和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钱七虎,戎晓力.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04):649-656.

[2]李景龙,李术才,李树忱.地下工程的风险分析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04(05):835-841.

[3]宋飞,赵法锁.地下工程风险分析的层次分析法及Matlab应用[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8,30(03):292-297.

[4]姚宣德,王梦恕.地下工程风险评估准则分析与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9,11(07):86-93.

[5]林志,陈杨.水下隧道施工期风险分析[J].公路,2007,03:202-205.

[6]孙维丰,陈立文,刘广平,等.地下工程施工风险分析应用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37(03):79-83.

猜你喜欢
德尔菲评判深基坑
德尔菲法构建肿瘤医院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融合式旅救护所指标体系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浅述
深基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应用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