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琉璃瓦安装瓦件与通病防治

2014-01-13 07:10胡全寿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24期
关键词:通病安装

胡全寿

【摘 要】概况总结了琉璃技术的发展简史,简介了屋顶的各异瓦件的品种类,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最后重点分析了仿古建筑屋面琉璃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通病及防治做法。

【关键词】屋面过程;琉璃瓦;安装;通病

屋面工程是建筑物中重要分部工程之一,琉璃瓦安装又是园林仿古建筑屋顶的精美之处。古建筑往往简称“大屋顶”,成语“如晏撕飞”、“美轮美奂”都是形容古建筑的屋顶美,屋顶美则美在屋顶的琉璃作上。随着人们对古建筑文化和艺术的美感需要,园林古建筑在城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琉璃作将首当其冲。现就几年来的肤浅认识略作浅析。

1.琉璃技术发展简史

琉璃瓦技术依附于陶胎成型发展史,琉璃实际是上了琉璃釉的陶瓦。古有秦砖汉瓦之称,早在古代西周就能制瓦,在西周时期建筑遗址就发现了板瓦、筒瓦、人字形的脊瓦等。战国时期发展较快,已能在瓦上涂朱色颜料,用于王宫、诸侯宫室的草泥屋顶上。至秦汉400多年间已发展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瓦当图案的四神瓦,当时滴水呈带型或齿型。

到隋唐时期,制瓦技术开始有所突破,能烧制绿、灰、黑三种瓦并附有图案,闻名于世的“唐三彩”标志着我国当时琉璃配料的配方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宋元时期留存下来的建筑实物——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因塔身琉璃呈铁色,又称其为铁塔。此塔距今950年,其设计精巧,结构牢固,雄伟壮丽,经历雷雨、风蚀、水灾、地震乃至战争,故有“铁塔行云”的美誉。明清时期继承元代建大都而兴盛的琉璃业生产重点从山西转向北京,已有专门的官办琉璃窑大量生产建筑琉璃制品。

清代遗存至今的琉璃建筑实物如北京、承德等地的宫殿、园林建筑一般按官式做法,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对宫廷琉璃瓦制作做了明确规定:瓦分十样(十个尺寸规格等级),一样无编号,十样有编号无实物。故民间常用的只有二至九样瓦,在二至九样瓦中,瓦件和脊饰按尺寸递减(换算成当今毫米单位)[1],这显然比明代严格、标准,并明确规定:琉璃瓦一般只用于宫殿、皇家大寺、坛庙、亲王府第及园林建筑。清代钦定:工部则例规定“官民房屋、墙垣不许擅用琉璃瓦,违者严刑治罪”。

当今,随着社会主义建筑事业大规模发展,大量维修古建筑和新建仿古建筑以及园林仿古建筑,以满足国内外人们旅游、度假等需要。琉璃瓦的用途和需求量,日益增长和扩大。

2.清式屋面琉璃瓦件

近些年园林仿古建筑屋顶和古建筑屋顶琉璃作多以明清时期琉璃瓦形式安装,屋面大致分为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山、卷棚六种基本屋顶形式。采用高低叠落、互相插接、勾连搭接等方式组成多种屋顶形式。屋顶的各异瓦件的品种繁多,常见的可分为三类:

2.1瓦件类

(1)板瓦,又称底瓦,凹面朝上,逐块叠压摆放,用于屋面,板瓦釉面不得少于瓦面三分之二。

(2)折腰板瓦,用于垄脊部板瓦,瓦面全部上釉,常用在卷棚屋面。

(3)续折腰板瓦,用于连接折腰板瓦与板瓦,常用在卷棚屋面。

(4)滴子,又名滴水,在板瓦前端的檐口处,加有花纹图案的如意型滴唇,用于瓦垄沟底部,外露上釉。

(5)平面滴子,用于水平无沟底瓦端头(较少用)。

(6)合角滴子,用于阴角出角的转角处。

(7)筒瓦,用于作盖瓦垄,复盖两列板瓦的缝隙上,又称盖瓦,一端作熊头与另一块连接,前端上部带帽钉。

(8)罗锅筒瓦,用于卷棚垄脊正部,仅限于用卷棚屋面。

(9)沟头,用于筒瓦垄端头檐口处,置于滴子之上。

(10)正当沟,用于正脊下部与瓦面相连接处。

(11)斜当沟,用于庑殿脊、戗脊、角脊下部瓦垄上

(12)托泥当沟,用于歇山垂脊的下部与瓦面相接。

(13)吻下当沟,用于正脊正吻吻垫之下。

2.2脊件类

(1)正脊,又称通脊,正脊筒子,常用于五样瓦以下房屋的屋顶正脊。

(2)赤脚通脊,用于四样以上正脊,分两种:

a.黄道:俗称脊座与赤脊相配合

b.大群色:又称相连群色条,用于脊座以下

(3)押带条,又称压当条,用于正脊大群色之下,正当沟之上或用于垂脊两侧。

(4)垂脊,又称垂通脊,俗称垂脊筒子,用于戗脊部位与正脊相似。

(5)垂脊头,用于无兽头的垂脊端部。

(6)垂脊戗尖,俗称戗尖,用于垂脊与正吻连接处。

(7)戗脊割角,用于歇山戗脊与垂脊连接处。

(8)博脊,用于重檐建筑围脊,一面外露有釉,一面为无釉平面与墙体联系。

(9)扣脊瓦,用于正、垂脊盖瓦。

(10)合角吻,用于长廊九十度转弯屋顶转角处。

2.3饰件类

(1)正吻,又称大吻、龙吻,俗称吞脊兽,用于正脊两端,正吻附有剑把,剑把上有五股云图案,其高一般在檐柱高的三分之二。

(2)垂兽,又称戗兽,附有兽座,与垂兽配套安装,用于城防建筑,垂脊两端嘴头朝外,用于垂脊者称垂兽,用于戗脊者称戗兽。

(3)走兽,俗称套兽,一般用于戗脊角梁端部,走兽数要成单数,最前端一个称为仙人,走兽常见的有:龙、风、狮、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等,近些年在南方基本淡忘,北方也少用。

3.通病与防治

在仿古建筑屋面琉璃安装中,因疏忽也会出现一些与琉璃瓦屋面不相称的做法,逐渐形成通病,现就几种通病表现举例浅析。

(1)在歇山屋面或卷棚歇山屋面中,垂脊与戗脊安装脊件时,出现垂脊往下到戗脊上端时就顺戗脊往下安装,给人一种不完整、脊件欠缺的感觉。

正确做法:垂脊往下到戗脊上端相交处,垂脊应继续往下安装,其长度为戗脊长度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端头应安装垂兽。

(2)在歇山屋面或卷棚歇山屋面中,歇山面琉璃瓦安装至山墙墙面后,简单用红色涂料或红油漆涂刷成白底红边山花三角框,看上去就有琉璃瓦无收头、无收边的感觉。 (下转第165页)

(上接第124页)正确做法:歇山面琉璃瓦安装至山墙面后,应安装正当沟和博脊脊件后,再装饰山墙面。

(3)在歇山屋面或卷棚歇山屋面中,歇山面琉璃瓦安装至戗脊下部时,用正当沟代替,或水泥砂浆抹光,出现戗脊下部瓦件混乱或者不协调的感觉。

正确做法:当歇山面琉璃瓦安装至戗脊下部应安装斜当沟,左边为左斜当沟,右边为右斜当沟。

(4)在卷棚屋面中,出现山墙垂脊顶做成尖顶形与卷棚脊顶不相称,不协调。

正确做法:卷棚脊顶呈卷棚形,山墙垂脊顶也应做成卷棚形,整个屋面顺畅,风格一致。

(5)在歇山屋面中,正脊、垂脊、戗脊的脊件往往直接安装在正当沟或斜当沟上,给人一种低矮,整体不协调的感觉。

正确做法:正脊、垂脊、戗脊的脊件下部应安装黄道(俗称脊座)和大群色,这样能现示屋脊雄伟、大气的风格。

(6)在歇山屋面中,歇山面琉璃瓦正中板瓦沟接至正吻下端后,在板瓦与正吻吻座相接处用水泥砂浆抹光,此处明显不协调、不配套,瓦件缺件。

正确做法:在板瓦沟顶端与正吻吻座相接处应安装吻下当沟,这样从侧立面看上去瓦件完整,做工精致。

以上六例通病浅析,只是个人见解,有待推敲,仅限参考。

4.结语

中国古建筑琉璃瓦技术历史悠久,形成独特风格艺术,为世界建筑艺术创造了辉煌成就,园林古建筑屋顶技术同样丰富了世界园林造园艺术,需要我们努力继承发扬。 [科]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三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

[2]《建筑图集》编委会.建筑图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通病安装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通病及其防治
港口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防治管理
怕站而不怕慢
探究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通病
民用飞机氧气系统安装设计研究
五万立方米干式气柜安装技术探讨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管理探析
对大型电力变压器安装技术的探讨
大型矿山设备生产安装的基础应用探讨
强化质量管理 全面落实质量通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