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中国社会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2014-01-14 03:27龚佳颖编辑凌燕
社会治理理论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术年会武汉大学社会学

(文·图/龚佳颖 编辑/ 凌燕)

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中国社会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文·图/龚佳颖 编辑/ 凌燕)

7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社会学会主办,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社会学会、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市社会学会等单位联合承办,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协办的中国社会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的15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

本届年会设置了社会治理理论与中国实践、经济社会学、理论评析与中国经验、改革深化期的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维护及医患纠纷的防控处置、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社会治理与社会稳定、中国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基层社会治理与社会组织建设、社会治理和满意度测评、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等53个分论坛,议题设置广泛,容量很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从多个领域、多个维度、多个视角深入讨论了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诸多方面。除一些传统论坛继续保持外,本次年会中,直接涉及社会治理主题的分论坛超过20个。

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将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相结合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李培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角度提出的,是对现代化目标状态的描述。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目标,从而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目标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一重要议题的提出,对中国社会学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新的任务,也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新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指出:中国社会学已经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社会学学科发展与中国的社会学事业发展、中国的社会建设发展、中国的社会进步相互促进。本次论坛的主题“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突出了“社会治理”的思想。我国社会建设论题,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重大变化,既体现了理论上的重大进步,也对于社会学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社会治理”体现了用多方参与的形式,尽可能动员多方的力量来处理新形势下新问题的新思路。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指出:要用世界眼光,立足中国社会大转型的现实,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关注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的潮流与趋向,我们的学术研究,才能高屋建瓴,才能把学术的国际性与本土性结合起来,才能避免种种井底观天的狭隘眼界和边陲思维。其次,要注意社会学理论在应用中创新。再者,要锤炼理论自觉阶段的社会学的基本功。社会学研究中的许多问题,如果仅凭单纯的科学性,并不能发现其真实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往往要靠人文性才能找到原因和解决之道,即“只有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猜你喜欢
学术年会武汉大学社会学
武汉大学
校训展示墙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中国写作学会召开成立40周年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2018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 2018)征文通知(第三轮)
第十次中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