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阿克琉斯之踵

2014-01-20 18:25董莉
IT经理世界 2014年1期
关键词:信用机构金融

董莉

“我们在阿里小微金融服务这块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想做的不是金融,是信用体系。”在中国首家网络保险公司——众安在线的成立仪式上,马云在谈及信用时候如是说,中国不缺金融,缺的是一套消费者的信用体系。

夏平的职业生涯一直围绕着信用这点事。1991年,他到了日本,就职于著名消费金融公司PROMISE,从事数据挖掘与个人信用评分模型构建等工作。2004年,他带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回国,想在中国信用市场有番作为,特别是在个人征信领域,于是进入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担任信用综合事业部总经理,主持信用数据分析与产品研发工作。

去北京信用创业,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征信梦。只是后来北京信用解散了,夏平的职场征信路被按下了暂停键。2006年,夏平去了北京大学金融信息化研究中心,就这么当了6年的老师。虽然看似不务正业却从未离开征信这个范畴。

提及去北大当老师,夏平觉得是机缘巧合,“当时正赶上北大想建立个人征信研究的学科,我教的是个人征信与评分原理,虽然是选修课但在学院也算得上是热门课程。”夏平回忆说,后来80%的学生进入了金融行业。

2012年,夏平再次下海创业,还是为了征信。他参与组建民营的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安融惠众征信公司,研发MSP同业征信平台。

就在夏平再次进入征信业的同时,互联网金融的战事开始如火如荼。

绕不过的个人征信

说到信用,主要是指借钱还钱、先消费后付款等经济活动;征信则是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为了更方便地借钱,通过第三方机构将个人信用信息集中,在需要的时候供个人和信贷机构使用。

征信在中国是个古老的词汇,《左传·昭公八年》中就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的说法,其中,“信而有征”即为可验证其言为信实,或征求、验证信用。随着现代征信系统的发展,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有了除居民身份证外又一个“经济身份证”,也就是个人信用报告。

随着小额信贷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目前互联网金融兴起,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突增,对征信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互联网金融不仅包括一般金融业务的道德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系统风险等问题,由于其具有参与人群广泛、透明度高的特征,个人信息也存在被泄露的隐患,信息的安全性难以保障。风险管理是关键,而信用报告和信用体系更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做好金融互联网业务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征信系统,征信也成为制约互联网金融成败的阿克琉斯之踵。

国内的P2P网贷在2007年开始兴起,至今已经有六年时间,发展了几百家公司。P2P网贷自2012年下半年疯狂成长的同时也存在危机。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34家问题平台共计待还款金额合计11亿元,平均3300万元。问题平台不少都是短命平台,存活时间仅有几个月,其中平台上线后3至4个月出问题的平台占比超一半。

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琨认为,缺少征信支撑是国内网络信贷困局的重要原因,风险控制的需求使得网贷企业与征信公司牵手合作。“互联网金融未来不必负重前行,按照互联网特点,互联网金融企业承担的应是金融居间人的角色,而征信公司可为互联网金融提供外部支撑。”

征信机构主要分三大类:第一类是政府背景的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第二类是社会征信机构;第三类是信用评级机构。与美国发达的征信机构相比,国内可以说是刚刚起步。央行征信中心虽然提供了征信服务,但服务是围绕着银行或国家整体的金融、安全建立起来的,跟大众提供的征信服务所带来的产业相差比较远。

除了央行的征信中心,民间也相继出现了三国“诸侯”。往前数20年,1993年,深圳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评级机构之一。1999年,上海资信开张营业,与众不同的是,其从事征信数据库建设、提供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服务,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民间征信机构,2009年,该公司被央行征信中心正式控股。作为当年三足鼎立的最后“一只脚”,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2002年出山,只是好景不长,2006年公司散伙,形同虚设。

目前,国内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机构仅有央行征信中心、深圳鹏元、上海资信以及北京安融惠众四家。安融惠众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创始人团队是当年从北京信用出来的,该公司的副总经理就是一直怀揣征信梦的夏平。

征信开始成为主角也得益于P2P网络借贷模式的发展,但是央行的征信数据对P2P并不适用。从本质上看,P2P涉足的是小额信贷零售业务对象主要是那些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难以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他们的还款能力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信用状况。这一群体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被称为“薄档案人群”,即没有建立信用档案,或信用记录不足的人群。一些P2P平台为信用调查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的P2P平台从一个成功贷款的项目当中获得的服务费一半用于项目真实性的审核。

同时,水电煤、工商等信息可以用来信用评估,但这些机构的相关数据无法联通,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传统的民间信用体系显然无法发挥很大的作用,行业内从业机构间的借款客户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

10年=30年

与夏平一样怀揣征信创业梦的还有“我爱卡”网站的创始人涂志云。

8年前,涂志云和同事们在北京中关村附近的一间办公室开创了“我爱卡”网站怀着“让中国人更有信用”的梦想开始了创业征程。8年后,除了“我爱卡”,涂志云还开辟了新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方向,建立中国个人信用风险创新平台“信用宝”,正式进入个人信贷领域。

作为互联网金融专家智库成员、国家“千人计划”信用领域专家,涂志云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美国留学、工作,见证并且参与了美国的信用和个人信贷大发展。

1993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的涂志云进入美国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公司Fair Isaac (FICO)公司工作,作为核心人员,他参与开发了FICO信用局评分系统。这个系统后来成为美国消费信贷管理的行业标准,被美国三大信用局( TransUnion,Equifax和Experian)等多数金融机构采用。

FICO信用评分通过对个人社会数据,学历数据,收入数据,行为数据,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行业,职务高低,收入状况,还款动机等10~15项变量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比较准确地得出信用评分。有了结果之后,通过概率的统计方法论,进行风险组合的管理机制,通过组合风险对冲的方式来控制综合风险。

美国知名网贷企业Prosper和Lending Club通过FICO评分和三大征信局数据来对借款人全方位的评估。中国并没有美国FICO这样的信用评级机构,也没有市场化的征信环境。涂志云认为:“互联网重构金融,大数据重塑信用”,中国极强大的市场需求和目前落后的征信体系的反差,迫使业界利用科技和大数据的力量在信用管理领域进行一次真正的创新,在征信管理领域,中国有可能用未来10年时间走完美国过去30年的征信管理之路。

FICO消费信贷风险管理评估体系也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众多国家采用的主要标准,涂志云也曾经参与开发过包括美国、南非、香港等在内的6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级信用局的信用评分系统。

最近,央行发布了《中国征信业发展报告(2003-2013)》,梳理了征信行业的“家底”。截至2012年底,我国有各类征信机构150多家,征信行业收入约20多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建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为8.2亿自然人和1859.6万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信用规模居全球前列。然而,规模之巨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市场应用。

很多互联网公司认为掌握了数据就是有了进军金融领域武器,那么在个人征信领域呢,华院数据执行董事宣晓华认为,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是不具备开发信用模型的实力。

涂志云新创立的“信用宝”主打信用风险管理。它借鉴美国FICO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建立了统计模型来预测个人信贷风险和收益,并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服务广大贷款客户、小贷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

从征信服务体系构建的方式看,国际上主要有三种代表性模式: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局模式;以法国、德国、西班牙为代表的公共征信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行业会员制征信模式。这三种代表性模式在我国都已存在,依托央行征信系统的公共征信机构、若干家在地方省市开展联合征信的征信局(征信公司)已经发展多年,而同业征信模式在我国还是个新鲜事物。

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国内发展实践,北京安融惠众征信有限公司创建了以会员制同业征信模式为基础的“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采 用封闭式的会员制共享模式,主要为P2P网贷平台、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各类小额信贷机构提供同业间的借款信用信息共享服务。

据夏平介绍,会员机构是MSP的使用方,也是数据来源方。也就是说,会员机构在考虑向某借款人放贷的时候,可以使用MSP查询此人在其他公司的贷款状况,查询的同时此人的本次借款需求也会被提交至MSP,供其他会员公司查看,目前日查询量约5000单以上。这样如果一个借款人同时在多处借款,会员机构可以考虑其风险。此外借款人黑名单可在会员机构间共享。

2012年可以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那么刚刚过去的2013年还可以说是中国的征信元年,因为2012年3月15号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征信业管理条例》,让这个行业能够真正的走向市场化。自2012年12月20日开始实施的《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又意味着民资申办征信机构有章可循。因此有不少机构对征信机构展现出浓厚的兴趣。有消息称,中国平安被传拟筹建征信公司并已组建筹备小组。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会有很多新的竞争者进入,2013年3月第一批征信行业的牌照将要露面,征信市场化会拉开序幕。像安融惠众这样的公司也在等待机会能扩大服务范畴。

“目前的征信服务还比较粗浅,仅仅停留在贷款申请时提供的查询服务,在之后的还款过程中就没有服务了。其实在贷中管理,也就是还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十分重要。”夏平直言。

猜你喜欢
信用机构金融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信用中国网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信用消费有多爽?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