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护理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01-18 03:09王丹玲赵丽萍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24期
关键词:莫唑胺胶质瘤放化疗

王丹玲 赵丽萍 高 旭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 110840

恶性胶质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上皮的胶质细胞瘤,占脑肿瘤的40%以上[1],根据病理可分为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多形胶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母细胞瘤等。临床上标准的治疗方式为手术联合放疗及化疗[2]。 沈阳军区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对28 例恶心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PDCA 程序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 年10 月~2013 年10 月我院进行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28 例, 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4 例,男10 例,女4 例,年龄5~68 岁,平均(33.5±6.3)岁,病理诊断为均为星形细胞瘤,其中WHO Ⅲ级11 例,WHO Ⅳ级3 例;对照组14 例,男9 例,女5 例,年龄15~63 岁,平均(39.8±7.1)岁,病理诊断均为星形细胞瘤,其中WHO Ⅲ级12 例,WHO Ⅳ级2 例。 所有患者在接受放化疗前血常规、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无放化疗禁忌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8 例患者均在术后病理分型确诊后接受放化疗。 放疗采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处方剂量为50~60 Gy/28F。 放疗同期口服替莫唑胺胶囊75 mg/m2,1 次/d,晨起空腹服用,直至放疗结束,所有患者均以止吐、补液等对症处理。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PDCA 护理模式的指导下进行护理措施的实施,步骤为:P: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D:采取积极有利的护理措施;C:对护理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A:对每个护理细节进行质量控制、处理。主要措施为对患者出现的恶性、呕吐、头痛、骨髓抑制及血液系统反应遵医嘱予以止吐、补充液体及电解质、升白细胞及补血等治疗;加强饮食指导,予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的营养支持,在不影响ICP 的情况下多饮水;预防感冒及感染,减少外出,注意卧床休息,增强体质;健康教育等。

1.4 评估工具[3]

采用生存质量评分(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功能、角色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精力、疼痛、体力状况,每个方面均以0~100 分表示状态从最差到最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恶性、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占28.6%,骨髓抑制占7.2%,血液系统反应占14.3%,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57.1%、21.4%、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SF-36 评分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角色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疼痛、精力、体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s)

?

3 讨论

脑胶质瘤为颅内原发性肿瘤,其中WHOⅢ级、Ⅳ级胶质瘤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助放化疗的综合治疗[4]。 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无明确分界,难以彻底切除,术后易复发,生存率低,平均生存时间只有8~12 个月,而术后同期辅以放化疗可有效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5-6]。随着新一代烷化剂替莫唑胺的出现,并且治疗恶性脑胶质细胞瘤效果明显,放疗联合化疗逐渐成为治疗恶性胶质瘤趋势之一[7-9]。 与此同时,放化疗给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反应,且多数患者的耐受力差,最后不能顺利完成放化疗[10-12]。 所以,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症状,提高患者耐受力意义重大。

PDCA 程序是根据PDCA 循环发展而成,其特点就是通过对护理措施的效果不断评价,然后依据评价效果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改善护理措施,通过对护理质量循环控制,使护理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更达到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护理效果[13-14]。 PDCA 程序包括护理计划的制订、计划的实施、效果的评价及改进等循环过程,实际上PDCA 护理过程包括了预见性护理及循证护理的全部内容,是较为科学的护理管理过程[15]。本次研究表明,采用PDCA 护理管理程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恶性脑胶质细胞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并发不良反应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

[1] 傅浩,杨灵,万林林.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4):8-9.

[2] 吕东阳,徐莹,阎英.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螺旋断层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临床护理[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7):638-639.

[3] 廖珩.恶性胶质瘤术后应用替莫唑胺化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药,2011,6(2):249.

[4] 杨又专.PDCA 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0):59.

[5] 杨小燕.PDCA 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 护理效果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55.

[6] 王燕,王颖,王彬,等.吉非替尼治疗胶质瘤的初步结果[J].中国胶质瘤杂志,2006,9(5):447-451.

[7] 虞永峰,廖美琳,陆舜.胶质瘤不同治疗的疗效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9):662-665.

[8] 孙红梅,陈文彰,燕丽香,等.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以及预后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3):39.

[9] 刘咏梅,李燕,许峰.胶质瘤的放射治疗[J].中国胶质瘤杂志,2004,7(5):465.

[10] 崔佩朋,庞鸿垠,车中玉,等.胶质瘤的外科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142.

[11] 王本念.替莫唑胺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56-57.

[12] 卢志平,程金建,宠强,等.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在恶性胶质瘤患者中的治疗应用[J].重庆医学,2013,42(11):1248-1249,1251.

[13] 郭亚,马望.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0,(3):36-37,40.

[14] 喻建华,万会平.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观察[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2:1.

[15] 叶振南,徐善水.miRNA 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J].山东医药,2013,53(33):100-102.

猜你喜欢
莫唑胺胶质瘤放化疗
白花丹素调节MEK/ERK通路增加脑胶质瘤U87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研究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P21和survivin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替莫唑胺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99mTc-HL91乏氧显像在恶性脑胶质瘤放疗前后的变化观察
替莫唑胺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43例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