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腺苷脱氨酶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程度和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

2014-01-18 03:09吴素芳彭素珍郑淑芳黄镇丰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24期
关键词:脱氨酶败血症腺苷

吴素芳 彭素珍 郑淑芳 黄镇丰

广东省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广东汕头 515073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ar meningitis,TBM)是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占结核感染性疾病的6%[1],但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 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及时治疗在提高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献报道表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异常增高[2]。 但关于脑脊液ADA 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程度和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甚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 期 间住院 部 收 治 的135 例脑膜炎患者。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年龄大于18 岁,符合非结核分枝杆菌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有肿瘤、 继发于神经系统手术的颅内感染等疾病的患者;②有精神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③患者在入院之前接受过抗生素治疗;④患有非感染性疾病能自发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患者。 根据患者脑脊液检测情况分组:结核组50 例,脑脊液检查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其他细菌、真菌、肿瘤细胞学检查阴性,其中,男27 例,女23例,年龄22~73 岁,平均(48.65±10.65)岁;病毒组45例,近期病毒感染病史、脑脊液和血液检查见病毒性抗体阳性或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病毒DNA 阳性,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阴性、脑脊液真菌阴性和脑脊液肿瘤细胞学阴性,其中,男28 例,女17 例,年龄21~74岁,平均(49.01±11.72)岁;细菌组40 例,脑脊液检查细菌培养阳性,结核分枝杆菌阴性、脑脊液真菌阴性和脑脊液肿瘤细胞学阴性,其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22~75 岁,平均(49.33±11.82)岁。同期选取50 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23~75 岁,平均(49.41±11.85)岁。各组间年龄、性别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时、抗结核治疗后3、6、9 周行腰椎穿刺术采集脑脊液,3000 r/min 离心操作15 min,取脑脊液上清液,采用酶显色检测法(Aeroset 生化仪,美国雅培)检测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脑脊液细菌培养、脑脊液涂片(真菌、病毒检测)和脑脊液肿瘤细胞学检查,根据检测结果比较各组ADA 水平。

结核组患者根据全身性炎症反应程度进行分组,分为未合并败血症组、合并轻度败血症组和合并重症败血症组。 ①未合并败血症组:体温、心率、呼吸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②合并轻度败血症组:体温异常(36℃<体温<38℃)、心率频数>100 次/min、呼吸频数>28 次/min 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 (12×109/L<WBC<4×109/L);③合并重症败血症组:败血症合并低血压、 低血流灌注和器官功能异常。 对各亚组患者ADA 水平进行比较研究。

1.3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脑脊液压力采取降颅压治疗,脑脊液压力>19.6 kPa,采用120%甘露醇125 mL 降颅压,必要时与速尿、醋氮酰胺类药物联用;对于颅压持续不降者采用缓慢脑脊液抽取治疗;对于合并脑室扩张采用脑室内外分流术;对于合并结核性瘤症、结核性脑脓肿者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1.4 预后判断

治疗后患者临床预后采用Glasgow 评分标准[3],分为死亡、植物状态、功能障碍、好转和治愈,其中,死亡、植物状态、功能障碍作为预后不良组,而好转和治愈作为预后良好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比较

结核组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细菌组和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表1 各组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比较(U/L,±s)

表1 各组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比较(U/L,±s)

注:与结核组比较,*P < 0.05;ADA:腺苷脱氨酶

?

2.2 腺苷脱氨酶水平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

50 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未合并败血症组20例,合并轻度败血症组23 例,合并重症败血症组7 例,其中, 合并重症败血症组ADA 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败血症组和合并轻度败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随着治疗时间的不断延长,ADA 水平不断降低, 不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3。

表2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腺苷脱氨酶水平比较(U/L,±s)

表2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腺苷脱氨酶水平比较(U/L,±s)

注:与未合并败血症组比较,*P < 0.05;与合并轻度败血症组比较,#P< 0.05;ADA:腺苷脱氨酶

?

表3 不同时间段腺苷脱氨酶水平比较(U/L,±s)

表3 不同时间段腺苷脱氨酶水平比较(U/L,±s)

注:与入院时比较,*P < 0.05;与治疗后3 周比较,#P < 0.05;与治疗后6 周比较,※P < 0.05;ADA:腺苷脱氨酶

?

2.3 腺苷脱氨酶水平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疾病预后的关系

50 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死亡5 例,植物状态1 例,功能障碍2 例,治愈或好转42 例。 预后不良组ADA 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4 不同预后程度患者腺苷脱氨酶水平比较(U/L,±s)

表4 不同预后程度患者腺苷脱氨酶水平比较(U/L,±s)

注:ADA:腺苷脱氨酶

?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严重的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临床症状复杂,且其症状特异性较低,现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评估方法,CT、MRI 对早期结核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缺乏可靠性和特异性[5]。 脑脊液检查是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性改变的重要反映,脑脊液细菌培养、细菌涂片检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性脑膜炎的明确诊断依据,但培养时间较长,延误了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状况[6-7]。 ADA 是参与嘌呤核苷酸物质代谢的重要蛋白酶,在人体细胞增殖分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检测结果对部分疾病诊治的作用明显[8]。有文献报道,首次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ADA 阳性 (ADA>8 U/L) 检出率高达100%,而CT 扫描疾病检出率仅为4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9]。提示ADA 阳性检出率在早期发现结核性脑膜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关于ADA 在结核性脑膜炎病情、预后状况的预测价值研究较少。

本研究显示: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ADA 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非结核分枝杆菌细菌性脑膜炎和健康体检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但后三者ADA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脑脊液ADA 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10]。 在不同病情方面的比较发现:合并重症败血症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ADA 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败血症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合并轻度败血症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动态监测入院期间脑脊液ADA 的变化还发现:治疗后3、6、9 周ADA 水平显著低于入院时,提示不同病情程度脑脊液ADA 水平差异显著, 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脑脊液ADA 水平明显降低;在不同预后程度患者的研究中发现: 预后不良患者ADA 水平亦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因此,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ADA 水平越高。

综上所述, 脑脊液ADA 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病情和疾病预后的预测具有可靠的价值。

[1] Prabhat S,Vimal K,Paliwal,et al. Clinica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tubercular ventriculitis:An under-recognized complication of tubercular meningitis[J].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2014,342(2):137-140.

[2] 陈捷.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5):61-62.

[3] 金雪华.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513-2515.

[4] 谈鹰,王庄,王亚仙.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的诊断意义及动态变化观察实用医学杂志[J].2009,25(3):408-409.

[5] 方乐,李俊明,万腊根,等.腺苷脱氨酶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的Meta 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30(11):1225-1228.

[6] 牛俊梅,张冬杰.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766-3769.

[7] Prabhakar S,Garg AK,Modi M,et al. Radiological profile of patients of?tubercular meningitis(Tbm)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severity:A prospective study [J].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2013,333(15):e638-e639.

[8] 傅京力,李远,谭英征,等.干扰素-γ、腺苷脱氨酶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2):25-27.

[9] Lely S,Alonso S,Juan CA,et al.The validity of cerebrospinal fluid parameters for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International[J].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3,17(12):1111-1115.

[10] 刘玉宛,乔献伟.腺苷脱氨酶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5):265-266.

猜你喜欢
脱氨酶败血症腺苷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腺苷脱氨酶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AMP脱氨酶的生化性质研究
一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固氮菌的筛选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