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算盘重新回归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14-01-21 06:40焦玉山
关键词:实践思考

焦玉山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算盘重回课堂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呼吁广大一线的数学教师融理性思辨与实践智慧于一体,发挥算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算盘;现状反思;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80-1

算盘是我国古代留传下来的一种优良的计算工具。建国以前,小学算术与珠算分开,珠算单设一科。建国后,直至1992年前还保留着珠算加、减、乘的教学,1992年研究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里指出:考虑到珠算是我国的国粹,还有使用价值,决定珠算只学加减法,并注明使用珠算较多的地区,也可以多学一些珠算。

珠算教育的兴衰既反映时代的特点,也反映人们理念上的偏颇。2001年作为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部分,珠算教学被删除。不过,民间的珠算研究者却一直在试图推动珠算这个古老文化的复兴,中国珠心算协会原副会长、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郭启庶就是其中坚人物。他甚至用珠算文化编写了一套基础数学实验教材《优因数学》。他说“照搬西方数学教育结构体系,漠视儿童认知规律,省略数学的思考性和创造性过程,把逻辑严密的数学划分为支离破碎、没有内在联系的分散、零乱的‘知识点,随意组合、搭配,这是一种缺乏科学态度的做法,也很容易将学生引入学习数学的困难和歧途里。”在韩国,为了恢复丢掉多年的珠算教育,韩国媒体提出了使珠算成为和数学教育相连接的口号,最终使消失了20多年的珠算教育重新复活;在马来西亚每个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全面铺开珠心算教学。然而作为珠算发祥地的中国,直到申遗成功的今天,仍然被排斥在主流数学基础教育之外。

现状与反思

珠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工具和教材,既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历史存在,也可以将其加以灵活运用。目前,我县的海头镇中心小学已经引入了“珠心算”教学,并把它作为科研课题在研究。民间也在如火如荼地搞起了“珠心算”培训班。然而就目前的现状来看,90%以上的青年教师却连珠算加减法也不甚明了,更谈不上教学了(从上学期我校开展的社团活动就可以看出)。算盘直观形象,人人动手操作,起到直观教具作用,儿童既动脑又动手,从表象到抽象,远比摆小棒、数小圆圈要好得多。珠算除有计算功能外,还有育人功能。

1.算盘不等同于普通的计数器,它以珠代数,以档位代表数位,具体形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数与计算的概念。

2.算盘以一颗上珠作五,具有按群计算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形成按群计算的能力。

3.算盘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突破笔算学习上的难点:如进位、退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算盘也是一个玩具,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可以寓教于乐。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如果把珠算列入小学13年级数学课程,可以发挥它的多元化的育人功能:激趣、计算、启智、迁移等。特别是它的直观形象作用,又能动手动脑进行操作,它在大数目的认数教学中能起到数位清楚、十进位位值原则十分具体的作用,既简明又方便,期盼着这一民族文化传统,机动、灵活地融入教材,让它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实践与探索

1.将算盘作为一种智能的教具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把算盘作为一种教具,也把算盘作为学生的学具。现行的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认数采用的是数实物和计数器的教学方法,计数器虽然直观,但它没有算盘认数快捷。算盘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数,例如:计数器上表示63,十位上就有6个珠子,个位上有3个珠子,学生要读出或写出63,必须去数珠子,由于珠子太多,难免会数错。算盘就不同了,63在算盘上不用数,就可以直观地读出或写出。再如:认识“万以内数”及“多位数”时,由于数的范围逐渐扩大,用实物数数产生了较大的困难,这时用算盘帮助学生数数更为合适。教学时,先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可在用一、十为单位数数的基础上,把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推广到万级、亿级,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的同时,清楚这样的计数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依托校本课程,培养兴趣,开发潜能

虽然算盘基本淡出小学课本,不作为考核的内容,但笔者发现,我校珠算社团的报名相当火爆。自去年社团成立以来,已有不同年级的近30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珠算社团。学校教务处组织社团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性地编写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征的校本教材,如《初识算盘》、《珠算天地》、《神算子》。同时社团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分层编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状况安排教学时间。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算盘是教具、学具也是玩具。当他们接触到算盘时珠动数出、珠动数变,可激发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珠心算教学中耳听、眼看、口读、手写、报数,这些都能有效地发展儿童各个感官的互动和思维,还可减少脑记忆和计算的负担,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发展学生个性,这是传统数学教学无法比拟的。通过近2年的时间,珠算社团的小学员经过自己的努力和班级、校级比赛的历练,初露锋芒,已有多人脱颖而出,在市、县级的比赛中屡屡获奖。

正视珠算教学,教师应采取稳妥渐进的方式,不可冒进,应有所取舍,对待算盘这一民族文化遗产要传承和扬弃。

行文至此,获悉新学期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和起始科目的课本将变脸,算盘和毛笔将重返课堂(新课标增加了“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的内容)。算盘回到课堂,意味着从文化角度考虑,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中小学教育之中,期待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思考
分析小学语文的教学创新
“任务式”学习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油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助模式研究
国有企业落实中纪委“三转”要求的实践与思考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