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

2014-01-21 15:34张健
关键词:课堂提问技巧艺术

张健

摘要: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从不同的方面提出富有生动性、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愉快的状态,给课堂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从提课堂问的整体性、趣味性、思考性、逻辑性等几方面来浅析。

关键词:课堂提问;技巧;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82-1

思考从问题开始,如果没有问题,思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即人们常说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重视课堂提问,掌握提问的技巧,是当前新课标理念下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个人认为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提问的技巧,优化问题的设计,把握提问的原则,才能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课堂提问的整体性

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中,为了使学生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是教学的重难点,在帮助学生理解简单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一个苹果图,让小明和小强分着吃,两人都很谦让,师:你们说小明和小强怎样分才公平?生:平均分。演示平均分成两分。师:怎样才知道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了两分?再演示把两分恢复成一个苹果再平均分,小明和小强每人得了半块苹果的过程。师问:这半个苹果是几份中的几份?(闪烁半个苹果)我们就说它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用1/2表示?另外半个苹果是多少呢?(闪烁另外半个苹果。)生:也是这个苹果块的1/2。师:你是怎样想的?生:这个苹果是两份中的一份。师:从刚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什么?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这样一系列的提问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平均分”、“简单分数几分之一”的理解,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课堂上的积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思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学,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团并形成悬念。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学习有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之后,教师出了这样一道开放题:有一块不规则的小石头,你能想办法求出他的体积吗?这时学生议论开了,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后形成了统一的思路。第一种:在盛有水规则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容器放入小石块,求出上升水的体积就是小石块的体积;第二种是先把小石块放入规则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等容器中再加入水,然后再取出石块,求出下降的水的体积就是小石块的体积。通过“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引起了学生学习兴趣,拨动了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热情。

三、课堂提问的思考性

教师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探究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摄取知识,启发他们的智慧。例: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时,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自己手上的12个圆平均分一分,把得到的一份举起来。(1)想一想,你得到的这一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有的学生举起1个,有的2个,有的3个,有的4个,有的6个)(2)为什么都是一份,有的同学举起的是一个,而有的是2个,3个,4个,6个呢?这是怎么回事,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分的?……(3)同样的12个圆,都是平均分,都取了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圆的个数却不相同,所表示的分数也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在这堂课上,教师设计了一个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把思考、实践的机会毫无保留地给了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12个圆进行平均分,得到的一份(圆的个数)和所对应的分数各不相同,这算是给了学生比较多的自由度,在分与取的过程中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四、课堂提问的逻辑性

教师所设计出的一系列问题要由浅入深,问题之间要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是这样设问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②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③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④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⑤你能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⑥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我觉得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同一条件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求多种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总之,我个人认为艺术性的课堂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陈旭远,张捷主编.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3).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技巧艺术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纸的艺术
提问的技巧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