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醉凤凰古镇

2014-01-11 10:33张鹏翔
政工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姜糖沱江石板

☉张鹏翔

凤凰古镇是著名小说家沈从文的故乡,是中国最美丽的小镇之一,是许多驴友向往的旅游名镇。我也曾多次梦寐前往,终于,盼来了一睹古镇风采的机会。凤凰古镇虽经漫长岁月的风剥雨蚀,却依然较完整地保留着明清时期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这是一座青山抱古城,一湾沱江绕城过的古镇。泛舟沱江,两岸是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古城中店铺林立,几步可见明清时期的染坊、银号、商铺、酒肆,身着民族服饰的人们熙来攘往,烘托出一幅现实版的湘西“清明上河图”。

漫步在石板铺就的虽不宽阔但平整洁净的路上,恍若隔世,好像就在这石板路上,弹奏一曲《浏阳河》或是《春江花月夜》,能让人抛开尘世喧嚣,忘却烦恼忧愁,醉倒在这画中。石板桥上卖银饰的小摊贩一字排开。这里的饰品具有浓郁的苗族和土家族风格,装饰意味很特别,游龙戏凤栩栩如生,色彩冲撞得大胆却和谐,让游人驻足欣赏,纷纷掏腰包购买。

“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早晨吃片姜,赛过人参汤;常吃萝卜和生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姜糖作为凤凰古镇当地小吃,流传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古街上随处可见姜糖的制作现场。制糖师傅当街制糖,光看也是趣味十足——把生姜、红糖等原料熬成糊状的糖团挂在一边的铁钩上,然后迅速并反反复复地拉扯出一条条的糖丝,拉长、绕几圈,再拉长、绕几圈……循环反复,等到姜糖被拉白拉亮拉疏松后,把它放在青石板上,最后把它剪成拇指大小的三角形,姜糖就做成了。血耙鸭则是凤凰古镇最出名的特色菜。这道菜原料是当地养的鸭子和自种的糯米,由泡过鸭血的糯米和鸭肉共同烹煮而成,吃起来既有鸭肉浓郁的口感,又有糯米的嚼劲,搭配上微辣的佐料,实在是回味无穷。

缓步行走在凤凰古镇的石板路上,很想把自己变成一盏橘灯,融进古镇这片夜色。凤凰古镇在夜色的衬托下,另有一番韵味。放眼望去,夜色中的沱江两岸,飞檐黑瓦的古建筑群灯火璀璨,气质古典而不乏现代感。远处的万名塔,想到了福州的白塔,一样在金黄灯光的包裹下,却嫣然一幅贵妇人的模样。七层高的塔,每一层都用彩灯沿着正六方形的塔身镶出精美的翘角,拱形门里也满是溢出的灯光。旁边的客栈屋檐上都镶了彩灯,门前也都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好像怯怯的侍立一旁的侍女,愈发衬托出万名塔的风采。盛装的万名塔卓尔不群地立在那里,孤芳自赏,任俏丽的身影映入水中被轻轻摇晃成潋滟波影。

沿街走下去,是依江而建的私家客栈,从一家家敞开的门里让人感觉到那份远离尘嚣的安逸生活,灯光安静却又喧嚣,把房间吵得亮堂堂的装不下,就涌了出去铺满了房前的路上。从这灯光中淌过,看着行走的影子被拉长,挤短,又拉长,又挤短,就像姜糖师傅手里制作的姜糖。灯光却如潮水般涌到眼前,璀璨闪烁的灯光,把这古老的小镇燃烧成了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很多游人在夜色的掩映下,来到沱江边,将从当地孩子手中买的形色各异的沱灯点亮,小心翼翼地放到江里,像过生日那样祈福许愿。然后盯着点亮的沱灯慢慢漂远,据说漂得越远,愿望越可能实现。

早晨的凤凰古镇芳容嫣然,依水而建的古老吊脚楼,高高低低参差错落。沱江之畔,群山环抱,桨声舟影,山歌互答,宁静安详的古城风光吸引着人们纷纷起早浏览。穿越一条古巷,来到沱江边,只见青石阶上,一群身着民族服饰的女子正在洗衣,她们用木槌敲打着衣服,歌声随风飘荡。

有人说,凤凰古镇很小,只要半天光景就能逛完看尽。其实不然,当你身在其中,融入其中的时候,才会发现,她是那么的博大精深。凤凰古镇的美丽体现在她的建筑、她的历史、她的绰约风姿、她与苗家人不可分割的关系,注定了古镇的神秘气质,让人心醉,不愿醒来。

猜你喜欢
姜糖沱江石板
王纬华
龙龙草的诗
石板街
星河映沱江 烟雨落凤凰
千年红檬 诗意石板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见闻
我们也来尝姜糖2
尝姜糖4
尝姜糖3
尝姜糖2
我爱家乡的沱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