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让孩子学学编程吧

2014-01-20 19:07张浩鹏
IT经理世界 2014年1期
关键词:程序员计算机科学编程

张浩鹏

2013年12月9号到15号,是美国的计算机科学教育周。这个活动是为了宣传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吸引更多的孩子年轻人来学习编程的技能,大批的名人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拍摄了视频为活动造势。而这周里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由非营利组织Code.org推出的编程一小时(Hour of Code)。

为了吸引大批青少年参与编程一小时,Code.org提供了丰厚的奖励 :有50所学校有机会和一些IT界的传奇进行视频对话,这些传奇包括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等著名的编程高手。和名人对话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另外还有电脑设备、Dropbox 的免费空间等奖品来鼓励人们参与活动。

除了精神和物质奖励,Code.org提供的网上课程也是活泼有趣:以愤怒的小鸟和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为载体,辅以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甚至NBA球星克里斯·波什等明星人物来解说,使编程的一些基本概念譬如 命令、循环、条件选择等本来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高质量的课程获得了学生家长们的高度认可,游戏形式教学的简易性让家长们惊叹孩子们甚至可以在学会阅读之前就学会编程,而复杂的概念在短短的时间里通过游戏潜移默化地灌输到了学生意识里。

有名人助阵,课程又是用心设计,这次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有超过2000万人完成了这个课程,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这意味着美国有20%以上的中小学生参与了这次编程体验。学生们接触到了编程,扩展了常规课程之外的兴趣,而且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会让他们的兴趣更加浓厚,甚至有学生已经立志成为一名程序员。当然,也许更加深远的影响 几年之后才能看出来:未来的某位硅谷创业明星回忆起自己童年的时候,说编程一小时活动是他接触编程的起点。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美国政府和社会对于IT行业和IT技术的重视。显然IT技术已经渗透入了各个行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这个趋势是愈演愈烈。而编程是IT行业最基础的技能,掌握编程技术的程序员则是IT行业最核心的人才。当然这个活动的目的并不是把所有人都培养成当程序员,而是希望学生们借此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编程的感觉和乐趣,这对于人们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微软总顾问史密斯·布拉德说的很有道理:“计算机科学之于21世纪,就好比物理之于20世纪,这是基础的科学”。既然现在每个学生都在学习物理课程,那么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计算机科学也是顺理成章的。

美国的IT行业引领着全世界,而处于追赶地位的中国却还没有对计算机教学引起足够重视。虽然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计算机的课程,不过主要教授的都是一些软件的使用。除了搞编程竞赛的学生,其他人基本上是到大学阶段才能有机会接触到编程的教学。编程作为一项能够把想法转化为现实的技能,越早接触,就越利于创新,因为青少年的想象力是最丰富而不受知识限制的。假如编程能够像英语、奥数那样受到家长的重视,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学习,从而成为人人都能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那么以后中国少年推出震惊世界的创意可能会频频出现。印度就是把编程放在了中学阶段,作为必修课来教学。因此印度成为了软件大国,技术移民到美国的印度程序员数量也大大多于华人程序员。当然中国要拉近和印度美国的距离,还需要很多的努力。中国也应该出现类似Code.org的非营利组织来推动计算机科学教育给更多的人。面向青少年的优质教学内容也是一个空白,这也许是留给IT行业的一个创业机会,当然这个机会社会意义大于商业意义。

最后把美国总统奥巴马激励美国青少年的的一番话放这里给大家共勉:“学习编程不只是对于你的未来重要,也对于国家的未来很重要。为了使国家能够站在科技的最前沿,我们需要像你一样的年轻人去掌握这项技能,它会改变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这里呼吁你们:不要只是去买一个游戏,自己做一个吧;不要只是下载一个最新的应用,来设计一个吧;不要只是拿着手机玩,给它写程序吧!没有人生来是计算机科学家,但是每个人都可能变成一个!”。

2014即将到来,新年应该有新气象,给孩子报班的时候,除了钢琴、画画,你愿意让孩子去学编程吗?

猜你喜欢
程序员计算机科学编程
为了让妈妈看懂地图,一位“野生程序员”做了个小程序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程序员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
程序员之子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