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浅探

2014-01-21 06:29时云荣
关键词:教学观念全面发展体育教学

时云荣

摘要: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融入素质教育的元素,体育教师必须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提高自我技能,根据初中体育教学的特点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现代化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教学观念;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38-1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也必须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求学生不但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还要求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素质教育如何更好地融入初中体育课堂进行探讨。

一、体育教师的素质业务水平是基础

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体,可以进行自主交流学习,但教师的正确引导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所以,素质教育下的体育课堂对教师业务水平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将素质教育更好地融入课堂。如,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变换。此外,体育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个人形象。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正确的教育观,这些都是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师必须积极地学习新的体育技能和知识来完善自我,为素质教育下的体育课堂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体育课堂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素质教育下的体育课堂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自身身体素质、学习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只有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课堂的魅力和快乐。

另外,对体育教材的选择非常关键,活跃、有趣味的教材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拥有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如果教材相对枯燥,就需要体育教师根据教材确定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耐久跑的教学是一项很枯燥的内容,可以加入动感的音乐节奏或用带球跑等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有的教材也可适当加入部分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三、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传统教学方式体现的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通过抽象的语言向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学生没有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是一味地接受,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冷淡甚至产生反感。这不仅会扼杀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其对体育意识和技能的培养。想要正确的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以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所能接受活动技能为主,积极开拓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天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地变成学习的主人。

规避这种传统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就在于教师的革新观念能否与时俱进。教师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当下所扮演的角色,才会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课堂效率才会提高。教师可以通过相关课题进行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兴趣导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中也可以采用多层次地、进行分组教学方法,让学生发挥小组互助自主讨论学习,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四、增加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拓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他们个人的爱好和特长,这不仅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独立性的指导方式,也是激发学生思维创造性的核心手段。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现有的设施条件以及学生的爱好特长,举办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普及性的体育活动,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有兴趣的运动项目,利用课余时间或大课间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选出技能较好的学生带领每个兴趣小组进行课外训练,创设自由学习的氛围,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五、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第一,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判断、选择的空间,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第二,提高学生体育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体会到参加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可结合运动保健、体育规则、竞赛编排、运动欣赏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鼓励学生针对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并尽可能地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第三,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一部分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不费力气就取得优异成绩,而身体条件差的学生则费尽努力仍不能达到要求。其结果,前者往往因成功来得太易而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失掉继续努力的动力;而后者往往因屡战屡败而丧失信心,失掉对体育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让每个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版新课程,2011(01).

[2]蔡红军.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探索.中学教学参考,2012(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全面发展体育教学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