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之累

2014-01-10 03:34陈四益
领导文萃 2014年1期
关键词:伟人戒烟名人

陈四益

一九二七年二月二十五日,鲁迅在给章廷谦的信中说:“我不想做‘名人了,玩玩。一变‘名人,‘自己就没有了。”真是无奈之言。

没有“名”的人,总觉得人之“有名”,是很风光的事,但真到了“有名”,如果不是想借虚名来骗钱或牟利,其实是很苦恼的。因为各色人等都要来这“名”上蹭一蹭,或托名以营利,或借名以自炫,或遭拒而恼怒,或仰慕而纠缠,或谬托知己强作解人,或有意贬抑以显其能。总之,“有名”便多是非。名气越大,是非越多。是是非非,听由别人编排,最后的结果便是没有了“自己”。

譬如鲁迅,因为名气太大,所以各色人等都有自己心目中一个鲁迅,这些不同的“鲁迅”,不但善善恶恶,判若云泥,有时还为了某种利益,被随心捏造。

鲁迅吸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到了中国烟草业的手里,就变成烟草“成就”了鲁迅。

在云南红塔集团的院子里,有一尊鲁迅雕像,手里夹着一支卷烟。塑像边的石座上刻道:“他的烟如同他的消瘦、坚毅的脸庞,如同他的文章与笔,这就是他与烟草的共生的关系。”“共生关系”,费解。是说有鲁迅才有烟?不妥,因为鲁迅出生之前几百年烟草已经输入中国;是说有烟才有鲁迅?也不妥,因为非但鲁迅出生之前烟草已经存在,而且在他死后烟草继续存在,鲁迅却不能再生。鲁迅的“消瘦”或同烟害有关,鲁迅的“坚毅”、“文章与笔”则同烟草风马牛不相及,因为不坚毅,不握笔,不写文章的吸烟者比比皆是。“共生”也者,只是烟草业拿鲁迅当广告罢了。

然而,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其实同烟无关。相反,鲁迅一生为烟所苦,他的早逝,烟草之害是脱不了干系的。

一九二五年九月三十日,鲁迅在写给许钦文的信中说:“我其实无病。自这几天经医生检查了一天星斗,从血液以至小便等等,终于决定是喝酒太多,吸烟太多,睡觉太少之故。”这一年,鲁迅正值四十四岁的壮年,但已显现出明显的病征,经医生检查,原因即在吸烟、喝酒与睡眠不足。于是,“医生禁止吸烟、禁止喝酒。所以现已不喝酒而少吸烟,多睡觉,病也好起来了。”可见烟草不是成就了鲁迅,而是戕害了鲁迅。

很可惜,鲁迅未能戒烟,也像毛泽东、邓小平一样对医生的劝告、警告未以为然。一九二六年六月,他写信给李秉中说:“因为各处碰钉子,也很大喝了一通酒,结果是生病了,现在已愈,也不再喝酒,这是医生禁止的。他又禁止我吸烟,但这一节我却没有听。”这“没有听”,为他的健康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名人、伟人,无须神化,他们各有各自显赫的功业,但也如同常人一样有他们的苦恼与弱点。鲁迅终其一生未能摆脱烟草的纠缠,尽管他始终认同吸烟的危害,也始终有着强烈的戒烟愿望,但他终于未能戒烟。直到一九三四年,鲁迅在信中还这样宽慰母亲:“男胃痛现已医好,但还在服药,医生言因吸烟太多之故,现拟逐渐少至每日只吸十支,惟不知能否做得到耳。”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次年,给友人胡风的信中也无奈地说:“消化不良,人总在瘦下去,医生要我不看书,不写字,不吸烟——三不主义,如何办得到呢?”

一九三六年,鲁迅死于肺疾。当代二十三位医学专家对保存至今的鲁迅X光胸片认真研读后的诊断是:慢性支气管炎,严重肺气肿,肺大泡;二肺上中部慢性肺结核病;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这证明长期吸烟正是鲁迅过早死亡的重要原因。

烟草业不说吸烟严重损害了鲁迅的健康,不说鲁迅死于吸烟相关的疾病,反而盛赞他“终生与烟草结缘”,称其著书立说、精神风貌,“与烟草密切相关”,真不知是何种心肠!

不同人,不同集团,为了各自目的,都在塑造符合他们利益的鲁迅以及他们正在加以利用的名人与伟人,造成一连串的误读——这大约就是后人对先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难于获得真实理解的原因吧。名人之累,累及后世。要了解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先要把附加于其上的各种集团的与个人的利益剥离才成。

(摘自《书摘》)endprint

猜你喜欢
伟人戒烟名人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戒烟文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卑微的伟人
伟人出东方
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