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一中美术特长生造型基础养成实录

2014-01-21 15:36雷语

雷语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校培养美术特长生造型基础过程中的实录,通过平常教学中的点滴,展现普通中学美术特色教育。

关键词:美术特长生;造型基础;实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88-2

实录背景:

首先要介绍一下我所在的学校:它是一所有着优良传统的美术特色学校,在本区有一定影响力,曾经招收过两届美术特色班,教学效果显著:多数学生均升入高中美术特色学校继续深造。但随着近两年生源数不断缩小,周边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大大降低了招收美术特长班的可能性。在此条件下的案例研究更有着实际的意义,即在普通学校加强美育教育,选拔培养初一美术特长生,帮助学生成人成才。这也是国家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时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相契合。

而这里的美术特长生指的不仅是在美术专业技能上高于常人的学生,还指的是对美术抱有浓厚兴趣,但绘画能力一般并希望得以提高的那部分学生。我想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培养这样一部分学生,使之成为真正的美术特长生。这对研究普通中学特色办学同样有着实际意义。

实录主题:

造型能力是学习美术的基础,培养美术特长生也应该从培养造型能力的素描教学入手,使之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表现,产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但是造型也是学习美术的重难点,而初一年级十九名美术特长生中只有三人长期学习美术,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其他十六人几乎没有美术基础,造型能力比较差。这是挑战也是机遇,于是针对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美术攻坚战打响了。

以下是我在造型基础教学的一些实况记录,也是弱小的“花木”成材的记录。愿与大家一起分享。

实录之一:“我很喜欢画画,但我画不好。”

在初一美术特长生第一次小组活动时,我提前来到画室。遇见同我一样早到的女学生,她怯怯地问:“老师,我很喜欢画画,但我画不好,可以来学吗?”“当然,画不好才要学呀!可以把你以前的画带给我看看吗?”我回答道。她朝我腼腆地微微一笑。

那次一共来了十九名学生。我们的第一次小组活动内容是画一只中规中矩的陶罐。但下课交上来的作业还是让我大跌眼镜,除了三张作业有一定造型基础外,其他真是千姿百态:有儿童画式的,线描式的,画的很大的,画的很小的,一只对称的陶罐,能画的对称的没有几人。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初一美术特长生绘画基础差,造型能力较弱,真像那名女生说的喜欢画画的多,能画好的少,他们急需提高的就是造型基础训练。打定主意以后我嘱咐学生们:“今天大家表现的都不错,下次注意准时来上课,还有把平时画的画带来。”同学们雀跃着走出了美术室“我说我们可以来学吧”“这个老师不太严,下次我还来。”……

实录之二:“我们也有‘小先生了!”

有了第一次模底练习后,第二次上课前我将十九人分了两组:有造型基础的三人为第一组,造型基础较弱的十六人为第二组。

我笑着对学生说:“老师要开始造型基础教学了,先将你们分成两组,以前专门学过的分一组,没学过的分一组,每组的教学内容、进度不一样。但这并不代表你们有什么不同,只是闻道有先后而已,如果后学的赶上了先学的,是随时可以做调整的。”“他们画的比我们好是吗?”“老师不是说了,他们先学了素描而已。”“我们学过之后一定会超过他们的”“老师我学画画可快了,我最喜欢画画了!”第二组的学生们小声地嘟囔着,但很快被画室里铅笔的沙沙声掩盖了。

说来也奇怪,课间休息时我发现自从分组以后,第二大组的学生总是喜欢往第一组窜,三三两两地去看他们三个的画:“他们画的真好,线排的多整齐呀!”“我什么时候也能画的这么好!”“他们是不是很有画画的天赋呀,我有没有?”第二组的同学啧啧称赞道。显然第一组的三名同学已经成了特长生中的‘小先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画画是讲究氛围的。他们三人不仅是好同学,还是小老师,在刚开始的几节课里起到了很重要引领作用,解决了造型教学里最基础的问题:画素描笔应该怎么拿,线又应该怎么排,写生时正确的坐姿是什么,什么叫做画的像等等。

实录之三:“你画的瓶脖子歪了!”

在‘小先生的作用下,画室里的画画氛围很好,同学们学画的热情高涨但造型基础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候好的方法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几次课下来我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对称形还是画不好。有的完全不能理解对称。于是我对学生说:“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个对称形: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条膀子、两条腿。如果你的画左右不对称就好像两只眼睛一上一下,两条腿一长一短,岂不可笑?”“谁能说出人体内的对称轴在哪里?”我又问道。“老师,我知道,我知道。”一名同学沿着自己的人中比划着。“是的,这位同学说的对,人体有竖直的对称轴,同样静物、石膏体也有。”我肯定的说。“这种竖直或水平的对称轴就是辅助线,我们利用辅助线帮助就可知道你的画是否对称了。”我接着说。

辅助线教学是我们学习造型中常用的方法,如果我用刻板的方法帮初一的学生讲中心对称,轴对称,他们未必完全理解,但这套肢体语言却很管用,真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说:“唉,你画的瓶脖子歪了,肩膀也是,壶嘴没画好,哈哈哈……”

实录之四:“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画画是讲究眼与手的配合的。眼高手低是造型训练中的必经阶段。眼高是必须的,只有眼高,手才能提高。

经过一两个月的素描学习,我有意培养学生们看画、评画的能力。具体做法就是:在一幅画刚开始的打形阶段和画完后的阶段分别来评画、看画。我说:“每个人停一停,把画拿出来看看,互相评一评吧。”于是学生们放下了手中的笔,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这幅形歪了,重心不稳。”“这明显是构图没构好,都画到外面去了。”“还是这幅好,构图准确,比例得当,用笔分明,好画好画!”有的时候学生也自评:“我的画用笔太重了,两个果子比例没掌握好。”“我的这张也不行,唉!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位学生不由得唱了出来,画室里弥漫着轻松愉快的味道。endprint

眼力的培养是造型基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同学们看画评画,他们能一眼看出别人的优缺点,久而久之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多看多评,慧眼逐渐就练就了。

实录之五:“我们一起去写生!”

眼看培养造型能力的素描教学已经有几个月了,第二大组中有几个悟性好的同学有明显提高,但大多数人进步得比较慢,有的同学甚至出现了倦怠情绪。

一位学生问道:“老师,我已经很努力很努力地学了,可是还是画不好。”“我也是,画的连我自己都觉得难看。”“画素描好无聊!”……我深知,兴趣对于学习美术重要性,作为培养造型能力入门的素描来说本身就比较枯燥,一旦丧失学习的兴趣,后果是很严重的。我觉得造型入门进入关键期,教学内容一定要有所调整。于是便问:“你们喜欢画什么?”“我喜欢画卡通。”“我喜欢画动漫。”“我喜欢画仙女。”学生们笑着说,“好,下一次小组活动我们画动漫,大家准备一下。”我应答道。

一周后,大多数人临摹现成的动漫卡通画,大家显得很兴奋。结果呢?他们的动漫画一下子分出了高下,与平时的造型练习如出一辙。“苍天啊!我们连动漫都画不好?”几个学生做出夸张的表情。“因为造型练习是学习一切绘画的基础,学好素描,动漫也能画好了。”我肯定地说。“好,我们一定好好练习,以后什么都能画好。”学生们信心满满地说道。

一日,一缕明媚的阳光照进画室,春天真的来了,我问:“不如,我们一起去写生?”画室里沸腾了。以后的日子过得很快,我们在学习造型的间隙会在室内画人物写生,会画学生喜欢的动漫,会画街边盛开的花、路上行走的人。快到一年了,我们的初一美术特长生真正爱上了画画,造型基础有了大幅度提高,并在校内外各级各类美术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三人获得区现场画第一名,八人获得全国中小学生书法美术大赛一二三等奖……他们成为了真真正正的美术特长生,这批弱小的花木终于成材了。

实录反思:

通过快一年来的造型训练,十九位同学开始时,并非人人都是理想的美术特长生,造型基础较差的占多数,尽管造型能力提高非一日之功,每个人提高的程度各不相同。但有点是可以肯定的:美术中造型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授专业美术技能,更是运用多种方法提高美术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善思敢想的精神,培养学生优美和乐之情感。

如果要我总结一年来教授造型基础的感受,那就是:在学习美术的良好氛围里,因材施教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运用简单易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无比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勤于练习,永不放弃的精神,造型能力虽有先天的因素,后天也是可以提高的。这里重点要提一提因材施教的问题,虽然有人认为是老生常谈但却是研究学习主体的重要问题,陶行知先生早就将培养教育人比作种花木:认识花木的特点,给以施肥,浇水,使其成材。而我校的这批特殊的美术特长生,如用常规方法来教育,效果一定是不明显的,这就好比羸弱的花木,需要园丁耐心呵护,周围花木的照顾,适时施肥浇水,并让其走出花房到广袤的大自然中去,感悟天地的灵气,也是能长成奇珍异草的。

同时我深知:美术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是任务式的,它是需要眼手并用,最后感动心灵的,所谓的美术人才一定是要有创造力的,但现下流行的画室填鸭式教学正是有悖于美术教学的一般规律,是培养不出合格的美术人才的,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深感忧虑。endprint