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 的机器人无线通信系统

2014-01-14 00:43董立岩郭艳年李永丽辛晓华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信道无线机器人

董立岩,郭艳年,李永丽,辛晓华

(1.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12;2.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长春130117)

0 引言

在工业生产中,监测与智能控制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使用计算机技术能增加监测与控制的效率和准确度。机器人的诞生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机器人之间进行信号传递成为一个难题,这需要机器人具有感知能力和无线通信的能力。机器人之间在外部通信的方式上,无线通信技术成为较为理想的选择,通过物联网技术,不仅能实现局域网内部的信号传递,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机器人连接起来,组建成为一个覆盖面更广、信号传递更快的远程控制模式。Zigbee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它能实现短距离的信息传递,且具有低功耗,信号频段多,节点利用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把此项技术利用到机器人当中,可以实现机器人之间的无线通信功能,使各个节点上的机器人采集的信号更快更准确地传递给操作人员[1]。笔者利用Zigbee技术实现了机器人之间的无线通信,并且改善了机器人之间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问题,提高了传输效率。

1 方法和方案

1.1 框架设计

首先,在机器人中安装相应的传感器,并且与Zigbee模块相连接,设置MAC(Media Access Control)物理地址,使每个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地址;其次,与路由器相连,机器人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相应的数据后,通过Zigbee模块将信号传递给协调器,协调器将信号传递给终端,并且显示数值;最后,利用MAC地址,通过路由器将每个机器人连接到互联网中。其中每个机器人相当于一个节点,这组成了一个物联网体系下的网络。这个网络可以实现局域网内部的无线通信,在互联网下,也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智能控制,操作人员只需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监测和控制,而且当操作人员将控制信号传递给机器人后,机器人就可以做出相应的操作。如:在厂房中,即便是在无人的状态下,调度室也可以通过机器人传递的信息,监测厂房状态。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做出最快的处理办法。机器人也可以做出判断,进行异常处理,使其恢复正常工作。在此过程中,利用无线操作,避免了活动范围小,传递速度慢的问题。在一个网络中,节点的个数越多,实现的监测范围越广,灵活性越高,此外,无线操作还减少了有线情况下电缆的使用数量。网络框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框架示意图Fig.1 Schematic network framework

1.2 基本实现步骤

1)解决Zigbee技术,实现在局域网内部形成信号传递的网络。

2)控制器采集信号,识别信号。

3)控制器通过采集的信号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4)将控制器、被控对象链接到互联网。

5)控制器将采集的信号通过互联网传递给个人用户,个人用户通过互联网将控制指令传递给被控对象,从而实现远距离的控制。

6)每个机器人相当于一个节点,在网络中每个节点之间也能进行信号传递。因此,其中一个节点采集到的信号可以传递给下一个节点,下一个节点可以通过传递的信息做出相应判断,做出合理操作。如:在工业生产中,如果机器人采集的信息有异常,传递给控制端机器人,控制端通过判断,进行处理。所以,在无人情况下,可以安全地进行生产,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减少了企业的开销。

2 Zigbee技术应用

2.1 Zigbee协议栈分析

Zigbee是无线传递的一种方法,主要部分是协议栈的分析。协议栈主要包括:Zigbee应用层,Zigbee网络层,IEEE 802.15.4MAC层和IEEE 802.15.4PHY层。相比于常见无线通信标准,Zigbee协议套件相对简单,实现要求较低,需要8位处理器,如80C51;软件需要32 kByte的ROM,CC2430等。信道问题,因为会与WiFi、蓝牙等无线设备出现信号重叠的问题,通过实验,应用16、20信道可以避免以上问题,但需要在无微波炉的环境中使用。协议栈框架图如图2所示。

图2 协议栈框架图Fig.2 Protocol stack frame chart

协议栈主要有应用层(APL:Application Layer)、网络层(NWK:Network Layer)、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和物理层(PHY:Physical Layer)。其中MAC与PHY由IEEE802.15.4标准定义(见表1),其主要特点是用于个人局域网,支持简单器件,同时具有安全性质,防止攻击者在通信双方交换密钥时通过窃听截取对称密钥。为了防止这种攻击,可以采用公钥加密[2]。

表1 IEEE802.15.4主要特点Tab.1 The main features of IEEE802.15.4

2.2 Zigbee协议栈信道分析

无限信道的分配中,IEEE802.15.4规范的物理层定义了3个载波频段用于收发数据:868~868.6 MHz、902~928 MHz和2 400~2 483.5 MHz[3]。在这3个频段上发送当前使用频率的速率、信号处理和调制方式等几个方面都存在差异,IEEE802.15.4规范设定了27个物理信道,这些信道的编号从0~26,每个编号的信道都对应着其相应的中心频率,这27个物理信道分别覆盖了前面提到的3个频段,而对于不同的频段其相对应的频段宽度是不同的,这个信道的中心频率定义如下

3 Zigbee网络的组件

3.1 Zigbee网络组成部分

Zigbee网络的自组织和自愈的能力比较强。首先是自组织的功能。它不需要人为干预,其网络节点就可以感觉到其他节点是否存在,同时确定他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将它们组成一个结构化网络。其次为自愈的功能。它可以增加或删除某个节点,当节点的位置变化及其监测节点发生故障时,该网络都可以进行自我修复,同时能相应地调整网络拓扑结构,不需要人为干预,从而保障整个系统可以继续正常的工作[4]。

在Zigbee的网络中,可以支持全功能以及精简功能这两种类型设备。

1)全功能物理设备。这种设备支持所有拓扑的结构,它能成为网络的一种协调器,可以与任意设备进行通信。

2)精简功能物理设备。这种设备只可以与网络协调器进行通信,而不可以成为网络的协调器,所以实现特别简单。Zigbee的网络至少需要一个网络协调器,并且它是全功能的物理设备,用来存储一些基本的信息,例如节点设备的数据和数据的转发表,还有设备的关联表等。网络协调器的功能是:建立一个网络,用来传输网络的信标和管理网络的节点,把网络节点的信息存储起来并将节点之间的路由信息都关联起来。终端的设备使用精简的设备,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成本。

3.2 Zigbee拓扑分类

Zigbee协议可以支持很多拓扑结构。所以可以依据每种应用方案相应地选择比较合适的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的分类:网络的协调器,它包含了网络中的一切消息,也是以上3种物理设备中最为复杂的一类,它具有存储量最大且计算能力最强的特点[5]。其主要功能是发送网络的信标,同时建立一个新的网络,并且管理这些网络的节点以及将网络节点的信息储存起来,不停地接收各种信息。全功能设备能作为网络的协调者,构成一个网络,允许其他精简功能装置进行连结,其中精简功能装置具有控制器的功能,它能传递信息进行双向传输,同时它还有以下特征:

1)带有标准指定的802.15.4的所有功能及其特征;

2)有较多的存储器,并且其计算的能力能使其在空闲时起到网络路由器的作用;

3)也可以作为终端的设备。

精简功能设备只可以给FFD(Full Functional Device)传送信息或从FFD接收信息[6]。同时它还有以下的特征。

1)带有一定的功能,可以限制成本及其复杂性。

2)在网络中一般被当作终端的设备。

3)Bee这种简单的实现使费用大大节省。RFD(Reduced Function Device)因为节省了内存和其他的一些电路,从而使'Zigbee中部件所用的成本降低,同时简单的8位处理器以也可以使成本降低。地址的分配模式中所有Zigbee的设备都会有一个64位的网络地址,这个地址是全球唯一的,在子网的内部,它可以分配出来一个16位的地址,把它当作网内通信的地址,从而使数据报大大减小[7]。

地址的模式一般有如下两种。

1)星型拓扑:网络号+设备的标识。

2)点对点拓扑:直接的使用源/目的地址。其地址的分配模式决定了一个Zigbee的网络协调器能支持超过64 000个物理设备,并且多个协调器能互相连接,从而构成更大规模的网络。

4 协调器建设

Zigbee网络中协调器的作用很大,在信号的接收与发送的过程中,协调器的作用至关重要。建设一个好的协调器,需要很多注意,其中可升级性质很关键,目前Zigbee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协调器在以后中的升级很重要[8]。在网络中各设备类型如图3所示。

图3 网络中各设备类型Fig.3 Each network device type

5 结语

笔者利用Zigbee技术,不仅实现了机器人之间的无线通信,还实现了机器人与用户间实时交互的功能。笔者采用了通信系统架构,保证了机器人之间进行稳定可靠的无线通信,并且做到了实时通信,实时控制,形成了一种机器人之间的语言,让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并且实现了机器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在电力行业、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提高和改善了机器人间的信号传递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1]吴宏途,严闪.网络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20(3):20-21.WU Hongtu,YAN Shan.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ele-control System on Network Robot[J].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2003,20(3):20-21.

[2]庄严,王伟,恽为民.基于网络的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J].机器人,2002,24(3):276-282.ZHAUNG Yan,WANG Wei,YUN Weimin.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Robotic Control Technologies Based on Networks[J].Robot,2002,24(3):276-282.

[3]周晓东,胡立德,刘建.一种小型移动机器人行走机构的设计与分析[J].机械,2009,36(4):14-17.ZHOU Xiaodong,HU Lide,LIU Jian.Design and Dynamic Simulation of a Small Mobile Robot[J].Machinery,2009,36(4):14-17.

[4]李小珉,赵志宏,郭志,等.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实验[J].电子测量技术,2007,30(6):133-136.LI Xiaomin,ZHAO Zhihong,GUO Zhi,et al.Study and Experiment on Zigbe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J].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2007,30(6):133-136.

[5]林丽萍,朱谦,杨平.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2008.LIN Liping,ZHU Qian,YANG Ping.ZigBee-Bas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Research Network[D].Shanghai:College of Electronic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Fudan University,2008.

[6]王伦.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6):10.WANG Lun.Based on Zigbee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011(6):10.

[7]郑毅.基于ZigBee技术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J].襄樊学院学报,2010,31(8):35-37.ZHENG Yi.Construc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Based on ZigBee[J].Journal of Xiangfan University,2010,31(8):35-37.

[8]王宝英,蔡雪梅,梅春燕,等.基于 ZigBee技术的智能交通网络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7,19(12):748-751.WANG Baoying,CAI Xuemei,MEI Chunyan,et al.Research of ITS Based on ZigBee Technology[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2007,19(12):748-751.

猜你喜欢
信道无线机器人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无线追踪3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ADF7021-N在无线寻呼发射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技术
一种改进的基于DFT-MMSE的信道估计方法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基于MED信道选择和虚拟嵌入块的YASS改进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