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资源的利用

2014-01-21 06:39柳在兵
关键词:利用数学教学问题

柳在兵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犯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教师对待这些错误,不能一味避让或纠正,应该加以合理利用,使这些错误转化为点拨的关键。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78-1

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力。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抓住这种数学教育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将就“错误”,因势利导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学生出错是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种、那种错误,我们教师就要考虑如何利用好这些“错误”化弊为利,引导学生修改错误。这不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扬长补短,拓宽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比如在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总是在线面问题和线线问题的转化中容易出错。这时候我一般不直接否定学生的思路,而是顺着学生思路去分析,在得出一个与条件相矛盾的结论后,再让学生回头审视矛盾产生的原因。

课堂上的错误由学生而起,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精神状态下纠正了错误,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巧用错误,激发兴趣

作为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不斥责,不挖苦,而是利用学生的错误激发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个概率的实例: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法国数学家达郎贝尔认为先后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共有3种可能的情形,即(正,正),(反,反),(一正一反)。由此,他得出的结论,(一正一反)出现的概率是1/3,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出现了这样一个场面: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它是正确的,这时,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老师,不对,应该是1/2。”……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争论声,一双双眼睛都看着我,期盼着我一槌定音。究竟是正确还是错误呢?既然有学生提了不同意见,何不将学生抛过来的球再抛给学生,让出现的问题转化成一种教学的资源,由学生主动去探究呢?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请大家安静,正确还是错误?口说无凭,你们能想办法证明一下吗?”“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那就请大家以四人为小组研究一下吧。”我吩咐道。过了两分多钟,有学生叫了起来:“老师,真的是错误的!”“我们拿了硬币动手做实验了。因为给出的3种情形不是等可能的,第三种结果(一正一反)是由两种情形产生的,即可以是第一枚抛掷出正面第二枚抛掷反面,或者第一枚抛掷出反面第二枚抛掷正面,实际上就是有4种可能情形:(正,正),(反,反),(正,反),(反,正)。

所以(一正一反)出现的概率是2/4=1/2。学生的确很聪明,我在心里赞叹道,他们的所作所为显示出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潜能。

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这道看似极为普通的一个题目,虽占去了这堂课相当一部分时间,但是我认为值得!因为我巧用了学生的错误,把错误作为教学资源,使其变废为宝。让我的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使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学数学的乐趣。

三、对比“错误”,让学生在拓展中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典型错误和正确解答同时展示,让学生比较、分析;让学生从分析错误中学会反思,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在上基本不等式这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利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的注意问题,我选择了如下一个例题:已知a,b∈

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研究确定哪种解法正确及错误解法的原因,前三种解法中都无法取到等号,只有解法4是正确的。最后师生共同小结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的注意问题,总结了求最值的三步曲:一正,二定,三常数。

教师利用几种错误和正确解答的对比,不仅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就教师本身而言,也可通过有意创造一些“错误”,来创造一些课堂教学资源,相对于其他课堂教学资源,教师有意创造“错误”更有一些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的意味。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本身就是一种尝试和思维创新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主动应对”的新理念,才会看到背后隐含着的数学思维和隐藏着的价值,才会因地制宜地处理好来自学生的错误,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错误,巧妙利用“错误”这一教学资源,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只有在“出错”、“纠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活的,教学才是真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利用数学教学问题
画与理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